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7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皇帝发话,似乎是要听的。

村长左右看了看,这才敢落了半个屁股在凳子上。

老人满脸紧张的低声说道:“草民们吃的东西,哪里还入了陛下的嘴。”

朱元璋一挥手:“咱当年都是要和村口的狗抢食吃,大伙家中的吃食如何吃的不得?”

这话也是没法接的。

大明朝谁人不知道,自家如今这位皇帝老爷子,当年过的是何等艰苦的日子。

朱元璋这时候看向外头的大雪,转口道:“今年庄子上收成如何?”

老村长立马回话:“得陛下的庇佑,庄子上今年是个大丰收的年景,缴了内府收走的,家家户户都满仓的粮食呢。”

听到家家都有余粮,朱元璋这才放下心来。

若是连京畿之地皇庄里的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他实在不敢想大明朝其他地方的百姓过的会是什么日子。

想到这里是劳山皇庄。

朱元璋叹息一声道:“咱们庄子好啊!都是好儿郎!前一次咱听到咱们庄子五位好儿郎遭了贼人之手,咱痛心疾首,都是我大明的好儿郎。时候虽然咱家乖孙亲自来赏赐抚恤,可咱总是觉得对不住大伙,若是咱家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大伙尽管说,咱改。”

咱改!

亘古以来,又有哪位皇帝,会对自己的子民说出,若是觉得这位皇帝做的不好的,只管说,皇帝去改。

朱允熥目光闪动着,心中一阵感慨。

大抵,除了眼前这位,也只有后来的那位是真正关心他们的人民。

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

“朝廷赏的已经很多了,他们五家都得了官府的应允,抚恤给的足,没有短缺,大伙心里都念着陛下的好,知晓这都是因为陛下。”

老人大概是心中也有些感慨,挥手指向门外。

那里是两名上一回夜里,朱允熥带兵追捕足利梅蝶时,护在老村长身前的两个少年郎。

这会儿,两个小子躲在门外面,脑袋不时转向屋子里,目光好奇的看着自家的皇帝老爷子,到底是长得什么样子。

和隔壁庄子的老大爷也没什么区别嘛。

两人目光对视一眼,心里不由的念道着,觉得自家的皇帝老爷子似乎很是平易近人。

可随着老村长挥手指过来,引得皇帝老爷子也看了过来。

两个小子心中顿时没来由的慌张起来,赶忙是将脑袋缩回到外面。

老村长已经是絮絮叨叨的说着:“这两个小子还说,等再长大些,也要投身咱们大明卫所,为陛下,守好咱们大明。”

这时候还是严格执行户籍制度的。

但若是普通人想要投身军伍,却并不禁止。

朱元璋听着老村长的介绍,发出笑吟吟的笑声,也是挥手一直自家乖孙。

“这小子,开过年后就要督办新军之事,回头让他们两找这小子,先在军中操练上几年,待回头去阵上,好好的为咱大明杀敌!”

老村长脸上顿时一喜。

这可是皇帝老爷子亲口说的承诺啊,那可是价比万金的事情!

老村长当即冲着外面喊了一声:“还不赶紧进来叩谢陛下圣恩眷顾!”

俩小子早就听到皇帝老爷子的话了,心里也早就乐开了花,一听到老村长的召唤,赶忙是窜了进来,跪在地上谢恩。

朱元璋笑吟吟的挥挥手,便与老村长攀谈起来。

不知不觉,便聊到了诸如应该怎么种田这些事情上去。

朱允熥瞧了瞧外头的雪似乎并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眼神示意两个丫头,他则是趁着老爷子正与老村长聊到兴头上,抱着已经被烤的迷迷糊糊的小二十三叔到了一旁。

不敢让刚还在烤火的小二十三叔立马跑到外面去。

“动一动,搓搓手脚,拍拍身子,等下带你们出去堆雪人,再叫雨田过来接雪球。”

汤鹊清温柔的看着男人,上前帮还迷迷糊糊昏昏欲睡的小二十三叔活动筋骨。

沐彩云则是神采奕奕,对于她这个从小就在云南长大,如今都没有见过雪的人来说,应天城这场大雪,可谓是人生头回见。

倒是可惜了大哥,自从皇帝老爷子点头允了自己留在东宫,待回头以侧妃的身份嫁给皇太孙,便带着老爷子赏赐给西平侯府的年节礼,匆匆赶回云南,未曾有机会见一见应天的雪。

现场,只有伺候在一旁的小太监雨田,满脸的苦涩。

合着殿下带着人堆雪人,打雪仗,扔雪球,只有自己是受伤害,接雪球的那个人。

自己是用手接,还是脸接?

少顷,屋外院子里便传来一阵热闹的欢呼声。

直到朱元璋在劳山皇庄用庄子上本不会有的午饭后,见着外头风雪变小,方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和老村长的唠嗑。

“那老货竟然觉得咱不会种田,当真可恶!”

离了劳山皇庄,朱元璋双手叉腰站在官道上,看着远处被冰雪覆盖的皇庄,义愤填膺的嚷嚷着。

朱允熥在一旁作陪低声道:“老人家都是倔的……”

朱元璋唰的一回头,目光不满的幽幽道:“你小子是觉得咱也是倔的?”

“……”朱允熥顿时哑然,苦笑道:“孙儿可没有说您。”

朱元璋却很是不爽,嘀咕着:“临走前,那老汉儿还要与咱打赌,说是皇庄明年的收成会更好,咱不服,和他赌了。”

朱允熥立马愣住。

这赌自己刚刚怎么没瞧见。

他赶忙追问道:“您和他赌什么了?”

问完之后,朱允熥悄悄的扫向皇庄外面,被白雪盖住的那好几个土窑。

一旁的孙成也是面露尴尬。

这事皇帝老爷子并不知晓。

朱元璋却是信心满满道:“咱也就和那老汉儿打赌,若是他赢了,咱就免了劳山皇庄五年的田赋。若是咱赢了,他来年每旬都要替咱去江里头捞白条送进宫里清蒸。”

说完之后,朱元璋仰起头,似乎已经在想江里头的白条会不会被捞干净了。

朱允熥无奈得苦笑着,缩着脑袋小心翼翼的嘀咕道:“您老算是输定了……”

“嗯?”朱元璋眉头一凝,露出狐疑。

朱允熥干笑两声,搀扶着老爷子就往停在官道旁的马车上走去:“您老且容孙儿卖个关子,等来年夏收,劳山皇庄必定是个更大的丰收年。”

啪!

朱元璋的手掌拍在了马车上,听到明年会有个更大的丰收年,哪里还顾得上躲进马车里回城。

他紧锁眉头的盯着朱允熥:“你小子快说,是不是背后又在捣鼓什么,咱是不是算是着了你小子的道?”

朱允熥嘿嘿一笑,好似哄小孩一样的托着老爷子让马车上送,又将一旁的小二十三叔朱桱夹在胳膊下面,丢到马车上。

他轻声开口:“您老就准备下旨免了劳山皇庄五年的田赋吧。”

将一老一少给哄进马车里后,朱允熥这才下令回城。

……

“你小子到底是在劳山皇庄那里做了什么?”

洪武二十四年腊月二十二,小年前一天,中极殿内,朱元璋双手靠着火,侧着脸皱眉看向正在批阅奏章的朱允熥。

汤鹊清和沐彩云两个丫头,这几日也都在这边伺候着。

太子朱标目下没了太阳晒,只能是腿上裹着羊皮毯子,手中拿着书卷翻阅。

朱允熥批完了一本奏章,对老爷子如此执着这件事情好几日,只得是笑着开口:“还不知效果如何,您老总得等孙儿验证了效果,到时候来领赏。若是不成,孙儿也不至于丢面子……”

“你小子毛都没长齐,哪来的面子!”朱元璋懊恼的呵斥了一声,随后目光一挑,看向站在一旁的两个丫头。

自己这中极殿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就觉得有些空荡荡的呀。

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他幽幽道:“再过几日,乖孙就又要年长一岁了。”

朱允熥应了一句:“再大,孙儿都是您的孙儿,都是父亲的孩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