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为(6)

作者:寿半雪 阅读记录

他的相貌是很好认的,前世章颂清并未见过荀应淮,但年少便负盛名的少年郎被比作天上的金童玉子,总是众人交口称赞的话题。

章颂清问过皇帝舅舅,“既然说画像都难画出探花郎相貌的万中之一,那他究竟是长什么样子呢?”

彼时陛下戏称,要不是荀卿身体健旺,我朝怕不是要出史上第二个卫玠[4]。

章颂清讪笑,还当是玩笑话,原来竟是真的。

还没等她再生出多少得见故人的喜悦,顷刻火光四起,在空中爆裂出五彩的痕迹,光华璀璨,焰火展如瑶池仙境,小火星迸发的声响在章颂清耳边清晰可见,现在到了放花炮爆竹的时候了。

荀应淮也是死在了一个烟花四起的夜晚。

皇帝舅舅常说,比之冥顽不灵,只知道满嘴道义却无行动的大多数新科进士来说,荀应淮属于难得一见的稀世人才,有一双清明眼,能看出世间百态沧桑,他心中更多的是万民。

前世萧咏柃杀父弑兄囚姊,百官闹过几场,都没能有什么效果,直到荀应淮去跪,去骂,去上书直言,引得无论是京中,还是前些年外放时所在的州县纷纷递交了万民书,才真正起了抗争的作用。

拖延了萧咏柃称帝的时间,也招致了杀生之祸。

是弓刑,是用坚韧的牛皮制成的粗弦勒在脖子上,活生生勒断半根脖子,是不能呼吸,只能像个破风箱一样呼哧急喘,是被扔到上京最繁华的街上,对着高墙黛瓦,看着烟火漫天,自己却再不能干涉一二。

放干了血,流干了泪,气竭而亡的。

萧咏柃说,为庆祝新帝登基,城中喜兴三日,烟火不能断,奸臣尸首不可移。

荀应淮,你离开的那晚,世界为你放了一夜的烟火。

高大巍峨的乾坤宝殿中伸出无数的不平与冤枉,委屈与无奈,狠狠地将他钉在绵延的青石地上。

不该,不该。

得到荀应淮身死的消息,章颂清在囚笼里也不免内心震颤,泪洒衣襟,叹事情发展到这番地步的无可奈何。

他硕学通儒,高才博学,本以为可以一生救民济世,以匡扶天下为己任至少十年,没想到却要在史书中身负骂名的离去。

章颂清感觉手上湿润,低头一看,原来是不觉间已清泪两行,不过她内心更多的是庆幸。

时落魄潇湘复逢君,荀应淮就是章颂清要找的第一个人。

思绪飘远间,章颂清听到有人在呼唤自己,转过肩膀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是当时和荀应淮说话的银衣少年,他先是表示抱歉的抱拳示意,接着说明原委:“这位姑娘,冒昧叨扰,我与船上的几位同窗作诗,对头筹却游移不定,想请姑娘做个决断。”

“决断不敢,说来听听罢。”章颂清孤自站立在船上,头上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鬓,兜帽遮住上半生看不清面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裙随着清风和丝竹声慢慢摆动,如飞絮游丝般飘忽不定。

扯着仲嘉良袖子阻止不及的荀应淮见章颂清已经应承下来,便也向章颂清躬身行了一礼表示叨扰。

老道的船夫撑了一杆子下去,好叫众人能够面对面聊,章颂清正面看着荀应淮的模样,思绪差点又要飘远。

仲嘉良在船上踱了两步,“……敝人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还有一首为……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5]。”说完看向低头思考的章颂清。

上元节多是年轻男女出门游玩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相见后面结为夫妻,成就一段佳话的也是数不胜数,他本是京城官宦人家的子弟,见章颂清身姿曼妙,气度超然,便也跃跃欲试,想在美人面前搏一个面熟。

大宜民风较为开放,男女于开阔之处交谈游乐向来是常见的,荀应淮倒也没多想,认真的咂摸起来。

“不才,两首诗功力相当,但认为第二首诗略胜一筹,犹陟健举,夜珠出气势扬,郎君既已谦让说见他人才气甚高而感到羞愧,不如将头筹让给身边这位小郎君吧。”

说完便转身款步离开了。

荀应淮听完一笑,旁人见了如沐春风,而仲嘉良却是垂头丧气,大有一蹶不振之势,指着章颂清的方向郁闷道:“她是怎么猜出前面那首是我写出来的?还叫你是小郎君,叫我却是郎君,我还比荀兄小半岁啊!”

见旁边的同窗们都在笑,仲嘉良更难受了。

荀应淮宽慰他:“那位姑娘想必是有才情的,非池中物,仲兄可要想好。”

观章颂清风姿气度实在是不像普通人家出来的,仲嘉良的家世恐怕匹配不上,怕他再做出什么调查人家是哪家的这种行为出来惹祸上身,荀应淮拍怕他的肩头规劝道。

上一篇:七零海岛夫妻 下一篇:太女娶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