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10)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西窗之下,权氏福姬一人凭窗远望,显得那样孤寂无依。

而其他几位同来的朝鲜美人聚在一起,用略显生硬的汉语,描绘着她们在禁宫之中看到的精致绝伦的宫殿和满眼所及的繁华之景,还有那许许多多叫不出名的物件、摆设。其中更有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的少女,还拉着派来服侍的宫女,好奇地看着她的头饰与珠环,甚至是用手摸着她身上那件宫服的料子,神情中透着惊讶与赞美。

宫女不由掩面而笑,只说道:“我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能算得了什么?比起主子们的,都不过是些不堪入目的衣料、玩意儿。等日后几位贵人见了陛下,仰了天颜,得了龙宠,那赏赐连绵不绝,只会耀花人的眼,到时候,贵人们才看不上我们的这些粗布衣裳!”

众朝鲜美人听了,无不惊呼赞叹道:“原来这就是天朝上邦,果然是物华丰美,人杰地灵,原来黄大人说的都是真的!”

在她们的一派称颂与艳羡之词当中,悄悄响起一阵轻缓的箫音,那般哀婉缠绵,又声声扣人心弦。

众人立即鸦雀无声,不再言语。

是的,这柔和悠扬的曲音让人瞬间便清醒过来,这里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乡,远离故国、亲人,在这样的朱门宫阙中,等待她们的,也不仅仅只是锦衣玉食,还有数不清的争斗与沉浮,也许一同前来的姐妹在转瞬之间,就会成为血淋淋的决斗的对手,大家的心都沉了下去,有人对镜整妆,有人低声抽泣,更有人轻拂舞姿,低颂诗词,以精心准备晚上的面圣。

月儿初上,时辰到了,她们由太监和宫女们引领着,徐徐进入柔仪殿。

若微也在其中,她低着头,只看到自己脚上的绣鞋,静悄悄的,大气儿也不敢喘,大殿里寂静极了,说不出的压抑与恐惧。

好半晌,也没有人说话,若微大着胆子抬起头,正对上一双柔和的美目,她是那样华贵雍容,微微有些富态,却丝毫不减她的美艳,此刻看着若微闪烁的眸子,竟然笑了,她微一侧身,转而看着龙椅上的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而天子的目光扫过众人,终于在一个人的脸上停顿下来。

那是福姬,若微明白,虽然福姬不是此行中最为美丽的,但是她的神态与气质俱合在一起,让她看来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果然,天子开口了:“权氏福姬,工曹典书权永钧的长女?”

“权氏福姬参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福姬字字如珠,缓缓跪下。

而其余众人也各报名号,依次跪拜。

第七章 东宫

听着司礼太监黄俨在大殿之上的奏报,若微的心波澜迭起,原来这几个朝鲜美人是各有来历,均不简单。除权氏以外,还有仁宇府左司尹任添年之女任氏;恭安府判官李文命之女李氏;护军吕贵真之女吕氏;中军副司正崔得霏之女崔氏。

最长的十八岁,年纪最小的崔氏才十四岁。

她们连同十二名侍女、十二名厨师一起被送往数千里之外的异国都城。离开家乡时,被选淑女的父母、亲戚哭声载道。五名朝鲜淑女频频回首,珠泪滚滚,从此家乡将只能在梦中出现,万里一别永分离!

想到此,若微心中不免难过。

这时又听到殿上仿佛唤起自己的名字。

她抬头一看,那是坐在天子下首的中年美妇正向她频频招手:“可是若微?走近些,让本宫看看清楚。”

若微起身,轻移莲步,稍近了些,又不敢太逾越了,这才又拜在殿中:“若微拜见娘娘千岁、千千岁!”

“免了吧!”王贵妃仍旧一脸和色,笑意不减:“刚刚唤你,恍然不闻,可是想家了?”

若微摇了摇头:“若微来到宫中,看到殿宇重重,楼阁森森,四下里皆是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便恍如梦中,进得殿内仰见万岁和娘娘的真颜,更是觉得无比威仪,所以心生惶恐,一时失了神儿。”

“呵呵!”王贵妃不觉掩面而笑:“万岁,彭城伯夫人所言不虚呢,小小年纪,这一连串称颂之辞说得如此工整,果然是既美且慧,不仅姿容秀美,且聪明伶俐、出众得很!”

“贵妃说的是!”天子略略点头。若微这才知晓,这位就是贤名远播的王贵妃,不由抬头又多看了几眼,惹得贵妃又是笑声不断,而天子显然更加关注权氏,只听他突然问道:“福姬可有才艺在身?”

福姬尚未答话,年纪最小的崔氏献宝似地抢着回答:“回万岁,权姐姐玉箫吹的极好。”

“哦?”天子不由笑道:“吹来听听”。

立即有人呈上一只玉箫。

而权福姬并不为动,只听她低声说道:“这乃是口用之物,福姬还望陛下恩典,允我用旧时常用之器。”

天子点了点头:“去取来。”

随侍太监即出殿去取,不多时将箫送上。

权福姬微微侧身,手执玉箫,随即传出优雅动听的箫声。一曲终了,众人恍然不觉,片刻之后,才响起寥寥掌声,福姬抬头一望,这击掌之人正是龙椅上的天子。

当日即传诏,权氏福姬被册立为贤妃、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

若微最终被带到东宫,在这里她见到了太子妃。

见到太子妃的时候,两个人都不由得愣住了。

若微完全愣住了,天呢!她心中一阵惊呼。因为她发现眼前的太子妃居然就是爹爹那天手中画卷上的人。大明的当朝太子妃与爹爹会有怎样的干系?一时间心中浮想联翩。

而太子妃张妍此时的惊心,是因为虽然她早就已然想到,他和她的女儿本该如此出众,不管心中如何苦涩,如何有心里准备,但是初见之下,如新蕾般娇俏的若微还是带给她太大的震撼。

微微的冷场,居然还是若微先打破僵局。

“娘娘!”她扬着小脸,面上含笑,小小的酒窝漾出的全是开心和喜悦。没有胆怯与畏惧,也没有少小离家的悲凉与可怜,只是一片澄净的童真,那一刻,终于让太子妃张妍放下芥蒂,她张开双臂,将若微揽在怀中。

“母妃!”穿着淡紫色袍子的小小少年倚在殿外轻唤一声。

太子妃冲他招了招手:“基儿,快来,这是若微!”

他和她就这样相遇了,在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在东宫太子妃的寝殿中,一个如梦中之花,娇美可人,一个似衔玉公子,在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都有微微的意外。

那意外是因为熟悉,是的,虽然是这一世的初见,然而那眼神儿偏偏如此熟悉。

没有王孙公子与深闺小姐的初见之时的羞涩与慌张,有的只是熟悉和亲近。

“母妃,这个妹妹怎么如此熟悉?”皇长孙朱瞻基愣愣地问道。

而若微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她走过去,盈盈一拜,口称“长孙殿下”。只是私下里,低唤一声“瞻哥哥!”

是逾越吗?

肯定是的。

可是她偏偏叫了。

从得知自己要进宫那一刻起,若微就明白,从此自己便要在大明后宫之中历经沉浮,生死存亡与荣宠,全都要看自己如何去走。

与其被动的接受,让别人左右命运,不如自己去经营,去拼搏。

皇孙与皇帝,仿佛差了十万八千里。

然而取悦之道,都是一般无二的。

所以,不管以后如何,如今在宫中一日,就要让他们喜欢自己。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安然无恙地等待自己慢慢长大,等到羽翼丰满的时候,是真的要凤凰在天,还是四海遨游,那时,便多了些博弈的空间,不是吗?

她的这一声低唤,让朱瞻基面上一红,不由拿眼狠狠瞪了这小妮子一眼,随即走到太子妃身边低声耳语,太子妃看在眼里,娇笑连连,随说道:“你自己不问,却让母妃来问?”说罢又拿眼瞧着若微,似有深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