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39)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求关注,求收藏,鞠躬!

第19章 建作坊

=======================

上河村的里正是宋大山,说起来宋贤见了他还得叫一声堂叔。

宋大山是个老好人,逢人三分笑,见葛氏带着宋宁上门儿,招呼自家老婆子杨氏拿吃的出来招待他们。

葛氏拉着女儿坐下,忙道:“哎哟,堂叔,堂婶儿,先不忙那个,我们娘俩今个儿过来是有正事儿同您商量的。”

宋大山点头笑道:“老三媳妇,什么事儿呀?”

葛氏拍了拍宋宁的手背,笑道:“这是我闺女的主意,我让她跟您说。”

宋宁也朝他笑了笑,开口道:“四爷爷,我瞧着今年咱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甘蔗,就想着如果能带着大家伙把甘蔗熬成糖卖出去,也能让大家伙赚上一笔……”

宋大山一听,忙放下烟袋儿,身子往前凑了凑,“丫头,你仔细说说……”

宋宁将自己想在村子里批几间空房子建个小作坊的事儿讲了一遍。

等作坊建成了,村里人可以过去参观,跟他们学做糖,自家做好了再拿去镇上卖。

至于那些嫌麻烦或是舍不得花本钱雇骡子拉石碾子的人也可以直接把甘蔗卖给他们家。

若是到时候他们家收的甘蔗多了,忙活不过来,还得花钱雇村子里的人到作坊里帮忙。

当然……村上的那几间房子他们家也不会白用,算他们租的。

宋大山听后,沉默了良久,他心里也清楚,今年村上的甘蔗不好卖,宋宁提出的这个法子且不论能不能赚到钱,大家伙儿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只是这牵扯进来的人一多,是是非非也就多了,到时候缺了东家短了西家的,争执起来还得由他这个里正出面解决。

可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难得宋贤一家子愿意把自己想出来的法子告诉大家伙,带着大家一块赚钱。

这样的好事儿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况且这事儿要是做好了,甘蔗不用烂在地里了,村民还能靠卖糖或是到作坊里打零工赚钱,可以算得上大功一件了。

到时候说不准,他这个里正还能受到县里的表彰……

他越琢磨越兴奋,生怕晚了一步,葛氏母女两个就反悔了,忙道:“丫头,这事儿怎么看都是造福乡邻的好事儿,我看能成。”

话一出口,他又觉得有些太满,忙改口道:“不过,毕竟也是件牵扯到家家户户的大事儿,先让我同族里的老人们商量商量,商量好了立刻给你们回信儿。”

宋宁点点头,毕竟老爷子一旦出了面,就代表着跟他们家是站在一起的,慎重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葛氏倒是无所谓的,不论这事儿成不成,该说的他们都说了。

到时候他们家把银子都赚到手了,那些人后悔也来不及了,更没人能跳出来高高在上地指责他们家了。

母女两人前脚一走,宋大山就叫来几个儿子。

“老大、老二、老三,快快快,去把你们周叔、王叔还有各家的长辈都请过来,就说我有天大的好事儿要跟他们商量。”

几个儿子一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出去了,等待的时间宋大山就拄着拐棍儿在院子里焦急地踱着步。

杨氏见了忍不住埋怨道:“什么事儿啊?跟催命似的。”

宋大山步子一顿,回头瞪了老婆子一眼,“跟你一个妇道人说了也不懂?总之就是能赚钱的好事儿。”

“妇道人家怎么了?谁还不是打娘胎里爬出来了?”

杨氏忍不住抱怨了两句,也不管他了,自个儿牵着小孙女进屋去了。

不多时,宋大山的几个儿子就带着各家族老过来了。

宋大山将宋宁的提议说给他们听了。

周家老太爷是第一个表态的。

“我说老弟,这样的好事儿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别家是个什么情况我不知道,光是我周家地里就还有一亩多的甘蔗,正愁卖不出去呢,建作坊的事儿我老头子第一个站出来举双手赞成。”

宋大山点点头,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又听王老太爷道:“嗯,的确没什么好说的。到时候要雇人、雇骡子,我们老王家有啊……”

他们老王家虽然没种多少甘蔗,但胜在人丁兴旺,只要这作坊建起来了,这些人也能过去赚几个钱补贴家用。

一直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刘家老太爷也开口道:“额,这房子的事儿也不用愁,我家老三一家子都搬到县城去了,那宅子空着也是空着,可以租给他们建作坊。”

几个人一合计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儿,都催着宋大山去找宋贤一家子把事情定下来,他们也好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知族中亲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