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为(86)

作者:寿半雪 阅读记录

卫宜年道:“公主不必紧张,大理寺查案都要经过这么一遭。”

其实查案中理应所有人在场,但是流民的事情一出,这边就显得比较无足轻重,毕竟公主殿下身份尊贵,怎么可能特意撒一个谎诬陷府中的账房呢?

这样做对她又没有任何的好处。

所以卫宜年只要获得章颂清的确认,再让巡尉将那几个胆敢在公主府行偷盗丑事的小贼捉拿归案便好。

“原是我错怪卫大人了,”章颂清喝了口竹叶熟水,“事情是这样的,那日本宫与姑爷在书房中习字,想起当年魏家老夫人赠本宫的两块端砚,没想到久找不到,下人将库房翻了个底朝天只拿来了一块。”

荀应淮附和地点点头。

“若不是当年刚拿到手时本宫被重得差点将其中一块磕出个角,由此记到现在,怕不是要被糊弄过去了。”

荀应淮接上:“府里提了账房上来稍加审问,才知那几个胆大包天的竟不止偷盗了这一件,核算下来金额不下千两,他们交了小半部分,而稀罕如珊瑚之类卖给了码头的一位商户,偷送至千里之外换取钱财。”

“本宫想着此虽是家事,可府内偷窃也属讼案,大理寺专事专办,一定做得妥当又迅速,只是……”章颂清困倦地用手帕遮住打了个秀气的哈欠,“怎么这么晚了还跑一趟公主府?明儿个再来回禀也是一样的。”

卫宜年犹豫了片刻,码头上开箱子的时候许多流民都已醒来,当时派去的五个巡尉拦不住四处逃窜的流民,周遭的百姓也有一些听到动静后出来凑热闹。

即使事情已经尽全力压下,消息还是很快会传播出去,公主听到也只是早晚的问题罢了,他现在告诉也无妨。

卫宜年叹了口气说:“臣本不愿扰公主与探花郎夜半清净,实不相瞒,是在码头的箱中发现了从荆州来的流民,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安置下来,这背后牵连甚广,一时半刻的大理寺都腾不出手来,不然也不会派臣一个大理寺丞过来。”

按照规矩,公主府出了窃案,是该全权由大理寺卿或少卿查办,不过那三位现在是官司缠身,只好让他跑这一趟。

章颂清嘴唇微微张大,诧异得恰到好处:“流民!”

“荆州与上京一去七百里,按卫大人所说他们是走水路过来的?”荀应淮思考状。

卫宜年摇头,“非也,他们是被人下了蒙汗药偷藏在箱笼中的,到现在还没找到作案的人。”

案件扑朔迷离,不知从何处查起,将人渡来又是意欲何为。

章颂清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也不再追问更多,“大人眼下一片青黑,定是许久没有休憩,我这儿有几包安神茶,大人带去给大理寺的同僚们分一分吧,夜里也能好受些。”

“微臣多谢公主,”卫宜年这次过来除了行问询之责,还要将暂扣于公主府的账房们提走,他拘了一躬,补充道:“因为人手不足,公主这边可能要移交刑部,请公主放心,一定将事情办妥帖。”

大理寺细究起来是从不审理案件的,只是那夜章颂清想到沈语琦的夫君是刑部左侍郎,有意避开刑部,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要与他们正面碰上。

“好,大人慢走。”

作者有话说:

注释:

1.乳糖真雪:古代的冰激凌。

第45章 喉结滚动

◎章颂清的小袖轻撸上去,漏出藕节般白嫩的手腕,直叫人意往神驰◎

人走后没多久, 章颂清便重新拿出那张纸条看起来。

刚看了没两行,忽然感到有什么东西碰到了自己的手,转眼一看, 发现是荀应淮的手放上了桌子,袖摆有些大, 所以有此触碰。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衣着的料子从绫缎改为多穿罗与丝纱,即使叠上两层依旧清凉舒适,章颂清的小袖轻撸上去,漏出藕节般白嫩的手腕,直叫人意往神驰。

荀应淮不太确定地问:“可以一起看吗?”

“当然可以,来。”章颂清把纸往对方面前一推, 认为他们在书房看书的时候也会一起探讨,没什么好顾及的。

直到她伸手的瞬间捕捉到了荀应淮喉结滚动的动静。

章颂清愣住。

不是?

今儿个晚上不就是便于在卫宜年面前装得像是已经歇下了, 于是把场地从书房换成了卧房, 自己还由于夏日燥热穿得轻|薄了些吗?

他他他他,他怎么?

不得不说, 章颂清自从开窍后, 思绪霎时间放开, 并且一开就是三千里,止都止不住。

最后, 章颂清把桌上的茶杯往荀应淮那边戳了戳说:“喝点。”

荀应淮拿起竹叶熟水一饮而尽,仿佛这略带苦味水是什么甜滋滋的凉汤, 哪怕公主递来的是毒酒, 他也能面不改色地喝下去。

上一篇:七零海岛夫妻 下一篇:太女娶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