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为(113)

作者:寿半雪 阅读记录

因循守旧的老古董,他想多听听女儿说话怎么了,要是小清是个男儿,一定比所有人都出众。

陛下吹胡子瞪眼,把气撒到了不争气的卞玉泽身上,沉着声道:“要是再有下次,这个起居郎就让他不要当了。”

说罢拿起手边的奏折,看了两个还是不甚满意,要么就是复述了卞玉泽的话,加上了一两点,要么就是变相劝自己不要推行此法的。

陛下感慨没几本是好的,下一秒拿到手,三两行看完就让他精神为之振奋,不禁抚掌大叹:“好啊,好啊!不徒有治灾之道,而贵有爱民之实,你看看这句‘待有仓盈廋亿之庆。’真是有心了。”

安总管哪里看得懂这些,意思意思看了两眼,迎合地朝着陛下点头,“是啊,想也不是一日之功。”

“孟望明,是个没见过的。”陛下翻了翻,对策详全,还逐步分析了中间出岔子后的应对之法,只是名字看着眼生,从没见过,想来不是朝官。

“启禀陛下,这位是右文殿的从八品编撰。”安总管道。

陛下听后点了点头,又细细查问了他家世如何,可有与别的大人交好之类的问题。

得知他家里清贫,又不擅与人交际,为人沉默寡言但行事周全后,陛下满意地拿着奏折,“那便定他为荆州刺史吧,再让下面挑几个长史从旁辅佐,这事拖一日百姓就受苦一日,他们那些老滑头不干,这差事终归还是要有人去做。”

手边还剩下几份奏折,陛下也拿起来略微翻了翻,看到荀应淮的奏折时眼睛发亮:“探花郎写得也不错,简明扼要,议病于法古。”

“那陛下这是想让探花郎当这刺史?”安总管问道。

那荆州刺史可不全然是个金坨坨,要日夜奔忙,统计受灾房屋的数额上报朝廷,还要安抚当地的百姓,朝会中提到隐隐有瘟疫之势,如果一不小心中了招,人折在那里都是有的。

抛开公主不谈,陛下真舍得让探花郎冒这个风险?

作者有话说:

被吞了几个标点符号,可能是晋江抽了,怎么改都不行。

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说一下,最近比较忙,来不及写注释了,准备完结以后补充。

第59章 夫君荀郎

◎“是不是啊夫君?”◎

殿内的宫女莲步往冰鉴中添了大块的整冰, 碎块缓慢化为水,凉意在殿中散发,驱散了无尽的燥热。

“荀家这孩子……”陛下想了想, “算了,还是这个孟望明吧。”

赈灾短则几月, 多则两三年不能回京,小清如果执意要跟着去,不知道要过多少苦日子。

何况荀应淮人看着并不多健壮,一股文弱书生之气,去了荆州不知道会不会遇到危险,还是作罢吧。

陛下斟酌片刻,“从下面选几个魁梧些的长史跟着去。”

安总管点头应是, 想了想这事还挺难办,读了这么多年书, 大家都弱不禁风的, 上哪儿去找魁梧的官员去?

罢了,他只管传陛下的口谕下去, 至于其他的, 自有大臣们苦恼。

*

芙蓉帐暖, 乍泄娇笑。

卞玉泽从一片狼藉的床上醒来,满鼻子都是胭脂水粉的甜腻香气, 直到手摸索了半晌,触碰到了湿乎乎的一团东西。

“啊!”卞玉泽睁眼一看, 竟是一团褐色的呕吐物, 看样子还是自己所为。

可是他明明记得自己方才还走在大街上!

举着满是脏污的手, 卞玉泽顾不得多想, 步履急匆地冲了出去, 打开门后看到衣着单薄的一群女子,他的心都凉了半截。

卞玉泽目眦欲裂,抓住一个就问:“今天是什么日子,现在是什么时辰!”

“今日是七月二十,现在已经是午时了,”带着魅意的声音响起,美娇娘玉钗斜溜,眼神闪烁了几下,“郎君轻点,奴家肩膀疼。”

“什么?”卞玉泽松开钳制着人的手,仿佛魂都被人抽走了,呢喃道:“二十,怎么就二十了……”

他呆滞几秒,接着眼神中的恍惚转化成怒意,直直朝着门外冲去。

是荀应淮,一定是他!

他在现场听到了自己的良计,发现和前日傍晚掉出来的那份大同小异,虽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在自己归家的路上设计陷害,让自己不能按时赴任。

是,那主意是他的,可是荀应淮没有这个胆量去呈给陛下,自己比他先一步,那也是为陛下分忧啊,就为了这点微不足道的前后之差做出这样阴毒的事情,真是个心胸狭隘的小人!

卞玉泽心中一丁点也没认为是自己不对,气势汹汹地往公主府去讨说法。

“荀应淮!是不是你害的我?”正逢下值的时间,卞玉泽在门口蹲守了没多久,就见到了回府的荀应淮。

上一篇:七零海岛夫妻 下一篇:太女娶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