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228)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妹妹这是做什么?吓了我一跳!”曹雪柔手抚胸口芳颜微变。

袁媚儿笑了:“姐姐刚刚不是说‘水欲静奈何总有微澜’吗?这下好了,妹妹掷下重物激起波浪翻跃,如此一来把水搅浑,这么大的动静之中姐姐还看得到刚刚的微澜吗?”

曹雪柔盯着袁媚儿那双顾盼横波的美目只在转瞬之间便恍然明白了。

第三卷 凤凰浴火隐于朝 第二十一章 相争难相决

仁寿宫西厢吉云楼里的佛堂内,张太后跪在佛像之前手捻念珠默诵佛经,门口侍立的管事宫女云汀欲语还休几次想入内回禀又怕扰了太后诵经,正在踌躇犯难之际,张太后双手合十盈盈三拜口称“阿弥陀佛”。

云汀知道太后的早课已然礼毕,立即上前将她扶起。

“何事?”张太后面色淡漠出语问道。

“彭城侯夫人来过了,按太后的吩咐已经挡了驾。”云汀小心翼翼地扶着张太后出了佛堂向日常起居休息的慈荫楼走去。

张太后点了点头。

“太后,彭城侯夫人入宫来见您,为何要拦呢?其实夫人可以帮着太后去劝劝皇上,也许还能令皇上回心转意。”云汀打量着太后的神色,试探着她的口风。

张太后摇了摇头:“母亲最疼皇上了,想那若微当初也是母亲引荐入宫的,她不来烦我为他们请命也就是了,若是让她帮着劝皇上那才是行不通的。”

走到慈荫楼门口,张太后忽地停下步子:“还有谁来过?”

“什么都瞒不了太后,西苑的袁主子与曹主子来过。”云汀扶着张太后步入内室,坐在临窗的矮榻上,又吩咐人准备传膳。

“可有什么事?这阵子前边乱哄哄的也没顾得上她们姐儿俩。”张太后靠在大红彩绣云龙捧寿的靠背引枕上,接过云汀呈上的茶水浅饮了一口。

“也没说什么,只说是给太后请安。”云汀看了看太后的神态又说道,“太后,有件事奴婢不知当讲不当讲。”

“什么事,说吧!”太后一早就料定云汀心里藏着事,所以并不意外。

“听袁主子说她们那边前些天出了点儿事,袁主子与曹主子的金钗和例银无缘无故的不见了。”云汀稍稍一顿,见太后果然脸上有些不好看。

“往下说!”

“是。袁主子与曹主子起初也未在意,可是后来这样的事接着又有了几次,丢的东西也越来越贵重,这才慌了神儿,把屋里侍候的奴才叫来问,自然是没有人应的。袁主子气极了,对奴才们说了些重话,想不到有个气量狭窄的丫头竟然绝食以明心志,如今已是奄奄一息,袁主子又惊又怕又是内疚,想请太医来看看,于是便找到胡娘娘,可是胡娘娘如今身份未定也不敢自做主张,这才托奴婢来请皇太后的示下。”云汀说完便悄然立在下首,静候吩咐。

“竟会有这等事情?”太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心中更是疑云满布,“一向都好好的,怎么突然闹起贼来了?”

“奴婢也是这么说,袁主子快人快语,说底下这些奴才最是会浑水摸鱼,如今后宫之主名份迟迟未定,胆子自然大起来了,不仅是她和曹主子遭了窃,就是坤宁宫里也时常是少个金碗短个银碟。”云汀细声细气地把袁媚儿的话转述过来。

张太后面上阴晴不定,心中暗暗恼恨,是啦,别说一个国,就是普通百姓之家若是没有主母这日子自然也是不得安宁。可是如今皇上那边的话已经说得死死的,两边如此僵持着总也不是个办法,总要想法子逼皇上尽早颁下立后诏书才是。

“云汀,那个丫头真的绝食了?这人现在如何?”张太后突然问道。

云汀点了点头:“袁主子为人直憨,曹主子性情如水,她们二人一向宽待下人,自然是不会严刑相逼的。只是袁主子的话说得重些,让她们互相指证,三日内交出真凶。那个丫头平日里少言寡语特立独行,所以跟大家的关系不甚融洽,于是大家都怀疑她,她自觉委屈,便以绝食明志。如今已是奄奄一息,就是强灌也不能进食了,所以袁主子才来请太后的恩旨派太医给瞧瞧。”

“好,既如此就叫太医院的御医去给看看吧!”张太后以手撑头冥思细想,渐渐有了主意。

乾清宫昭仁殿内朱瞻基与若微正在用晚膳,只听尚膳监太监回报,仁寿宫传旨说从即刻起太后的膳食不必准备了。闻讯之后朱瞻基与若微不由大惊。

“母后这是跟朕杠上了?”朱瞻基立即明白过来。

若微心中如同倒了五味瓶:“皇上,何苦为了此事跟太后起嫌隙呢?皇上就下旨立她为后吧。一来为了宽慰太后,二来也让若微免于在炙火上烧烤,也算各得其所。”

“若微!”朱瞻基拉过若微的手,“你别灰心,此事还有转机。”

“我不是灰心!”若微唇边浮起一丝淡淡的笑容,“也许这就是天命所归吧!”

“天命所归?”朱瞻基怔住了,“若微,你真的不想当这个皇后?”

“我为何不想?或许以前我从未想过要去争这个皇后,可是当我和馨儿在回京途中遇险,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馨儿即将葬身火海……那个时候我想明白了,我要当这个皇后。否则,除非我死,她是不会罢手的。与其这样提心吊胆、处处提防,倒不如拼命一搏,大家都得解脱!”若微站起身走到窗外,看着窗外的月夜,眼中尽是冷漠与空寂。

朱瞻基自身后将她紧紧环绕,吻着她白皙的玉颈,龙袍上特有的龙涎香徐徐传来,他的声音柔柔的:“朕知道,朕都知道,所以此次一定会为你而争,为馨儿而争!”

“不,皇上!”若微的声音冷冷的,她转过身对上天子深情的龙目,用手轻抚着他更显瘦峻的面庞,手指轻撩在他的唇边轻轻划过如同拨动着他的心弦,她的声音悠然而起,空灵而清丽还透着一丝无奈与失落,“争也争了,只是事到如今该弃了。如果为了这个皇后之位,害皇上与太后不睦,令天下人耻笑皇上不仁不孝,更伤及太后的玉体,那若微就算当上这个皇后又有何意?与其在坤宁宫里背负着千古骂名面对千夫所指,倒不如在这东西十二宫里找一个僻静的居所逍遥度日的好。”

是的,若微的心里平静极了。太后绝食。这才是滑天下之大稽,跟谁学的?一向以名门淑女自居,举手投足都是世家风范的她,竟会出此下策?自己半生积累下的贤名不要了,皇上的脸也不要了。

不管她是不是真的绝食,此举一出,便是将皇上陷入死局。

皇上能为了宠妃让母后绝食以伤凤体吗?

最后,只能是皇上妥协。

这样一来,对朱瞻基来说不仅失了面子违了心,才落下了不孝不贤的口实。

果然,成大事者须要“心狠”。她果然厉害。

当着天下人的面,将了皇上一军。

若微面上沉静如水,她的心思朱瞻基自然感同身受,他再一次将她搂在怀中,声音格外温柔,用下颌轻轻蹭着她的额头,温存中透着无限的溺爱与怜惜:“微儿,别灰心,还没到该放弃的时候。”

“哦?”若微柳眉微蹙,“皇上?”

一丝苦笑悄悄浮现在朱瞻基的唇边,于是几乎是与仁寿宫传出太后停膳消息的同时,乾清宫里也传出旨意,江浙一带从六月起大雨成害,皇上为了向上天祈福向先皇请罪,也停膳了。

京城东华门外的鸿宾楼雅间银杏轩内,四位身穿青衣头戴四方巾三旬左右的男子围桌饮酒。

居主位的正是朱瞻基身边最为得宠的太监小善子,坐在他左手边的王谨,右手边的范弘,下首的阮浪都是莫逆之交,此四人除了小善子是从小跟朱瞻基一起长大的,另外三人都是明军远征安南时俘虏的官家公子,皆是十余岁被阉入宫为监,同乡同族又兼同命相连,所以常常私下相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