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47)

作者:当归矣 阅读记录

姜冬月心头一松,“噗嗤”笑了:“不下雨,你爹又不是雷公,他就是太累了。”

花椒大料的香味儿很快飘散开来,等个十分钟,姜冬月就把颜色变深的老蛄蛹捞出来,让唐笑笑小心剥着吃。

这东西慢虽慢,但两个钳子上面有锯齿,很容易扎到手。

“知道了妈,我会吃老蛄蛹。”唐笑笑如愿以偿,美滋滋地吃了六个,平时喜爱的炒豆角都没动几筷子。

她还挺会计划,吃完把剩下的几只给唐墨留着,然后将剥掉的壳扔进鸡窝:“给你们补补。”

几只鸡再次扑过来,猛啄一气。

注意到花公鸡速度最快,至少一半进了它的肚子,唐笑笑皱起小眉头:“你又不下蛋,为什么吃那么多?家里鸡蛋都少了。”

原来如此,难怪这两天闺女喂鸡特别积极……

姜冬月差点笑出声来,好一会儿才说道:“笑笑,让大公鸡吃吧,你马上开学了,大公鸡还能给你打鸣叫早呢。”

第22章 开学啦

突然发现花公鸡很有用处,唐笑笑立马抛开了家里鸡蛋变少的执念,姜冬月喂鸡时她不再拿着小木棍嘿嘿哈哈地驱赶公鸡,还专门捉了几只蚂蚱,串在狗尾巴草上喂给它吃。

刚喂两天,便到了九月一号。

这天,唐笑笑早早起床,洗手洗脸又编辫子,不到七点就催着姜冬月赶快:“妈,公鸡叫了好几次啦,我们要迟到了!”

姜冬月:“……行,妈泡上碗筷就出发。”

唐笑笑一溜烟儿跑去舀水帮忙,勤快的不得了,很快拖着姜冬月的手正式出发,第一名等在了校门口。

开学前石桥村小学进行过一次大扫除,透过两扇栅栏门,可以看到整个校园干干净净的,只有零星几片梧桐树叶被风卷落在地。

操场的标语也重新粉刷过,左边写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右边写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都是方正标准的宋体字,像印刷上去一样。

唐笑笑扒着栅栏往里看:“妈,哪个是我的教室呀?”

姜冬月指指北边最左侧的教室:“那个就是,红纸上面写着你们育红班新生的名字呢。门上俩圆圈里面的是‘欢迎’,欢迎你们今天入学。”

唐笑笑“哇”了一声,伸长脖子往里看,试图找到自己的名字。但她这几天在家热火朝天地缠着姜冬月开小灶,也就学会了“小”字怎么写,歪歪扭扭地在三个本子外皮都写了“小小”,眼下当然找不到。

唐笑笑不甘心,伸出手指一个一个数过去,数着数着,忽然小声叫起来:“妈!快救我!”

原来她扭脖子太用力,一下子连着脑袋和半个肩膀卡到栅栏中间了!

姜冬月忍住笑,蹲下身想把闺女解救出来,但唐笑笑的脚不知怎的也别住了,刚挪一点儿就喊疼,姜冬月没办法,只好先把她背上的小书包摘下来。

“胳膊动一动,摘掉书包就不卡了。”

偏偏这时候何富美带着刘少娟出现在街口,还有几个高年级生也三三两两地往学校走,唐笑笑急得眼泪都快飙出来了:“妈你快点呀!”

她觉得好丢脸,呜呜!

“别动别动!当心把孩子卡着!”

伴随着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男人率先赶到校门口,还没站稳就让唐笑笑放松胳膊,然后大步上前,稍稍推了两下就把她弄出来了。

独自站在栅栏门里面的唐笑笑:“……?”

她就这样出来、不,是进来了?好神奇呀~

及时赶来的中年男人正是石桥村小学的校长,名叫张益友。据说以前是城里教书的先生,后来文|革遭了迫害心灰意冷,平反之后就回老家宋村买了块宅基地,辗转调动到这里当校长,一干就是好多年。

平常走在街上,村里人人称一声张老师或张校长,很受尊重。从前姜冬月过得实在困难,他还跑动着给俩孩子免了学杂费,每年只收几十块钱的书费。

姜冬月赶忙道谢:“还是校长有办法。”

“咳,都习惯了。”张校长摆摆手,把自行车靠墙支好,“每年开学卡住好几个,我老有经验了。这小孩们头大身子小,肩膀也窄,别管在哪里卡住的,记住头在哪边,身子就往哪边走,一般都没事儿。”

他打开栅栏门,推到两旁又拿砖头顶住,然后才招呼学生们进来。“都去自己教室里背书,不许说话打闹!”

“知道了校长。”

“快走快走!”

十来个学生呼啦啦散开,各去各班,姜冬月和其他家长就领着孩子去育红班坐好。

乡下能有学上已经很不错了,条件自然平平,高年级的桌椅都是用了十几年的,上面坑坑洼洼,历届学生留下的涂鸦、铅笔刀划的刻痕、虫子蛀出来的小洞……应有尽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