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7)

作者:当归矣 阅读记录

“?!”

唐霞哑口无言,一张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直憋成个鼓气□□。

她吵架惯了,脑子转得也快,用力抱起玩蚂蚁的唐耀阳,气鼓鼓道:“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嫂子你别嫌我多嘴,孙子就是比孙女金贵,咱妈就这一个人,怎么也不能劈成两半再给你看孩子呀。”

姜冬月板起脸:“小霞,这话可不兴说啊。咱村儿几个干部天天念叨,计划生育是国策,男女都是传后人,可不兴重男轻女那套老思想。”

“再说了,”姜冬月数出五块七毛钱递给赵大花,将买好的东西放进提篮,“我觉着有个你这样儿闺女挺好的,天天跟咱妈在一块儿,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多贴心呐。”

赵大花:“噗嗤、咳咳咳!”

哎哟老天爷,姜冬月今天偷吃仙丹了吧?这嘴太灵光了!

哈哈哈哈哈哈!

* * *

姜冬月以一敌二,大获全胜,走出小卖铺时脚步都轻快了三分。

待跨过石桥,沿着黄土路横穿田地,看到短而绿的棒子苗从麦茬下面冒出个小脑袋,在风里轻轻晃动,连喘气儿都更舒畅了。

她娘家在东固镇的魏村,虽然和石桥村不在一个镇,但走小路并不远,穿过田地向东,再过个窄窄的河渠,就能看到刻着“魏村”俩字的石碑。

姜冬月买的东西多,走走停停,中间在地边的石头上坐了会儿,往日半小时的路足足走了一个多钟头才到。

推开熟悉的黑漆木门,就见母亲林巧英正在大槐树的阴凉里打毛线,笑笑举着两条胳膊帮忙,小脸绷得紧紧的,仿佛在做什么大事。

姜冬月眼眶一热:“妈,笑笑,我来了。”

笑笑瞬间眉开眼笑:“妈!”

她想扑过去迎接姜冬月,但胳膊上缠着弯弯曲曲的红色毛线,一动就要乱,急得直跺脚,“妈,我不能动了!”

林巧英放下手里的毛线团,把笑笑解放出来,低声说:“快去吧。”

又瞪姜冬月一眼,“来就来,带什么东西?你婆婆那刁的,回头又得找事儿。”

林巧英一开口,姜冬月才发现她声音沙哑,仔细看眼睛也红红的,顿时皱了眉:“怎么回事?大哥是不是跟你吵架了?”

林巧英摇头,给姜冬月使眼色让她别说了。

“吵什么?人家把咱妈赶出来了!”

竹门帘哗啦掀开,走出个怒气腾腾的姜秋红。

她大步跨过门槛,两只红肿的眼瞪着林巧英,胸口剧烈起伏:“狗屁的养儿防老,咱妈还没老呢,就叫仨儿子手拉手赶出来了!”

第4章 土坯房

姜秋红叉着腰,两只手还在轻轻颤抖:“你说绝不绝!我今天好容易偷点儿空,回娘家看看咱妈。上门一看,姜春林这狗东西,已经把咱妈赶出家门了!”

“以前咱爹还在的时候,他老人家当个生产队长,没日没夜地住在地里,干起活儿比牛还出力,拼命给仨儿子盖房娶媳妇!”

“到了咱妈呢,一年年地给他们看孩子、做饭、洗衣裳,伺候完这家伺候那家,三百六十天就没个松快时候!这么多年没捞着他们一分养老钱不说,闺女送两口吃的也填进孙子肚里,巴心巴肝地供着。”

“现在倒好,三个大男人个个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最小的侄子也三岁大了不用人盯着,就合起伙把咱妈赶出来,甩得干干净净。这是人干的事儿吗?畜生都比他们强!”

姜秋红越说越气,边哭边骂口沫横飞,恨不得把三个弟弟劈头盖脸狠揍一顿。

“妈~”唐笑笑没见过像大姨这么愤怒的大人,有点儿不知所措,倒着小碎步悄悄躲到姜冬月身后,拽了拽她的衣角。

“没事儿。”姜冬月摸摸闺女的脑门,从提篮里拿出几块冬瓜糖和油炸果子给她,“到屋里吃吧,待会儿热了再出来。”

唐笑笑顿时放心,小声说:“知道了,大姨不哭了我再出来。”

姜冬月打发走唐笑笑,撕了一沓糙黄卫生纸递给姜秋红:“姐姐你别生气了,咱做人的不跟牲口较劲,老天爷看着呢,有他们遭报应的时候。”

姜家统共三儿三女,姜秋红是老大,下头接着两个弟弟姜春林和姜春峰,然后是老四姜冬月,老五姜秋宝。

最后又生了个女儿叫姜春妮,因为当时林巧英上了年纪没奶水,家里又穷得买不起细粮和奶粉,实在养不活,忍痛送给了山沟里一户绝嗣的老太太,约好不更名不改姓,现在她养大春妮,将来春妮给她养老送终,姜家所有人都念她的情。

儿女既多,彼此年龄差得就大。姜冬月今年才二十八,姜秋红翻过年就四十了。

因是头生闺女,且聪明能干,打小帮着爹妈下地干活,在家带娃,连姜春妮在山沟里都几次蒙她送粮食救济,姜秋红向来很有大姐气势,在几个弟妹面前威信颇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