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66)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两个人正说着话,就闻见一阵扑鼻的肉香味儿飘了过来,走出去一看,就看见宋宁在院子里支了炉子和烤架。

杜蘅正坐在炉子旁手拿着一把大蒲扇将那炉子里的火扇得旺旺的,烤得那架在上头的羊腿滋滋滋地直往外冒油……

宋宁弯着腰站在一旁亲自盯着火候,手里也没闲着一直不停翻动着烤架,确保每块肉都受热均匀。

江澄和柳七两人对视一眼,都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

江澄收了手里的扇子别进腰里,撸起袖子,兴冲冲地道:“三娘妹妹,离火那么近仔细把你烫着,这样的粗活还是让我来吧。”

柳七跟杜蘅两个人都十分怀疑看向他,他一身的绸缎衣裳只怕人还没走近,那火星子、油点子就把他那身贵重衣裳给弄坏了,再说他一个细皮嫩肉的公子哥哪里干过这些烟熏火燎的事情。

宋宁回头擦了擦额上的薄汗,本要谢绝他的好意,但看他一脸期待的模样,想了想道:“江公子要是等得无聊,可以拿些菜叶子帮我喂喂鸭子。”

江澄眼睛一亮,好似发现了什么更新奇的事情,忙不迭地点头应下,拉上柳七一块去后院喂鸭子。

江公子生平头一回见到饭桌以外的鸭子,还是带毛的半大鸭子,突发奇想地邀请柳七一块儿联诗。

“鸭鸭鸭,扁嘴叫嘎嘎……”

柳七眼角一抽,忙道:“那个,我好像听见杜兄说羊腿已经烤好了,咱们先去洗手吃饭吧。”

江澄依依不舍地回头瞧了一眼圈里的鸭子们,最终选择了烤羊腿。

“成吧,这后面两句你可别忘了……”

中午这顿饭除了烤羊腿,还有糖醋鱼、椒麻鸡、红烧肉,外加两道小菜、一道菌菇汤,主食是用腊肠和酸菜炒过的米饭。

大家都吃得很尽兴,连江澄这样在饮食上精细讲究的人也比寻常多吃了一碗,吃完还忍不住问宋宁要那烤羊腿的方子。

宋宁仔细回忆着自己做过的步骤道:“先用炒过的盐和香料再加上姜蒜、米酒腌制一两个时辰,然后洗去面儿上的香料,刷上一层油,上火烤。用炭火烤的时候要注意火候,需要不停地翻动,烤到一半还要再刷一次油,烤到外焦里嫩最好,吃的时候再撒上一层调料……”

江澄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笑道:“原来要费这么多功夫,三娘妹妹还真是心灵手巧。”

临行前宋宁又送了他们两坛子自家做的酱菜,送走江澄和柳七,杜蘅去村里找了泥瓦匠赵大河到家里修屋顶。

赵大河上屋顶看过后道:“大郎啊,我没记错的话,你们这几间屋子还是从前你祖父留下的吧?”

杜蘅点点头。

当年分家时,杜老爷子的继室王老婆子带着两个儿子把家里新盖的那几间瓦房占了去,只给老大一家分了这几间老房子。

赵大河猛抽了一口旱烟,叹道:“哎哟,想当初老婆子为你祖父那点薄产争得面红耳赤。如今他们母子几个去了县城讨生活,好好的砖瓦房上了锁,落了灰,鼠咬虫蛀,也没个人看管。想想你们娘几个住的还是这样漏雨漏风的老房子。要是老爷子在天有灵,不知道……”

杜蘅眸色暗了暗,转了个话题道:“大河叔,您看看还需要多少砖瓦……”

赵大河拍拍后脑勺,笑道:“瞧我差点把正事儿给忘了,我这就回去让我家小子把东西搬过来。”

杜蘅跟他一块去了趟赵家搬东西,赵家父子几个都因他是个读书人本就待他极为客气,又看他干起活来不惜力气,待人也完全没有架子,心中对他越发地敬重。

最后赵大河做主要少收一半儿的工钱,孟氏母子坚持付了原来的价钱,晚上又在家里备了酒菜招待他们。

临走前赵大河又拍着胸脯道:“大郎,往后你们家要是添了人口,想多盖两间屋子,还记得找我。到时候啊,再请几个村里人帮忙,你家管饭就成,不收你家工钱。”

添人口?宋宁怔怔地望了一眼杜蘅,小脸一红,匆匆埋头进了屋。

杜蘅轻咳了两声,忙转移话题道:“大河叔,天黑路不好走,我送送你们。”

他送完客回来,见母亲还在堂屋等自己,便同她说起要去县城的事情。

孟氏听说儿子要去参加县令主持的文会,有些懊悔:“娘听说,如今县城里的读书人都时兴穿长衫,该早些为你也做几身新衣裳。”

杜蘅对吃穿用度一向不大计较,便安慰她道:“这样的文会往后还很多,您日后再慢慢做也不迟。”

孟氏又问他还有没有盘缠,是否需要给县令和夫子筹备谢礼这些事情。

--------------------

第32章 意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