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276)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有了欲望,很多时候办起事情来,就有了圆滑变通的借口。

一切都是为了欲望。

所以今日在詹徽这个主持吏部多年的老倌儿提醒下,朱允熥清醒了过来。

如今掌握理学的那些人只是希望通过理学来掌握权力,如果换一个法子能让他们与权力共舞,在没有生死存亡的干系下,他们会自己为自己找一个最完美的借口,来掩饰他们的虚伪。

就如今天自己所说的,不论心学理学,朝廷只取才,不论出身。

革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来就没有一就而成的大好事。

一座惠而不实的牌坊换来狮子山上那几个老匹夫自缢而亡可能会引发的恶劣舆情,是一件很划算的交易。

用原本就准备重开的会试,来换取今日到了狮子山上的那些理学子弟的偃旗息鼓,同样是一桩好买卖。

只是重开的会试,要考什么,却再也由不得那些人说了算。

草草的将今日的事情复盘后,朱允熥也已经是从西安门进了皇城。

孙成架着马低声道:“三爷,蒋指挥使派人询问,会试舞弊案涉案人员当如何处置,涉案之人其族又当如何处置?”

“孤请示陛下之后再行定论,涉案之人家族,谕令锦衣卫暗中监视,等候谕令。”

朱允熥淡淡的回了句,众人也就驾马到了西华门外。

再往里,就不能骑马了。

属于皇宫范围。

下了马,进了西华门,朱允熥也不用问人,直奔大本堂而去。

这些日子,老爷子似乎真的是教书教上瘾了,整日里带着太子待在大本堂里。

可老爷子又是能教书的人吗?

答案是明显的,所以整日里也不过是考校些功课,出些题让那帮如今不曾成年及冠,只能留在宫中的小皇子们徒增一份功课。

朱允熥的那些不曾离京就藩的叔叔们苦不堪言,授课的包括方孝孺在内的先生们也是有苦难言。

原本就是被强拉过来的朱标,亦是平白多了一桩事情。

凡是老爷子出的题,弟弟们做好之后,都是要他去评阅的。

所有人。唯有老爷子自得其乐,甚至是真的要丢下皇帝位,专心待在大本堂里教书了。

朱允熥急匆匆的赶到大本堂的时候,刚好是正午的时候。

刚一进大本堂的院子,就看到老爹杵着拐杖站在阳光下。

老爷子脸色有些难堪的环抱着双臂,抬着头,站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朱允熥顿时生出疑惑,好奇的在院子里扫了一圈。

就看到一旁正放着一条长凳,二十三叔朱桱正龇牙咧嘴的趴在上面,不断的喊叫着。

另有两名手持火杖的禁军官兵,已经是开始往手心吐着唾沫。

若非有两名阉人死死的扣着朱桱,恐怕这位小皇子已经是要跳脱的逃走了。

这又是闹得哪一出?

朱允熥心生疑惑,就看到一旁的课堂门口,一颗颗脑袋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朱允熥赶忙上前:“孙儿拜见爷爷,拜见父亲。”

朱标点点头,对朱允熥朝着老爷子的使了一个眼色。

朱允熥立马走到老爷子面前:“爷爷,您这是要作甚?可是二十三叔又做错了甚事?”

朱元璋瞥了大孙子一眼,而后冷哼一声,看着还不曾开始行刑的两名禁军官兵,当即冷喝一声:“还不开打!”

朱桱嘴里顿时发出一声惊呼。

然后就看向了这边:“允熥!快求求父皇,我再也不乱说话了。”

“哎呀……你们真的打我啊……”

“啊啊……”

“啊……”

才开了口要朱允熥求情的朱桱,屁股上已经结结实实的挨了两棍子,且不曾停下来。

朱允熥看得是胆战心惊,只不过又见那两名禁军官兵虽然挥舞着火杖虎虎生风的样子,等落到小二十三叔屁股上却又不曾落实,大抵无过是肉挨些打,伤不到筋骨,便消去了要求情的心思。

转头看向老爷子,低声道:“爷爷,二十三叔今日说了什么话惹怒您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从袖中掏出一本奏章递到了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迟疑的接过奏章,翻开一看,脸色却是变得古怪了起来。

“安南和寮人犯边?”

“伤我明人数百?”

朱允熥看完奏章之后,抬头看向老爷子:“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朱元璋瞪了大孙子一眼:“这上面不是写了,广西道、云南道秋收的时候,安南和寮人犯边劫掠。”

朱允熥立马沉声道:“安南死罪!寮人死罪!胆敢犯我大明!”

朱元璋哼哼着,也不知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朱允熥却是目光一转:“只是南边生了事,又和二十三叔有什么干系?”

朱元璋却是低喝一声,然后怒指已经挨了十板子,正死一样趴在凳子上装死的朱桱:“竖子!”

“这个竖子,小小年纪,却好似莽夫也!”

“竖子啊!”

朱允熥眨眨眼,更是满头雾水。

还好,朱标这时候走了过来,为儿子开始解释起来:“奏章送来的时候正好下课,小二十三凑巧过来,看到之后便扬言,我大明绝不能忍受此等屈辱。”

这话没毛病啊。

朱允熥正要点头,表示认同小二十三叔的话时,却是猛然止住了自己的动作,而后迟疑的看向老爹:“二十三叔还说什么了?”

光说那番话,还不至于让挨板子。

朱标无奈的苦笑道:“那小子口口声声,要领兵南疆,将安南和寮人都给杀光,这样就没人能欺负大明人了。”

朱元璋又是冷哼一声:“竖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杀性,动辄灭国,等他再长大些,还不知能做出何等事情来!”

朱标更是帮腔道:“大明的威严不能有失,但灭国上下不留一人的事情,也不能做。”

听到这里,朱允熥总算是明白了。

不由看向那头还趴在凳子上的朱桱。

活该被老爷子打板子。

人口就是生产力,全给杀掉那就是纯纯的浪费!

朱允熥只得是笑笑道:“不过,二十三叔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血性,想来往后成年就藩,定也是位如四叔那样的统兵大将军,为我大明镇守边疆长治久安。”

朱元璋脸色阴沉,不置可否。

朱标见二十三在装死,便无奈的笑着,让人将这小东西给送回东宫去。

看这样子,今天下午的功课,大概也是不会听的,还不如送回去少些闹腾。

而这时候,朱元璋却是幽幽道:“听说,今天狮子山那边出了人命,还险些闹出乱子来?”

说完以后朱元璋向着一旁招招手。

候在前面的孙狗儿便立马带着人搬来了三把椅子。

朱允熥谢恩坐下,拱手道:“回爷爷,事情都处理好了,不曾有问题生出。”

“哦?”朱元璋瞧了眼朱允熥,又看向一旁的太子,而后说道:“你且说说,事情都怎么办下的。”

朱允熥立马挺直腰板:“几位因劝学劝善而自缢的老先生,孙儿下令朝廷褒奖,有部司前往几位故土督造功德牌坊。”

朱标满意的点着头。

朱元璋也满意的点起头:“安抚地方情绪,不至事件闹大。做的不错,你且继续说。”

朱允熥又道:“孙儿又当众承诺,朝廷会重开会试,朝廷取材不论出身。”

朱元璋明显愣了一下,而后缓缓站起身,拍拍朱允熥的肩膀。

“这一科的会试名录,咱看了,合共取了六百余人,南方便有五百多人入榜,这不合理,这不是咱希望看到的。”

若非如今让大孙子住持朝政,自己现在已经开始杀人了!

朱元璋目光幽幽,隐隐有杀气冒出。

朱允熥当即说道:“所以,孙儿目下过来,是希望能请示一下爷爷,今科会试舞弊案这桩案子,孙儿的尺度应该怎么拿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