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154)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说着便端着木盆,逃也似的走了。

宋宁有些不明所以,回头一看郑昊已经牵着马过来了,于是上前同他打过招呼。

“郑大哥又到咱们镇上来公干了吗?”

郑昊含含糊糊地点头,望了一眼刘慧娘远去的方向,黝黑的脸上难得地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

宋宁看了看日头,想到杜蘅也快回来了便邀请他到家中用过饭再回去。

两个人走到杜家门口,正好撞见隔壁的刘家也来了客。

来人也不是别人,正是上回与刘慧娘相看过的姨妈家的表弟。

曹氏欢欢喜喜地领着人往院里去,一回头见宋宁带着郑昊过来了,于是转头叫妹妹小曹氏先带着侄子进门去,然后满脸带笑地迎上前同他们打招呼。

“哟,郑官爷来啦,您这次来又是找三娘和我家慧娘买酱菜的吗?”

郑昊一脸窘迫地拍了拍马脖子,讪笑道:“恰好路过,过来看看。”

曹氏了然一笑,执意要拉了郑昊去家中小坐。

郑昊推脱道:“您家里还有客人,今日就不去了。”

曹氏摆了摆手,“嗨,也不是什么外人,是我娘家妹子和她夫家侄子。您来得正好,我家这半年来承蒙您照拂,回头我家慧娘亲事定下来了,也请您赏光喝杯薄酒不是?”

郑昊看了一眼院中清秀的小后生,一张黑脸越绷越紧。

曹氏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本想同他攀攀交情,也不知那句话不妥得罪了他,如今也歇了心思,又说了几句客气话讪讪地进了自家门。

望着刘家的院门慢慢合上,郑昊收回目光,朝宋宁抱歉地颔首道:“郑某突然想起还有些要事在身,今日就先不叨扰了。劳烦弟妹回头替在下向杜贤弟告一声罪。”

宋宁便也不再多留,望着他牵着马远去的背影再看看刘家的院墙,心中有些了然。

等到黄昏时候杜蘅从镇上回来,刘家也送走了今日上门的客人。

宋宁站在门口看着刘家的客人悻悻离去,听着对面院子里传出曹氏没完没了的抱怨声,忍不住轻笑出声。

“相公,我有一桩喜事要告诉你。”

杜蘅微微诧异望向她道:“正好,我也有一桩喜事要说。”

宋宁朝他眨眨眼睛,“那你先说。”

杜蘅将七郎订婚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又听她说起郑昊来村子里的事儿。

事后宋宁悄悄拉了刘慧娘到家里询问,才知道这半年来,郑昊因为缉捕凶犯没少往附近的乡镇跑,罗里正为人热情好客,每每遇见总要拉了他进村子吃住。

郑昊实在不好意思白吃白住,便也没少在农忙时帮着村民们干活。

一来二去他与村子里的人也都相熟起来,如今村民们见了他都如见了自家人一般。

有一回刘慧娘的弟弟铁蛋儿与村里几个孩子偷偷跑去邻村的林子里摸鸟蛋,曹氏母女天黑了回来四处寻不见孩子急得满头大汗,还是郑昊找回来的。

宋宁见她提起郑昊脸上满是感激,忍不住问道:“郑大哥为人仗义,倒是个值得托付之人。你心里对他除了感激,可还有别的?”

刘慧娘脑海里倏地浮现那张不苟言笑、刚正不阿的脸,忍不住心中一阵突突直跳,红着脸喃喃道:“他是官差,我只是一介普普通通的平民女子,怎敢高攀了他去?”

宋宁见她如此,便也明白这两人是郎有情妾有意,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没人捅破,便借着杜蘅的名修书一封问清楚郑昊的心思,也好成全了一桩好姻缘。

过完年,宋宁心里记挂着朱记的诸多事情,杜蘅也要早些回府学,一家人便辞别了乡邻,启程回了府城的家。

年初八,朱记正式开门营业。

没承想开门第一天就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彼时宋宁正在后厨跟顾嫂、黄大厨商量新的菜式,忽然有小伙计进来禀报道:“门外有几位南洋客人指名要找宋娘子。”

宋宁忙迎了出去,果然就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阿迈德先生,好久不见。”

阿迈德哈哈笑道:“早就听人说朱记有位宋娘子厨艺了得,今日我便带了客人过来尝一尝宋娘子的手艺。”

宋宁正愁没机会感谢他多次相助,见他带来的这几位金发碧眼的客人便猜到他们是一群西洋人,遂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本地的特色菜,另外又煎了羊排、做了蔬菜沙拉,再配上一道蘑菇浓汤。

阿迈德的那几位客人对于能在异国他乡吃到家乡菜都感到又惊又喜,还以为是遇到了同乡。

宋宁只道是自己在书上看到过关于这些异邦菜的记载,几位西洋客商遗憾之余,又对宋宁的用心表达了感激。

“宋娘子,下个月九江府将开展一场海贸会,届时会有更多的异国商人到来,我们南洋商会也将举办宴席招待远道而来的合作伙伴,到时能不能请您来做主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