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49)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娘,要不咱们看看能不能把小河沟边上的那两块儿地买下来或是租下来?”

要说有哪种作物既不容易被路过的小鸭子祸祸,又能扛得住水淹,她首先想到的是高粱。

高粱杆子长而坚硬,根系又发达不怕水淹,正适合种在这样的地方。

他们这个地方的人种粟米和小麦的人多,种高粱的人少,大概是因为高粱作为主食在市面的价格不如前两者高。

不过她已经想好了,等他们家高粱收成了可以用来酿酒。

孟氏听完她的想法也没什么意见了,至于杜乐娘,嘴上虽然不说,心里还是很赞成的。

她打小就喜欢养小鸡、小鸭,小时候她爹编竹筐,她就坐在小马扎上看,搭鸭圈这样的事儿她最擅长。

娘仨商量好了,先去找了方氏,方氏一听也笑道:“我是没什么意见的。那块地呀,往年也就用来种些豆子,还动不动就被水淹。今年栓子他爹都懒得去耕地了,你们要是觉得不亏就拿去。”

方氏做人敞亮,宋宁婆媳两个都觉得不能让人家吃亏。

“娘,我打听过了如今乡下一亩良田的价格大概要五、六两银子,等方婶子家的人量完地,咱们就按这个价格算怎么样?”

孟氏点点头,“好,你做主就是。”

从前他们家进项少,需要处处精打细算,恨不得一个钱掰做两个花。

如今他们家做买卖了,也算攒了点钱在手上,给杜蘅考试花的那笔钱她自然是不会动的,但剩下的那部分她觉得花了也就花了,早晚还能赚回来的。

她想到王家那边不好办,忍不住担忧道:“三娘啊,你还有那么多银子吗?不够的话,娘这还有。”

宋宁掂了掂荷包里的碎银子,笑道:“娘,我还有。”

年初她回娘家帮爹娘建红糖作坊,回来的时候她娘又偷偷给她塞了六两银子,再加上这两个月做酱菜赚的钱,她手上统共还有七、八两银子。

河滩上那两块儿地加起来也就一亩左右,这样她还能留几个余钱买鸭子。

--------------------

第24章 探望

=====================

至于王家那边,王二媳妇小张氏一看见她们婆媳就想起自家儿子被她家闺女揍的事儿,偏偏她是个斤斤计较的人,谁要是得罪了她,她这人能记一辈子。

婆媳两个都快走到眼皮子底下了,她才漫不经心地抬头盯着她们冷笑道:“哟,真是稀客,什么风把你们婆媳两个吹到我家来了?”

孟氏心平气和地朝她笑笑,客客气气地问道:“大妹子,张大娘在家吗?”

小张氏撇撇嘴角,正要敷衍两句说不在,谁知这话偏偏被缩在屋子里烤火的老婆子听见了。

老张氏拄着拐棍儿颤颤巍巍地从屋子里出来,“谁呀?找我老婆子什么事儿啊?”

孟氏带着宋宁上前,走到老婆子跟前,抬高声音道:“张大娘,是我,我们来找您有事儿商量。”

老张氏眯起眼睛盯着孟氏仔细端详,费了好大的劲才终于把人给对上号了。

“哦,原来是杜家媳妇儿过来了,你们找我老婆子什么事儿呀?”

孟氏笑着把儿媳妇想买他们家河滩上的那块地的事儿说了一遍。

小张氏一听还没等婆婆开口,便忍不住插嘴道:“这事儿你们想都别想,我家那块地还要留着种菜呢。”

宋宁在心里默默朝她翻了个白眼儿,她们又不瞎,王家要是真打算种菜,那地里杂草又是怎么回事?

孟氏也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耐着性子等老太太发话。

老太太眯了眯眼睛,慢慢吞吞地道:“你们是说,要花银子买我家河滩上的那块儿地?”

宋宁点点头,伸出五个手指头,一字一顿地道:“张婆婆,我们打算按五两银子一亩地的价格买您家的那块儿地,您看成吗?”

听到银子两个字,老太太眼前一亮,脑子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了。

“五两银子?你们该不会是在我哄老婆子上了年纪眼盲耳瞎吧?”

宋宁忙解释道:“张婆婆,我和娘绝对不敢诓您,只要您点了头,量了地,我们两家人就一块儿去里正面前过契书,一手交银子一手交地。”

小张氏见婆婆有些动摇了,忙凑过去在老婆子耳朵边上嘀咕道:“娘,您别听她们的。天底下哪有掉馅饼的好事?我看这婆媳两个就是合起伙来诓您呢。”

谁知老婆子听了冷笑一声,手里的拐棍儿重重拄在地上。

“你真当我老婆子是老糊涂了吗?我和你杜家媳妇儿说话,哪里轮得上你这个婆娘来插嘴?去,把你男人叫回来,让他跟着走一趟。”

小张氏悻悻地闭了嘴,免不了又去自家男人面前搬弄是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