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251)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朱瞻基心中一阵悸动,他搂紧了怀中的佳人:“你的事,朕都知道了。让你受委屈了,朕知道,定是有人在母后面前搬弄事非刻意陷害,朕一定为你主持公道,还你清白!”

“不必了!”若微态度如常,从她的脸上看不出半点儿不悦与哀伤,她只是有些气力不支,呢喃低语道,“皇上刚刚回朝,有多少大事等着皇上明断,这等小事就不必操心了。”

朱瞻基似乎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怎么朕才走了这些日子,你的身子就瘦成这样,这衣裳像是挂在身上一般,这腰肢更是瘦得不堪一握,若微……”他低头贴近她的脸,忽然发现她玉面滚烫,立即大惊失色:“你?你身子还没好利索怎么还坐在这里绣这个?”

“皇上,这是臣妾送给紫烟新婚的贺礼,请皇上成全。”若微说完便直起腰身低下头继续伏在绣屏上引线,满头云雾衬着那如玉的白颈,几缕青丝随意飘散在耳边,那样子煞是动人只是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壮。

“皇上,娘娘已经在此绣了三天三夜了!”司音带着哭腔冲入内室,伏在地上哽咽道,“求皇上劝劝娘娘,娘娘不能再这样糟蹋自己了……”

“什么?”朱瞻基面色微变,抓起若微的手翻开一看,十指尖尖,上面布满针孔和血色,而面色惨白,朱唇干裂,形容憔悴如同枯荷。

“若微!你这是何苦!”夺下她手中的绣花针,朱瞻基立即将她打横抱起,几步走到寝室放在八宝玲珑屏台床上,又拉来锦被给她盖好:“来人!”

“皇上!”司棋、湘汀等人立即入内,与司音一道跪在房中。

“娘娘的身体到底如何?宣太医了吗?太医怎么说?”朱瞻基满面忧虑道。

“娘娘!”司音与司棋相视之下都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只得把目光投向了湘汀,湘汀立即伏在地上回道:“皇上,是奴婢们大意了,没有侍候好贵妃娘娘。娘娘原本有了身孕,只是因为当时皇上要亲征,娘娘心思重,怕皇上放心不下所以才瞒着,原想等皇上凯旋之后再报喜讯。可是没想到突然就出了那样的祸事……”湘汀紧紧抿着嘴唇,斟酌着话语。

司音与司棋已然低声轻泣起来。

朱瞻基的目光紧紧盯着床上的若微,过了半晌声音才悠远地传了出来:“太医怎么说?”

湘汀仿佛明白了,立即点了点头:“皇上放心,太医说娘娘只是伤心过甚,好好调养应无大碍,只是日后若是再得了龙胎,一定要好好保养,否则……”

“朕知道,朕也绝不会让这样的事再发生了!”朱瞻基紧握着若微的手,只觉得这手仿佛并没有随着她长大,似乎就像她八岁入宫时一样,依旧是小小的,冰冰的。

“紫烟,现在如何了?”朱瞻基扫到不远处的绣屏突然问道。

“紫烟姑娘也活过来了,只是身子弱得很,而且……以后也不能开口讲话了,所以贵妃娘娘将紫烟送到宫外的娘家,让董夫人好好照料。娘娘说紫烟如今遭此变故,这宫里不能留也不好嫁人了,所以想把她许给继宗少爷,孙家书香世家,定然会善待她的……”湘汀说着说着,眼泪怎么也止不住,终于哽咽难言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去把范弘和阮浪给朕叫来!”

“是!”

不多时,御用监太监范弘与阮浪双双入内。

“范弘,代朕拟旨!”朱瞻基紧握着若微的手,眉头微拧,缓缓说道:“鸿胪寺序班孙忠为官多年,一向勤勉尽心、恪己奉公,今升为中军都督佥事。孙忠之妻董夫人为人慎肃恭谨贤名远播,册封为嘉义夫人,并赐玉牌以后可随时从西宫门入宫探视贵妃。”

“是!奴才记下了!”经过东征伴驾,朱瞻基对举止文雅、应对得体的范弘很是喜欢,又知道他喜欢读书,熟悉经史典籍,长于文墨,所以特意升他为司礼监,让他负责草拟奏章,传宣谕旨。

“另外去传旨的时候再带上一句话,就说长乐宫宫女紫烟忠心护主,又与皇贵妃自幼情同姐妹,自今日起领县主俸禄,朕特命太医院每日前去问诊,待她伤好之后,将她赐给孙府长孙孙继宗为妾,到时候朕与贵妃自当另有重赏!”朱瞻基斟酌再三只能如此决定,孙家此时接收了紫烟,不仅是为若微去了一块心病,也让朱瞻基心存感激。只是如此一来孙家自会招惹母后不快,所以他才特意颁了恩旨,不仅是为了提高若微娘家的地位,更是为了让宫内外都知道,皇上虽然不会为了贵妃与母后相争,但皇上也绝不会让贵妃白白受了委屈。

“是!”范弘频频点头:“奴才都记下了!”

朱瞻基又对阮浪说道:“如今金英与范弘、王谨都跟在朕的身边,也算出头了。你们四人一同入宫,既是同乡又是同族,自然是想着有福同享。金英也多次在朕面前为你说过话,今日朕就命你为这长乐宫管事,同时把这长乐宫里的安危荣宠也交到你手上,你可敢当?”

阮浪郑重答道:“奴才也不知能不能当得起,只是奴才明白,从今日起这长乐宫里的一草一木都与奴才的命共存。”

朱瞻基点了点头:“去吧,下去吧。”

“是!”

当所有的人都退下的时候,朱瞻基半倚在床头,将若微的身子揽在怀中,用自己的下颌轻轻蹭的她的脸低语着:“你想要的,朕都会给你。只是你要答应朕,一定要好好的,活得长长久久的。”

“有多长?”她的声音柔柔的,仿佛从遥远的天际边传来飘渺得听不真切。

“比朕长就好!”他说。

“瞻基”!她探起头眉心紧蹙一双眼睛紧紧凝视着他。

他笑了:“是心里话,你一定要活的比朕长才好,否则这心被凌迟的滋味,朕是熬不住的!”

晶莹的泪水从她的美目中流淌下来,她想忍可是怎么也忍不住,他伸手为她轻轻拭去泪水,伏在她耳边低语着:“从来就不想看你哭,可是却总让你哭,朕真是没用!”

“瞻基!”她止了泪,在一片晶莹的泪水中漾着清如莲花的笑容,“我想要个儿子。”

“好”!他把她紧紧搂在怀中,用手轻抚着她的秀发,“朕说过,朕的嫡长子一定是若微帮朕生的。如今朕再加上一句,朕的皇太子一定若微生的。否则朕宁肯绝嗣。”

“瞻基!”她又哭了,不知是委屈还是欣慰,有的时候有情比无情更让人害怕,因为你会惶恐总有一天将难以承情。

第三十二章 素练风霜起

得胜而归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命人在西华门外修筑了一座囚室,将朱高煦父子关押在里面,还特意为这座囚室起了个具有讽刺意义的名字:逍遥城。从此,被废为庶人的原汉王朱高煦,始终带着木制的镣铐,在这座“逍遥城”中度过囚徒生活。

伙同朱高煦谋反夺位的王斌、朱恒、盛坚等人,经审讯后被朝廷处死;那些与朱高煦相约起兵接应、或是献城相助的卫所军官们,如济南都指挥使靳荣、天津卫镇守都督佥事孙胜、山西都指挥张杰、杨云等人也先后被一一查出,相继被杀者达六百余人。因放走或是隐藏罪犯而被判刑或是戍边者,计有一千五百余人,被送往边地编为当地土民的达七八百人。

这些人当中唯独少了朱高煦的侧妃李秋棠,念她一介女流,朱瞻基也未放在心上,不想却给自己和大明留下隐患。

转眼到了宣德二年春天,紫禁城中红墙黄瓦映在春日的暖阳下更显得流光溢彩华美高贵,微波轻漾的太液池畔繁花碧草间,一个个正值花期的女子穿着锦衣绣裙缓缓走在宫中小径上,风度翩然绚丽照人,这些就是刚刚从民间选入皇宫的淑女。

乾清宫内朱瞻基正在与内阁学士杨荣等人议事,只见太监金英在门口一晃,似乎是有事情要入内回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