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379)

道衍追到山下正看见一辆马车驶开,他们这个道观就算是白日里也难有一两个客人,更陌生入夜之后了,道衍笃定那马车定与师傅有关,便毫不犹豫的追上去。

“我一路追着马车二三十里,终于在一个驿站附近将他们堵住。对方有十几个人,个个看上去都是练家子,师傅在车里呵斥,叫我立刻回去。他整日不着调,像没脾气似的,何曾这般疾言厉色过?”

道衍越发觉得不能就这样放他们离开。

整个道观,武功最好的便是道衍,若他拼上性命以一己之力与十余个高手对决,虽不一定会赢,但留下他们大半人的性命还是不在话下的。

只是道衍听出师傅言辞中的急躁,便没有动手,而是等他们离去之后,顺着沿路的痕迹悄悄追踪。

然而,进了江宁之后便如石沉大海,杳无痕迹了。

道衍在江宁盘桓数日仍是没有任何进展,思来想去只觉得一人计短,便决定先回道观里与师弟们商议商议。

“可是等我返回……”道衍声音突然哽住。

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缓了好一会才道,“道观被烧,师弟们也都不见了,我下山去打听一番才知道,就在我离开的下半夜道观遭歹人屠杀,夜里大火冲天,等官衙的人赶到查探之后便将尸体就近掩埋。”

道观里人人习武,不过大都是半吊子,除了武功高超的道衍之外,也就道明尚可了,遭遇大批高手夜袭,他能一个人全身而退,却绝对护不住其他人。

道衍心里难受至极,想起那天师傅勒令他回道观的情形,更是无数次骂自己蠢。倘若当时就听师傅的话立刻返回观里,结果至少比现在好的多!

崔凝已经哭成个泪人,耳边嗡嗡,脑子里全是浆煳,只有下那血流成河的画面煞是清晰。

“尊师是何身份?”魏潜问道。

道衍道,“师傅的身份,只有我和道明知道。他是太宗时的武将,太宗有个谋略过人又十分善战的女儿,她麾下六部,其中有两支很厉害的娘子军,三路正规军,另有一支辅助作战的神秘军队。”

“这支军队人数不过百数,却全都是绿林高手,个个都有以一敌百的实力,经过各种配合训练之后,这支军队所向披靡,所到之处绝无败绩。而我师傅就是这军队中的一员。”

“后来公主仙逝,她所统领的三个正规军被并入其他军队,娘子军解散了,各有各的小日子,而师傅所在的这支神秘军队却不知所踪。我这几年一直在想,是不是有人在打这支军队的主意?可师傅都已经年逾过百,其他人年纪应该也很大了。再说,若有人想请他们出山,更不该灭人满门吧!”

魏潜倒是记得这支军队的威名,也曾听过一些不知真假的传说,“据闻,当时平阳公主招揽武林高手建立这支军队的时候,曾经承诺那些人,只要是他们打下来的地方,给他们半天时间拿走金银珠宝,能拿多少就拿多少,绝不会有人阻拦。当年这些人凭自身之力攻下的地方甚多,如果传言是真,他们的财富不可估量。”

崔凝别的没听进去,就这最后一句听得十分明白,当下便道,“不能吧,师傅他可抠了,咱们观里快揭不开锅的时候,他也是饿的一脸菜色,躺在在榻上直哼哼。”

“小阿凝,这个就不必说了吧!”道衍觉得分外尴尬,一帮子青壮年的徒弟竟叫自家师傅饿成这样,说出去着实丢人的很,可事实上,是师傅他老人家嘴太叼,特别难养活。

崔凝讪讪,“反正我是不信师傅有钱。”

“依大师兄所言,尊师应没料到师门的遭遇。”魏潜仔细分析他留下的那封书信,倘若他知道事情危急,定不会只留下一封书信,而且还叫徒弟们次日下山另谋生路,“我猜测,他知道自己手里有某些人想要的东西,认为自己跟那些人走了,师门尚算安全,却不知对方如此丧心病狂。”

崔凝喜道,“五哥,你是说师傅应该有可能活着?那些人没有在师门寻到想要的东西,就只有问师傅了!师傅一天不说就一天不会有生命危险,对吧?”

是这个道理没错,但……

魏潜不忍心打击她,只好道,“是有这种的可能。”

道观被灭门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当时又被衙门的人清理过,恐怕已经没有任何线索了,魏潜带崔凝前来,主要是圆她一个心愿。

五年前魏潜并不是负责这里的巡察使,但他曾经私下找过这个案子的卷宗,却发现在监察司根本没有备案。

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在监察司巡察使到来之前,卷宗被刑部先一步提走;另一种可能是,官衙根本没有立案。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