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5)

作者:当归矣 阅读记录

有那脑子灵活的,已经开始做小买卖了。

“冬月!上哪儿去啊?”

说曹操,曹操到,远远的一听见这高嗓门,姜冬月就知道是谁。

小卖铺的赵大花。

赵和陈是石桥村的两大姓,赵大花家里就有三个兄弟,算得上人丁兴旺。她嫁给同村的刘根生之后,没几年便在两家帮扶下开了个小卖铺。

起先卖酱油醋和瓜子糖,后来越添置越多,因为爱说爱笑,人缘很是不错。

“我买点儿东西。”姜冬月应了声,拐弯朝小卖铺走去。

这一拐,才看见婆婆马秀兰和小姑子唐霞都在,地上还蹲着个鼻涕娃,是马秀兰的宝贝孙子唐耀阳。

小家伙将不到三岁,正是调皮的时候,缠着马秀兰给他买糖。

“你大娘来了,找你大娘买去。” 马秀兰踢了踢唐耀阳,示意姜冬月给孩子买糖。

唐霞在旁边抿嘴笑,也不招呼姜冬月,只对马秀兰道:“妈,大嫂看见阳阳亲得很,哪里用你说?”

“……”

姜冬月忍不住皱了皱眉,假如她有个讨厌榜,那唐霞能越过她亲妈站第一。

当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唐霞年纪还不大,但天生一张是非嘴,但凡开口,就能搅点事儿出来。

偏她还特别好说话,成天叭叭叭的没个消停时候,姜冬月起初面皮薄都忍了,后来吃亏多了就跟唐墨吵架,直吵到唐笑笑过周岁才算结束。

因为那次唐霞提前软磨硬泡找唐墨要了十几块钱,说给笑笑送贺礼,结果最后啥也没有,就给了个她自己缝的求子符!

这下不用姜冬月再骂,唐墨自己就断了给妹妹的零花,后来故态复萌,也顶多五毛一块,大幅缩水。

唐霞明着不敢说什么,背地里把账算到姜冬月头上,从街东头到街西头,不知说了姜冬月多少坏话。

眼下两相碰面,还不忘拿话挤兑她,瞧那得意里藏奸猾的模样,真是……啧。

姜冬月暗自摇头,面上笑吟吟打了个招呼:“都在呐,难怪大花远远的就叫我,原来你们在这边热闹。”

她直接没搭马秀兰母女的话茬,转过脸问赵大花,“今天进什么好东西了?有豆腐吗?”

第3章 回娘家(小修)

赵大花跟姜冬月关系寻常,今天隔着老远就打招呼,自然是烦了马秀兰和唐霞。但她小卖铺开门做生意,断没有开口赶人的道理,干脆叫个援兵,省得马秀兰一直显摆闺女亲事。

这会儿被姜冬月看穿,赵大花颇有些不好意思,顺着话音儿道:“有,清早刚收的老豆腐,你看。”

说着掀开白纱笼布,露出方方正正的一板豆腐,颜色雪白,隐约冒着点儿热气。

旁边案板上则是半扇猪肉,边角的铝盆里泡着几大块暗红的血豆腐。

姜冬月眼前一亮:“这猪肉怎么卖?瞧着挺新鲜。”

“九毛五一斤。”赵大花戳戳那肉,“跟血豆腐一块儿从屠户家收的,还没俩钟头呐。”

眼瞅着姜冬月和赵大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开始挑拣猪肉,那架势完全没把自己放眼里,唐霞顿时脸上挂不住,暗戳戳跟马秀兰对了个眼神儿,故意抬高声调:“哎哟嫂子,你可真阔气,我大哥天天早出晚归的,你怎么不等他回来了再买肉吃呀?”

马秀兰立马帮腔:“可不是嘛,咱们娘们家家的,一不下地拉犁,二不光膀子卖苦力,吃点儿青菜豆腐就是好饭了,吃肉那不是糟践东西吗?”

“从前赶上灾荒年月,我都扒了树皮回家煮,爷们吃菜我咽糠,谁劝我我都不多吃一口,就怕饿着当家男人!”

说完抿抿嘴巴擦擦眼角,对姜冬月挤出个硬梆梆的笑脸,“嗨呀,可不是故意说你呐冬月,我就是心疼老黑,偏偏岁数大了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你可不能往心里去啊。”

唐霞笑眯眯地帮腔:“嫂子别介意,咱妈拿你当亲闺女才跟你说这些话呢。对了,我头前定了亲,是西康村的,还没来得及跟你说,到日子了嫂子可得早点过来送我。”

这年头不管男女都结婚早,定亲流程也快,通常媒人带着男方上门,让姑娘小伙见一面,说两句话,只要彼此看着还顺眼,父母家底没外债窟窿,基本就成了。

因为婚前不够熟悉,大多数人说起对象都羞答答的,但唐霞今年已经二十出头,是石桥村适龄未婚姑娘中岁数最大的,如今终于定亲,男方还是个富户,唐霞心里格外得意,大有一朝翻身的劲头,要不是碍于脸面,简直想架起喇叭在村头广播。

“你嫂子手巧,绣花裁衣裳都好看,准亏不了你。”

“我想着也是。听说西康村里好几家万元户,肥得很,街上都是石子路,特别干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