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4)

慕灼华生得美貌,但她从小就知道,美貌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自从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容貌越发娇艳,她就偷偷用眉黛打扮掩饰自己,在外人看来,慕灼华只是个普通清秀的少女,笑起来又一副憨厚乖巧的样子,乌黑湿润的眼睛看人时透着十二分的真诚信赖,叫人总是不忍心为难她。若不是那日出门踏青,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打湿了妆容,也不至于被庄县令看中了去。

于是到了定京,慕灼华更加小心翼翼掩饰自己的容貌,特地调制了一份难溶于水的易容膏,以免发生意外,待人接物之时更是表现得憨厚老实,与人为善,和气生财。

离会试还有三月,但定京里已渐渐开始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全国各地的学子大多会提前几月来到定京,适应一下当地的水土,这几个月里,各地学子一边温书一边扬名,在各大酒楼谈试论道,留下自己的墨宝,企图让自己的才名响彻定京,传到主考官耳朵里。虽说科举取士以考试为主,但有才名加成更是锦上添花。实在不行,能让某个权贵看中,纳为门客,也是美事一桩,若能成为大人们的东床快婿,那就更是嘿嘿嘿了……

怀揣着各种小心思,文人士子们卯足了劲儿往各大诗会文会上去,一时之间百家争鸣,唾沫横飞。

文铮楼便是几大文楼中最有名的一个。主仆俩来到文铮楼的时候,一楼已经摩肩接踵难以下足了。郭巨力拉着慕灼华的手,凭着天生神力挤进了人群之中。只见一楼中庭有个三尺见方的台子,台子上立着一面屏风,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正握着狼毫挥墨,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一幕。

郭巨力不解地问:“他在干吗呢?”

旁边一个士子瞟了主仆俩一眼,低声解释道:“这是在出题呢,你看到那边的坛子了吗?”

慕灼华看向台下的一个酒坛,那个酒坛有半人高,旁边还靠着一根竹竿。

“那是‘文坛’,这文铮楼的掌柜请了定京最负盛名的文坛大家们匿名出题,题目都放在这坛子里,每日这个时辰就会从文坛里抽出一题,由在场学子辩论,胜出者,便可将名字写在文榜之上。”

慕灼华顺着士子的手指看去,果然在墙上看到了文榜,上面写着十几个名字,但前三个的字体却刷上了一层淡金色,以示殊荣。

慕灼华的目光落在排头第一个,只听郭巨力认真地一字字念道:“沈、惊、鸿、正。”

士子一笑:“那个正字,表示他胜出了五场。”

郭巨力咕哝道:“五场,也不多嘛,只比第二名多了一场。”

士子叹了口气:“可是,他六日前才到的定京啊。”

慕灼华惊愕道:“每场皆赢?”

士子点点头,一脸惊叹:“诗词歌赋、经义策论,无一败绩,今年的状元,怕是非他莫属了。”

话说到此处,台上的试题也已写完了,只听众人齐声念道:

“养——虎——为——患——”

一时之间,满座皆惊。

第三章

慕灼华眉头一皱,悄无声息地拉着郭巨力,退出了人群,往楼上走去。

郭巨力不解问道:“小姐,你不是说要来扬名的吗,怎么走了啊?”

慕灼华轻轻摇头:“今天这道题,来意不善。”

郭巨力看向楼下众人,方才还人声鼎沸,此刻竟满堂俱静,不少人都眉头深锁,忐忑不安。

慕灼华找了张角落的桌子坐下,店小二立刻上来招呼。慕灼华问了几道菜的价格,文铮楼也不愧是第一楼,店小二丝毫没有看不起主仆俩穷酸,耐心带笑着一一介绍了菜色。最终慕灼华点了最便宜的两盘馒头一叠酱肉。

郭巨力撕开馒头,往里面塞了片酱肉,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小姐,我刚才瞧楼下那些人,有的人很害怕的样子,可是有的人却很兴奋,你知道为什么吗?”

距离答题时间有一刻钟,因此此刻不少人正在奋笔疾书,埋头苦想,但也有置身事外者在解读这道题。慕灼华啃着馒头,食指竖在唇上,示意郭巨力噤声,又指了指旁边的桌子。

那些人正是在破题。

“出这道题的人,居心叵测啊!”

“不错,这题目的虎,分明是暗指定王殿下。”

“陛下久病不朝,定王正当盛年,军功彪炳,又权倾朝野……”

“咳咳,小声点!”

“今年的会试主考官,可是大皇子和定王一同担任的,你们说,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出这道题的人,到底是谁?”

这几个人想的,也正是今日在场众人所想的,而众人心中最终浮现出的,都是两个字——试探。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