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625)

崔凝看见她的反应,立即确认道,“可是苏掌柜故人?”

苏裳回过神,急忙追问,“崔大人哪里得来这幅画?可是认得他?他如今在何处?”

崔凝垂下眼帘,遮住眸中悲伤。

诸葛不离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意识到什么,开口道,“苏掌柜莫急,大人既然来问,总不会瞒着你,不如先替大人解惑?”

苏裳闻言敛住心神,侧首冲侍女道,“将书房里挂在墙上那幅画取来。”

她再次看向手中的画,目光描摹画中人的轮廓,声音有些沙哑,“他极有可能是我失散的兄长,不,一定是。这幅画上的样貌与他少年时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他是我二师兄。”崔凝道。

苏裳急切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应该是叫陈相如。在道门中,我们都唤他道明。”

苏裳惊喜道,“我母亲便是姓陈!定然是他了!”

旋即她又喃喃,“既然选择母姓便说明从未忘记过去,可他既然还活着,为何连封信都不曾来过……”

侍女取画回来,在苏裳的示意下在崔凝面前展开。

崔凝进了监察司后,改学通缉人贩画像的写实画法,而面前这幅或许是执笔之人想要记住他的容貌,画的也并不算写意。

画中少年约莫十六七岁的模样,修眉星目,若朗月,若修竹,相貌与二师兄像了七八成。

第423章 相如

凭样貌已经基本能够确定道明就是苏雪风,但是查案还需要更多佐证,“他有一把很旧的桃木梳,从我记事起他便一直带在身上。梳子上原本绘着一支梅花,后来时间久了就磨得斑驳了。道观虽然很穷,但他很讲究,手工活也做的不错,他却一直没有修整过这把梳子。”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细细想来,他定然是十分珍视才会将一把磨损的旧梳子一直带在身上。

苏裳泪眼朦胧,“那是我娘的梳子。”

他们父母双亡,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所余也不过是几样不值钱的日常用物。那把桃木梳子并非什么名贵之物,花样也是很寻常,是他们母亲生前在街边随手买下的。

兄妹二人相依为命时,苏雪风还曾拿这把梳子替她梳过头,梳的实在不好,薅痛了她无数次才只能简单团个揪。后来他们被苏山海收养,从家中带走的东西只有寥寥几样,那梳子就是其中一件。

彼时她已然学会梳头,身边也有了苏山海安排的小丫头伺候,他便将梳子收了起来。

人、物、时间都的上,是巧合的可能性极小。

苏裳一脸期盼的看向崔凝,语气却有些迟疑,“那他现在……”

崔凝抿了一下唇,“他八年前去世了。”

苏裳脸色瞬间惨白。

缓了许久,她才似呓语般,“我当年曾在他失踪的路上搜寻到残衣鞋袜,还有大片血迹,其他人都认为他已经死了,只有我不甘心。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一日没有寻到尸体我便绝不会放弃。”

他死的时候才二十多岁,苏裳猜测他一定是遭遇了什么不测,“他出了什么事?”

崔凝道,“八年前道观遭一群黑衣人屠杀,我现在正在追查凶手。”

“会不会是苏山海?除了他,我们兄妹并无仇人。”苏裳已藏不住眼中杀意,咬牙道,“那个老东西对我兄长执念极深。他这么多年没有回来,也不曾联系我,是不是因为苏山海还没有放弃?”

苏山海心理扭曲,说不定就会产生什么“得不到就毁掉”的变态想法,但是崔凝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假如只是事关他一人,他会拖累数十条人命吗?”

“我兄长绝非那种人。”苏裳斩钉截铁地道。

“是啊,他不是那样的人。”崔凝道。

若是魏潜在此,并不会将这种“证言”当做佐证,她们对亲人的评价受到感情影响,并不客观,但此刻两人都打心底认为毋庸置疑。

不过崔凝好歹在监察司待了这么久,倒也不是盲目信任,而是她知晓那帮黑衣人训练有素,苏山海一个在监察司挂上号的人,很难藏下这么大的势力。

更何况,倘若苏山海有这样的实力,当年苏裳兄妹根本不可能逃离他的掌心。

崔凝查过苏裳和苏雪风,这兄妹二人出身没落士族,身世清白,正如苏裳所说,除了苏山海之外并没有与旁人结下死仇,既然不是他们从前结下的仇怨,怕是很难在苏裳这里问到什么有用消息了。

“我还有要事在身,改日定会再来拜访苏掌柜。”崔凝道。

苏裳很想知道关于兄长的事,但也知道眼下不是时候,等了这么些年也不差这几日了,她逼自己咽下泪水,“好,大人若有差遣,只管知会一声。只是……我有個不情之请。”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