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102)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相公?!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杜蘅朝她笑了笑,解下头上斗笠为她戴上,一边携着她往里走,一边道:“晚上我再同你慢慢说。”

孟氏、乐娘看见杜蘅冒着大雨回来都吓了一跳,连忙催他进屋去换衣裳。

自打上次杜蘅在屋里洗澡后他们房中挂了帐子,宋宁觉得很方便,事后取下来稍加剪裁,穿上珠子、扣眼,变成真正的帘子。

此时杜蘅就立在帘子后脱下一身湿哒哒滴着水的衣裳,用巾子胡乱擦去身上水珠,回头见她袅袅娜娜地站在帘子后怀里抱着一套干净衣裳。

“这套是娘新做的,前日出太阳我才洗了拿出去晒过的,你试试看合不合身。”

杜蘅盯着她小心翼翼伸进来的素白小手,微微扬唇接过衣裳匆匆套好,又听见她的声音从帘子后传来。

“相公,你换好衣裳出去喝碗热汤,我去烧水,等会儿你吃完饭再好好泡个澡去去寒气。”

“不必了。”杜蘅掀开帘子走了出来,望着她道:“我还有事要找里正说,饭回来再吃。”

宋宁怔怔地点头送他出去,杜蘅走到门口忽然转身将她揽进怀里,下巴在她头上轻轻摩挲了一下,嗓音低沉带着几分缱绻:“等我回来。”

她的身上温暖干燥,他的身上有些凉还带着几分潮气,宋宁轻轻靠在他怀里,连呼吸都乱了。

好在杜蘅很快松开了她,宋宁悄悄松了一口气,捂着微微发烫的脸颊怔怔地望着他出门同母亲、妹妹说了些什么,然后又戴上斗笠、披上蓑衣匆匆出去了。

宋宁出去帮着孟氏一起收拾好碗筷,在锅里给杜蘅留了饭菜,灶下用炭火煨着。

孟氏忍不住叹道:“这孩子也真是的,有什么要紧的事儿非要赶着这时候回来。好了,三娘,你也去歇歇吧,难得下雨天凉快。”

宋宁也道:“好,娘,雨天光线暗,您也别做针线了。”

孟氏点点头,看女儿摆弄了一会鲁班锁,仍是闲不住,又搬出纺车来干活儿。

宋宁见左右无事又想起他搁在角落里的滴滴答答漏着水的行李,翻出来一看,果然就发现那些带去的衣裳全都湿透了,回头还得重新洗过。

至于书箱的书饶是有他小心翼翼地护着,却也在所难免地受了潮。

宋宁在屋子里生了火盆,坐在窗户边上一边吹着凉风望着屋檐下被雨滴砸出来的水坑出神,一边替他翻烤那些受了潮的书和纸张。

灶膛里的火燃了又熄,锅里的饭热了又凉。

孟氏一个下午都坐在屋檐下纺线,时不时望一眼外头白蒙蒙的雨雾,忧心忡忡地等着儿子回来。

杜蘅是在天黑后才从外头回来的,这一回他浑身上下湿得更彻底了,整个人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走到哪里就留下一个湿漉漉的小水坑。

孟氏又是好笑又是心酸道:“什么事就这么急?怎么就弄成这样儿了?”

杜蘅匆匆换完衣裳从屋里出来,长话短说地解释道:“娘,下午我跟里正一块儿去了一趟上游,上游的水将往年刻在石柱上的线都给淹没了。这雨明日再不停,就要提防着发洪水了。”

孟氏皱眉道:“哎哟,上一回发大水将地里的庄稼全都泡坏了,闹了好久的饥荒。这眼看着就要秋收了,这可如何是好?”

乐娘正在帮宋宁盛饭,闻言也端着碗忧心忡忡地望向哥哥。

杜蘅抬手揉了揉眉心,声音带着深深的倦意。

“也不必太担心,我和罗里正已经通知了附近几个村的人都留意着河水的情况,咱们到时候见机行事。”

宋宁端了热乎乎的饭菜上桌,先安慰了孟氏两句。

“娘,这回咱们提前防着,必要时候可以把粮食转移到山上去,应该不至于闹饥荒。”

乐娘有些担心家里的鸡鸭,想着回头再多做几个筐子,若是洪水淹过来了,就挑着它们一块儿上山去。

孟氏点了点头,攥着手指道:“也对,好了,先吃饭吧。大家伙儿都提心吊胆了一下午了也该饿了。”

一家人各怀心事地围坐在一起吃饭。

杜蘅在外头顶着大雨奔走了一日,从早上起就滴水未进。在外头还顾不上,此时对着一桌子飘着香味儿的饭菜早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刚想动筷子就看见宋宁递过来一碗冒着热气儿的菜叶儿豆腐羹。

“相公,先喝口汤暖暖身子,里头加了姜丝,喝下去能祛除身上的寒气。”

--------------------

第49章 防洪

=====================

晚饭过后,孟氏见儿子十分疲累倒也没有多说什么,早早打发了他们回屋休息。

宋宁坐在灯下算着这段时间家里的花销、进项,杜蘅将身子泡在一大桶热水中隔着一道帘子同她说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