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424)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等到他盘腿坐在炭炉旁厚实的软垫上,抬头看着还在打量着四周的朱允熥,连忙招手开口:“大侄子啊,过来坐吧。”

朱允熥又瞟了两眼,这才应声盘腿坐下,脸上含笑的看着已经开始自顾自喝着茶、嚼着吃食的朱樉。

“二叔不是被爷爷罚在列祖神位前思过吗?”

朱樉抬头白了朱允熥一眼,将手中没吃完的烤物丢到桌子上,拍着手又翻了翻白眼:“合着你就记得你二叔我天天被老爷子罚了?我就不能是没有合适的地方,所以才住在这里的吗?”

朱允熥笑着点点头,淡淡的注视着这位算起来今年应该已经在太庙住了有三四个月的大明秦王殿下。

见到老二叔已经为自己倒好了八宝茶。

朱允熥便默不作声的将茶杯抱在双手里,小口的品尝了一下,甘甜芳香之中还夹带着蜂蜜。

朱允熥不由抖抖眉头,心想老二叔这八宝茶倒是煮的不错。

随后,他便一手握着茶杯,一手捡着炉子上已经烤好的吃食细细的咀嚼着。

朱樉眨了眨眼,眉头无声的皱起,放在桌子下面的手,悄悄的搓着大腿。

可朱允熥就是不开口。

不是在喝茶就是在吃烤好的东西,全然是当做在进膳了。

朱樉不禁就急了起来,脸上却露出比花儿还要灿烂的笑容:“大侄子啊,二叔这手艺如何?”

朱允熥正在吃着烤好的花生,很香,配上八宝茶就更香了。

他不由点点头:“二叔好手艺。”

朱樉眉头都快要被夹断了,这厮回的也太敷衍了吧!

心下一急,朱樉便笑吟吟的开口道:“你看,你婶子往年就最喜欢吃二叔做的这些东西了,你婶子现在都两三年没有吃到过了!”

朱允熥捏碎一个花生壳,挑出里面长得饱满肥硕的四枚花生送入嘴里,歪着头看向老二叔,嘴角微微一笑:“二叔,我听人说婶婶这两年在西安将养的很好。倒是邓氏婶子,经常来信应天询问炳哥儿,二叔和炳哥儿何时才能回西安。”

说完之后,朱允熥便淡淡的看了朱樉一眼。

可就是这么个眼神,却让朱樉老脸一红,目光也移向了别处。

朱允熥无声的呵呵了两下,继续喝着茶吃着烤好的食物。

朝廷上下谁不知道,自家这位老二叔,那是宠爱侧妃邓氏无以复加,对亲王妃王氏却格外疏远,甚至是移居别处,每日以蔽器送饭与食。

朱樉眼看自己被戳穿,便胡乱的摇着头摆着手:“我说的就是邓氏,她……她也是你婶子!”

朱允熥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低头将茶杯里最后一点茶水和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吃进肚子里,然后拍拍手,双手又在大腿两侧擦了一下。

最后,朱允熥才长呼一口气,看向坐在自己面前的朱樉:“二叔,侄儿知晓你现在担着六道改田税使的差事很是辛苦。可这是国策,是爷爷亲自点头确定的大明国策。

侄儿也明白,二叔是知道这些道理的,此等干系大明社稷的事情必须要有我朱家宗室亲自督办才行。

所以,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让二叔这么不愿意继续办这件事,甚至是在咱们家的列祖列宗这里躲了三四个月。”

说完之后,朱允熥目光闪烁的轻叹一声。

身为大明朝的宗室亲王,尤其是伴随着大明的创立一起成长的前几位亲王,无视他们的个人人品和秉性,没有一个人是烂怂货。

就像现在,老二叔明明心里有一百种理由不愿意继续干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差事。也别看他现在这般像是鬼哭狼嚎,在自己面前无理取闹的想要卸下差事。

可老二叔到了老爷子面前,只会比谁都乖顺,也绝对不会提半句撂挑子不想干的话。

朱樉明显的愣了一下。

他能想到话总是要有说开的时候,可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说出刚刚那些内容。

只是简单的思索了一下,朱樉便长叹一声:“熥哥儿,事情难啊!既然你都这样说了,二叔也就不再遮掩。”

朱樉挺了挺腰背,轻咳两声,随后郑重道:“二叔不怕做这些事情会背上什么骂名,咱们当初在浙江道,杀了半座浙江道,你见到二叔眉头有眨一下吗?

没有!

你二叔就不怕背什么骂名!二叔是不敢了啊!二叔担着这些事也有两年了吧,要说咱们大明朝谁最清楚这田赋改制一事,除了二叔我,没人敢说更懂。

就是因为这个,二叔才不敢继续干了,也怕继续干下去。”

朱允熥一直安静的注视着用了真情实意来陈说这些事情的朱樉,老二叔没有说假话,他说的都是心里的话。

不由的,朱允熥眉头便紧皱起来。

老二叔说的没有错,整个大明朝现在就没有谁能比他更清楚田赋改制一事。

“所以,二叔你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敢,怕继续干下去?”

“他们太不正常了!”朱樉直接急声开口,而后本盘坐在垫子上的他,也几乎是快要挺了起来:“洪武二十四年冬至洪武二十五年春夏,咱们是在浙江道推行国策。

随后洪武二十五年冬开始,我就一力担起了六道田赋改制事,到洪武二十六年,你和常升领兵南下,二叔我独自一人推行国策。乃至今岁洪武二十七年。

一开始,地方上偶有抵抗,不从国策者。可是后来呢?后来所有人都好似是心甘情愿的,只要我们的人去了,就会乖乖的将田产数目账册拿出来。

事情太顺了啊!熥哥儿,我就没有见过此等干系社稷的事情,能办的这么顺畅!”

说到这里,朱樉忽的浑身一颤。

就好似是受到了什么惊讶一样。

然后在朱允熥的注视下,就见原本还神色平静的朱樉,忽的就好似是见了鬼一样,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而朱樉也在更加急促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在准备着什么?他们是要推翻我朱家的大明吗?熥哥儿!熥哥儿!你说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一阵的念叨之后,朱樉开始剧烈的喘着粗气,原本刚被炭火烘的红润的脸也在眨眼间就是一片煞白。

“二叔!二叔!”

朱允熥接连呼唤了好几声,甚至是起身伸手,按在朱樉的手臂上。

朱樉的神色终于是渐渐平复下来,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目光定定的看着眼前安抚自己的朱允熥。

“允熥!你听二叔一句劝,这件事情不能这么急的办下去。”

“二叔真的怕,要是继续办下去,天下到底会生出什么事情来。”

朱允熥幽幽一叹:“二叔,自古革新无有不流血。我正在等着,等着他们跳出来,应天十万禁军,二十万京军,早已整戈待发,磨刀霍霍。

我在等着他们露头,好以雷霆之势,一扫乾坤,给我大明好生的打理干净,才好安安稳稳的走向我大明的盛世。”

朱樉一只手不停的在大腿的搓着,目光凝重:“允熥,你要用兵,二叔定做你的开路先锋!可是,你不知道他们到底躲藏在哪里,他们有多少人。你更不知道,这些人现在已经串联了多少。

乡野之间,古有郡望,今有士绅,百姓皆以他们为首。若是一地乱,尚可大兵镇压,可若是遍地烽火,我朱家难道是跟了龙王的姓了吗?

眼下不过是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他们或许会觉得只不过左右多出些钱粮。可他们定然还有数不尽的手段,能够将这份出项给平了。

可你已经在应天府推行粮长税吏改制,税署大行其道,就连他们最后的那点在地方上的权力也要夺了。”

朱樉站起了身,满脸忧虑:“我家这是要夺了他们所有的好处啊,不给他们留活路了啊。兔子被逼急了尚且会咬人,将他们给逼急了,我家当真要坐视天下处处起烽火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