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爱尔兰麻衬衫的女人(88)

作者:李渝 阅读记录

“很完美的答案,谢谢你。”我故意沉默了两秒,说,“每个人——快问快答:新加坡有多少家星巴克?十秒。”

耳机里忽然传来一大堆相当有层次的椅子抽拉声,我心里暗笑,要你们走神,现在好了吧。听得认真的人当然也不是没有,但被动接受是一回事,主动用脑又是另一回事。我倒也没打算为难他们,即使是不擅长这类估算工作的,思维灵活一些,这会儿打开官网数一数也能有结果。

没想到很快有人接了话:“不算外岛的话,大约三十家。”

我看了眼右下角的名字,路人丙。原来他是个经理。

“很卓越的猜想,王先生。”他的名字是闽南语拼写,我念不出,干脆没提,“时间在走哦,快一点,还有什么答案?”

“三十二。”

“三十三。”

有几个人开始紧挨着路人丙的猜测胡乱报数——当然,是不是乱猜的,属于自由心证。有个胆大的报了四十,让后来者都安静了片刻。十秒钟已经到了,我没再放任他们,便说:“这里有一个小机关,当你们在考虑的时候,不仅要意识到一般的情况,星巴克的门店策略、新加坡的人口数和办公区等等,这些可以运用到新加坡,也能运用到东京或是上海。

“但新加坡有什么特别的呢?比起上海或者东京,新加坡本岛的占地面积要小很多。另外,还要考虑樟宜机场——有趣的小知识,机场内有大大小小四家星巴克,而你在星巴克官网甚至找不全它们。”

“正确答案是什么?”有人问。

“让我说,‘四十’是最接近的数字。”我关了画面演示,“你们可以自己找找精确的答案。猜中的人可以在恢复正常工作之后和我一起吃顿工作午餐,我请客——噢,第一位作猜测的同事当然也能赢得奖励,不过我们要保证每人的消费不超过五十新。”

大家很配合地笑了笑。

我请答了“四十”的同事以及路人丙两个人,分别讲了讲自己的估算思路,并做了一定的补充,然后说:“有一个事情,我希望能让你们引起重视。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是非常重要的。我知道参加这次活动的同事来自许多部门,我们分工不同,甚至很可能在过去的工作中都没有碰过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简单地谈论方法论难免显得苍白。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间的交流就没有建设意义,就对平常的业务起不到帮助。人的立场无时不在,记住这一点,用心体会,相信你们会得到前所未见的新视角——现在是提问时间。”

参加培训的同事比较热情,我接下来也没会,就把提问环节又延长了半小时。事后我毫不意外地收到了那俩“获奖人”的单独消息,这本来就是我的目的,如今达成了,倒也没什么可惊讶的。

路人丙自我介绍说他的名字写作“王文斌”,并讲了一下怎么发音。他倒很细致,没等我多说什么,又打字表示了对今天培训的感谢,让人不自觉地对他印象好了几分。原本我还犹豫着怎么搭上这条线呢,路人丙上赶着来送,省了我去费工夫。

但他这么做的理由,又很难说。

费米估算毕竟不适用于人心。

做培训时HR在场。线上工作让一切都规范化,我和慧琳本没有寒暄的空间。人们虽然总是能够制造机会,但当一切变得刻意,交流就像会议,句句都记录在案。而当你们心照不宣……

慧琳的通话请求拨了过来。

☆、第四十八章

“没想到你今天会赏光听我的培训。怎么这么有空?”我和慧琳相熟,隔三差五就要找她帮忙,语气当然轻快得多。

——这是跟乔瑟琳比。慧琳一是人很温和,二是我俩没什么利害冲突,我对她不容易犯怵。只是换了个别的什么人对上她,情况兴许又不同了。

今时不比往日,我的队友有限,更要懂得将心比心。以她的级别完全不用来盯我的培训,慧琳应该是有意和我保持联系。

“周五比较空闲,再说轮到你做培训时我们总能得到很多帮助,为什么不参加呢?”慧琳说,“之前听说你生病了,我还很惊讶,没想到这么快你就精力满满。一切都还好吧?”

“谢谢。只是小问题。”我笑了笑,不过迟了一天没上班,怎么好像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我因病缺勤了?我隐晦地说:“看来大家对我都很关注。”

“你是大明星嘛。”慧琳道,“不过我是意外知道的。看图。”

说着,我收到一张工作群组里的聊天截图。那是个大群,消息刷得飞快,因为几乎没什么与业务相关的信息,一般我不会查看。原来是某个人在群里问了我的情况,组里有个小朋友打字不过脑,直接就说我生病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