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为(5)

作者:寿半雪 阅读记录

回过头来对萧咏柃说:“虽然是男儿家,脸上留点伤口更显男子气概,但终归还是面如白玉的好,不然几年后求娶娘子了,人家小姑娘要笑话你的。”章颂清对着萧咏柃打趣。

见章颂清不接自己的套,萧咏柃有些急了,忙把话头扯回来:“娶亲还早着呢,只是皇姐,弟弟没有生母,在宫里的日子过得艰难,宫人也不教多尊重,实在是……”

“阿柃,这些事你不要多想,交给我就好,皇姐一定查明原委。”章颂清沉吟片刻,拍拍萧咏柃因为焦急而紧握兼毫笔的手。

萧咏柃一慌,毛笔差点失手掉出来.

作者有话说:

注释:

1.资善堂:宋朝时皇子们读书的地方。

2.紫地鸾鹊穿花缂丝:宋朝传统纹样。

3.《陆贽奏议》:宋孝宗时曾让皇太子读《陆贽奏议》、《三朝宝训》,学习治国之道。皇帝还赐予御制文章,令皇子学习。

4.伯: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所以称郑伯。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

第3章 荀应淮

◎荀小郎君◎

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使当时堂上只有皇子,少傅和伴读,少傅还特意耳提面命了皇子相争这种事情不可以传出去半个字.

但要章颂清去查,他又有几分把握除他以外的不透露出一星半点?

“不……不必了,臣弟就是一时气不过,心情有些不好,同皇姐抱怨两句罢了,若是惩罚了会让皇姐失了人心。”话说的体贴无比。

章颂清低头浅啜了一口茶,说的事事从她的角度出发,不知道的还当萧咏柃是忍辱负重,一心为皇姐着想的好弟弟,“那就依你,不查了,让我看看你最近写的字,最近在夫子们的教导下有没有长进。”

“公主,药取来了。”拿着公主的令牌办事一路畅通无阻,半盏茶的功夫就取来了上好的药膏,连煎制的药都拎了好大一包。

“你好好养伤,皇姐改日再来看你。”放下手中的装模做样的宣纸,二人就此分别。

离开的路上,梧枝低声询问章颂清原委,雪又开始下了,鞋子踩在积了薄雪的地上,发出挤压的细碎响声,皓色远迷庭砌[1],乱眼不知踪迹,“公主,何不趁此机会管教一下不知规矩的宫侍,给六皇子出头?”

没责罚嚼舌根的不说,连在廊下的事情都没提起。

穿过雪花的光把片片落雪照得如同向上升起,有一种别样的时空胶凝感.

“梧枝,我在八岁时见到六皇弟哭泣,他说是想逝去的母妃了,所以这些年里对他格外照顾,这么多年,我总认为逝去的亲人不该作为被刻意提起邀宠,陷害的筹码。”

梧枝愣住,听着章颂清把话说完。

“去向小侯爷家把事情问清楚,就说是公主想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你单独替我跑一趟吧。”

上一世的章颂清在约莫半年后依稀听到些风言风语,但是没有把那些话放在心上,向家一直以来都是忠贞不二的,老侯爷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章颂清不知道接下来几年的路会怎么样,免不了会夙兴夜寐反复筹划,但是朝斯夕斯,念兹在兹[2]。

“离开前告诉老侯爷,我需要他替我找几个人。”

*

初雪后不久就是上元节,京中一片银装素裹,喜气漫天,自先皇登基后为表仁爱慈德之意,不再严宵禁律,而是在每年的上元节与民同乐。

为便百姓观灯,特行放夜[3],武怀门前的灯山细看种类繁多,直叫人眼花缭乱。

夜晚湖中景色最好,章颂清订了时下最好的游船,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个人,也不会显得逼仄,从前就是太守礼懂法拘着自己,失去了许多触手可及的美好。

就比如,听着歌坊的艺人素手轻弹,辗转妙曲,再喝上一杯由行首斟的酒,原来只需要称病不出,便可离开那虚与委蛇,推杯换盏的场合。

章颂清走到船舱前面舒展了身体,闻到飘扬在空气中的各种香味,听到嬉笑打闹声,呼出一口气,这可真是畅快啊!

一艘较小的船浮荡在前面,章颂清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其中一个人的名字。

“……荀兄,荀郎,荀应淮,你又不是未出阁的大姑娘,一直躲在里面算怎么回事,此刻正是月朗风淡的好时辰,大家都在外头作诗,莫不是你怕这次输给我,所以才不出来见人?”

随着两艘船的靠近,章颂清看到一个穿银灰长衫的少年从布帘后搭着另一个人的肩膀出来。

刚听闻时还心存侥幸,可来人面如冠玉,清逸绝尘,青丝仔仔细细的梳在脑后,柳眉下的瞳孔似化不开的墨,叫人见之不忘,斜月高挂,衬得人身姿修长劲直,仅仅身着简单的浅蓝对襟窄袖长衫,就已胜过周遭所有。

上一篇:七零海岛夫妻 下一篇:太女娶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