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423)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朱允熥默默的抬头看了眼老爷子,然后小声道:“孙儿预备,今冬要动用不下十万京军……”

“朱允熥!”

一听到还要动用十万京军,朱标蹭一下就站了起来,刚刚放到炉子上的四枚橘子,应声圆滚滚的掉在地上,咕噜咕噜的滚出去老远。

朱元璋轻咳一声,看了眼太子,伸手压了压:“我家起于百姓之中,百姓受灾,我家责无旁贷。天子万金,乃百姓供养之。百姓危,天子何安?”

朱标张张嘴:“父皇!”

“做吧。”朱元璋直接不给太子接着往下说的机会,低头看向朱允熥:“我家以仁待百姓,京师便是无一兵一卒,自会有满城百姓护我家安危。”

朱允熥此刻有些动容。

动用京军,甚至是在预计之中,京军大半都要被调动离京,老爷子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和迟疑。

朱允熥挪了下身子,跪在了老爷子面前,五体投地沉声道:“爷爷圣明,孙儿代江南百姓谢恩。”

朱元璋哼哼两声,探身出手,便将朱允熥手中的另一枚烤橘子给取了过来。

靠在软榻上,朱元璋剥着这枚只残存了些许热量的烤橘子,幽幽道:“说完了国事,家事是不是也该说一说了?”

朱允熥赶忙悄悄的低着头,身子小心翼翼的向后挪动着,想要悄无声息的离开。

“爷爷只是老了,却没有瞎。”朱元璋冷哼一声,伸手就将刚刚剥下的橘子皮扔向朱允熥:“都已经快三个月了,你太孙府里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朱允熥满脸堆笑,捡着散落在地上的橘子皮,还要对老爷子解释道:“爷爷,这事也不是说有就有的。圣人也说过,少年人戒之在色。您总不能让孙儿自此就沉溺于色,荒废朝政国事吧。”

朱元璋一瞪眼,伸手抹了下嘴巴。

哗啦啦的。

一大团的橘子籽便被朱元璋给扔向朱允熥。

然后,就见朱元璋满脸的嫌弃:“便是这橘子,都比你顶用。滚吧!”

朱允熥笑着脸不停的点着头。

还好今天不是吃石榴,不然老爷子恐怕是要给自己挤兑的当不成人了。

手脚麻溜的从乾清宫逃了出来,朱允熥接过田麦送上来的外氅披在身上,抬头瞧着灰蒙蒙的天空。

“回太孙府。”

田麦嗯了声,然后说道:“西华门到西安门那段堵了,宫里头还在清理。回府还是要从午门出去的。”

这就要兜老大一个圈子。

朱允熥不禁啐了一口:“贼老天!”

倒是说的很小声,免得别旁人给听了去。

随后,主仆两人也不再多言,闷着头将往宫外离去。

等朱允熥和田麦一路走出端门,正往承天门出宫,忽的就是眼前闪过一团如熊的黑影。

而后只觉得双脚离地,整个人都被拖向一侧。

“殿下!”

朱允熥的耳边,传来了田麦的呼喊声。

而后,就是一道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传入耳中。

“好侄儿!你就行行好,让叔叔回西安吧!”

“叔叔我想回家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背锅侠的预言

给自己穿的如同狗熊一样的大明秦王朱樉,满脸哭丧的将朱允熥从承天门和端门之间的甬道拖到了东边的太庙区域。

原本还准备护驾的田麦,紧随而来,看见了‘歹人’真容后,面露无奈,侧过身仰起头看天。

朱允熥也是看清了老二叔的模样,无可奈何的用了个巧劲从对方的束缚中挣脱开来。

揉了揉酸痛的手臂,朱允熥苦笑的看向朱樉。

天知道朱樉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这么一身熊皮,通体毛发黝黑,不曾掺杂一根杂毛。毛发更是油光顺滑,随着阵阵寒风微微摇曳着,一片片的雪花轻飘飘的落下,便扎在了根根熊皮毛发上。

“二叔,你怎么还在京中。”

朱允熥面露狐疑,老二叔的事情他最近都没有关注,上次还是回京的时候,知道他被老爷子叫回来的。

只是这么长时间了,竟然也不曾离京继续办差,倒是和前两年有些不太一样。

朱樉轻咳了两声,也不说话,就拉住朱允熥要往前走。

朱允熥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嘴角微微一扬:“二叔你不会还被爷爷罚跪太庙吧?”

被人给当面揭短,朱樉也走不下去了。停下脚步,松开手,脸上无比的幽怨:“还不是因为你!”

朱允熥立马向后退了好几步,脸上露出好似是闻所未闻的震惊表情,不停的摇头摆手:“二叔,话可不敢这么说的啊!

侄儿今年才回京不久,便忙着种红薯、蒸汽机等事,后来又在做水泥路,前段时间才忙完了大婚的事情。

您看看,本想为咱们老朱家多多的添子添孙,这又天降大雪,侄儿今天一睁眼就开始忙着这件事情了。”

说完之后,朱允熥微微侧目看着朱樉。那眼神就好似是在说:你看,我是大忙人,忙到生娃都没有时间,怎么可能坑你?

朱樉却是恨得牙痒痒,一阵的挠头抓腮,狠狠的用熊掌跺着雪地:“无耻!本王就没有见过如此无耻之人!”

说完之后,朱樉便满脸悲愤,挥手指向朱允熥:“二叔我再不回西安,你婶子都要跟别人跑了!”

“那二叔岂不是就有机会换个更年轻好看的王妃了?”

朱允熥撇撇嘴,小声的嘀咕着。

朱樉立马瞪眼:“你在说什么!”

“侄儿说,婶婶对二叔那是情比金坚,日月可鉴,绝不可能负了二叔你的。”朱允熥赶忙高声解释了一句。

却不想又被朱樉给一把抓住,就要往太庙里面拉。

雪地上很快就出现了两条深深的痕迹。

朱允熥无可奈何,高呼道:“我跟你走,二叔你先放开我再说!”

朱樉回头看了一眼,见这个早在浙江道的时候就被自己给划为狡诈之徒的大侄子,确实是没有想要逃走的念头,这才松开了手。

朱允熥长出一口气,见老二叔正目光幽幽的盯着自己,似乎自己只要有想跑的举动,就会立马继续对自己下手,无奈的笑着摇摇头,径直往太庙走去。

尽管世人皆知的事情是老爷子历来崇尚节俭,更是以身作则的保持着朴素的精神。可他在宗社祭祀这件事情上,却是格外的重视和高规格的对待。

午门和承天门这一段路的两侧,偌大的一片有着半座皇宫面积的区域,仅仅只有太庙和社稷坛两个建筑群。

东为太庙,如今供奉着大明朝的四代列祖列宗。皇高祖、皇曾祖、皇祖、皇考。

可以说大明的皇家营造,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

从太庙正门进入,就能看到被前殿挡住,坐落在后面三重丹陛上的大殿。

自进了太庙之后,朱樉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神情更加的舒缓,仪态也更加的自然。

就好似……

就好似是回家了一样。

“放开点,这里没什么人,就当是在你的太孙府一样。”

朱樉爽朗的笑着,带着朱允熥就穿过前殿,到了大殿前的广场上。

朱允熥瞧了瞧四周,一眼就能看到大殿廊下左右各有数十名手持大戟的禁军官兵,即便此刻风雪如注,这些人依旧是挺如松柏一样的守护着这座太庙。

朱樉回头看了眼朱允熥,哼哼两声:“他们都是瞎子,你不用管他们,这边来。”

说着话,朱樉就带着朱允熥往太庙大殿东侧的一排殿宇过去。

咯吱。

门枢似乎有些日子没有上油了,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已经到屋子里,就是铺面的热气袭人。

朱樉笑吟吟的关上门,将外头的风雪给挡下,而后回身脱了那身熊皮,径直就走到了放在屋子正中的炭炉前。

哐当哐当的一声动静。

朱樉已经是就着炭炉,煮起了八宝茶,烤起了橘子、干枣、花生、豆子之类的小吃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