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为(111)

作者:寿半雪 阅读记录

他问得直截了当,就差把“我想给陛下献策”这个想法放在脸上了。

“这个为兄就更不能透露了。”卞玉泽随手把手上的黑子在棋盘中一放,泰然道。

他看到荀应淮沮丧地收了收下巴,而后又问:“荆州水患不止,往外跑的流民不断,怎么救治怎么预防,如何养活受灾的百姓,对于这些事,卞兄可有良方?”

卞玉泽目光落在棋盘上,由于自己乱下了几子,白子已有合围之势,“为兄只知道在陛下跟前用心记录,并未想过破解之法,听荀弟这么问,莫非是心里已经有主意了?”

“我,我自然是没有,要是有好法子的话早写奏折了。”荀应淮毫不犹豫地否认,却更让卞玉泽笃定了这件事。

他深深地望着荀应淮,终于明白自己和他的差距究竟是在哪里,除了他有建德公主这个裙带关系之外,他时时刻刻在抓晋升的机会,而自己墨守成规,以为循规蹈矩的完成自己的分内之事便好。

所以荀应淮上去了,近日升了中散大夫,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又一局下完,天已经漆黑,这次是白子胜出,卞玉泽虽然一直手执先行一步的黑子,却因为中途三心二意而输给了他。

“卞兄,告辞。”荀应淮从塌上下来,穿鞋的时候袖摆中掉落了一张纸,卞玉泽离纸张掉落的地方近,捡起来一看,上面是一段详实的灾后安顿之策。

他目光微动,过了片刻,假装没看到上面的内容,把东西还给了荀应淮,“荀弟,这是不是你掉的?”

时间虽然短,但卞玉泽的记诵能力极佳,几眼就将上面的内容全部记在了脑海中。

“奥,多谢。”荀应淮目光触及那张纸显得有点紧张,赶忙把东西收回了袖子中,这让卞玉泽更加坚信这就是荀应淮不日将要呈给陛下的良策。

卞玉泽心旌动摇,只要把这篇交上去,他大概率会被陛下想起来,不用再当日日丑时就要进宫的起居郎了。

这么想着,他好声好气地送走了荀应淮,转头回书房开始研墨。

第58章 计策实施

◎“那陛下这是想让探花郎当这刺史?”◎

七月十九 勤政殿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起禀陛下, 淳祐初期,大宜与西羌交战三年,军中粮饷尽供前线, 加之两年前南方蝗灾,国库空虚至今。”

“自冬日起, 荆州等地方内涝不断,侃,颍,蔚三江凌汛方歇,伏汛又起,户部三月前已经拿出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一月前又送去了两百三十万两, 实在是再交不出多的,要是还不行…只能削减军中的份例了。”

话音刚落, 大臣中有人出列, 是后方的一个小武官:“罗大人,话不是这样说的吧, 两国交战全都是将士们出力, 难道现在朝中没钱还成了我们的错了?万一他国趁虚而入, 你这又是把大宜和陛下的安危置于何地啊!”

人群中冒出几道附和的声音,几乎全都是武官发出的。

户部总是以国库空虚试图从他们军中拔毛, 可是大宜本就重文轻武,在他们看来自己在战场厮杀, 这些酸儒躲在京城安全之地, 还要想着从他们身上克扣待遇, 简直是得寸进尺。

户部侍郎站到了尚书身旁, “并非刻意针对, 这只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什么迫不得已,你有本事再说一遍!”有人义愤填膺道。

“现如今最主要的问题是荆州水患,”礼部的人站出来打圆场,“三月前知情不报的刺史郑宽已被革职,新上任的邬京邬大人又上书曲左,敖昌等地隐隐有瘟疫爆发的迹象,大批百姓发热昏迷,他已然病倒了,现在派人去接任才是要紧。”

陛下坐在上首,神色晦暗,户部说没钱,每天在朝上哭穷,似乎再拿出一小块银子就是在要他们的命一样。

说两句文官和武官又要吵起来,最后问题兜兜转转又会回到派什么人去荆州的事情上,然后所有人又开始语焉不详,说一个否决一个,这样的事情连续半个月了,每天都要上演一遍。

看着下方马上就要有人出来推举人选,陛下头疼万分,正欲直接从新科举子中选出两三个人。

老油条不想去,官官相护,互相推诿,新人里总有能听他差遣的。

这么想着,陛下的手边突然多出一份奏折,旁边的安总管示意他那是屏风后的卞起居郎呈上来的。

陛下打开奏折一看,表情耐人寻味,他都快要忘了这个孩子了,当初谷文光说他主张犀利,于兵塞防要见解颇深,想来是听不惯堂上含糊不明的言语,自己写了一份上来。

他快速阅览完毕,有许多可取之处,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安总管给前头几个大臣互相传阅一番:“诸位爱卿都看看吧。”

上一篇:七零海岛夫妻 下一篇:太女娶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