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517)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如朕亲权,太孙允熥。

苍古的隶书,深刻于玉石之上,成一方之玺。

将玉玺放置在木盘上,手掌却是盖在玉玺之上。朱允熥轻咳一声,目视着一众起身重入公堂上的官员们。

“兹命陈留县县令裴本之,任官河南道布政使司左布政。”

“兹命户部考功清吏司主事高于光,任官河南道按察使司按察使。”

“兹命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德善,为黄河水务总督,督办黄河河道诸事。”

“命河南道布政使司、河南道按察使司,两司会议,推举河南道各司衙门官缺人选,报上名来,一应加盖玺宝。”

朱允熥平静的声音,在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公堂之上响起。

声音不大,在此刻却显得无比的嘹亮,绕梁三日不绝。

他完美的诠释了一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手掌玺宝,只言片语便封出去三位封疆大吏,一道主官。

公堂上,官员们尽皆沉默不言,只是呼吸声却显得有些沉重。

裴本之官居陈留八载,一朝方伯布政,依着这几日的事情,也算是情理之中。

而高于光这位吏部主事,转任河南道按察使,也同样是属于可以推断的。他常年主持吏部考功清吏司之事,自是知晓朝堂官府上下的弯弯绕绕,坐镇河南道按察使司衙门,也算是能镇住场子,好配合着裴本之处理河南道诸般事宜。

至于在场的其他人,则无不是心潮澎湃。

京官虽贵,却不如外放权大。

眼下河南道官场几近清空,自然有无数的位置等着他们这些人来填补。虽然如今不可能做有违朝堂律法的事情,但只要在河南道老老实实的干上几年,为皇太孙稳住了河南道,说不得届时再调回应天,也就能穿上大红袍,位列部堂。

没人能拒绝大红袍的诱惑!

裴本之、高于光两人脸上表情复杂,虽然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可却在今天一并到来,还是让他二人心中颇为复杂。

骤然起兴,掌一地权柄,所带来的冲击力,是难以与外人道也的。

两人当即上前一步,躬身抱拳。

“臣领命谢恩。”

随着两人的领命,朱允熥的这道委任令便算是成了。

在场所有的官员无不是向着裴本之和高于光两人的背影,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至于不在场的潘德善,众人心中也是稍稍的羡慕了一下,只不过很快便还是将注意放在了裴本之和高于光,这两位河南道新晋大佬的身上。

毕竟潘德善现在不在场不说,黄河水务总督这么个新兴的官职,谁也不知道前途如何。而更为重要的是,潘德善这个黄河水务总督的差事,也定然是将来不少年里,满朝野最苦最累的差事。

朱高炽却是默默的退后了一步,低着头充耳不闻。

他已经有预感,手拿老爷子刚刚送来的圣旨和玉玺的朱允熥,绝对会给自己平添无数早就计划好的麻烦事。

果不其然。

当朱高炽刚刚想到这一茬的时候。

朱允熥便已经是再次开口:“税署有司官员,即日起调集税吏,于锦衣卫并羽林卫、驻扎太康县京军抽调良家子,充入税署税吏职。

河南道两司,即日起清查河南道诸府县田亩之数,凡有阻碍蒙蔽朝廷,着锦衣卫有司并河南道按察使司衙门审查定罪,按律报由孤批文。

凡寺庙道观、士绅商贾人家,名下一应田亩,皆清查核实户头,要田对人,税对田。配合税署有司官员,厘清田亩,推行税吏粮长改制。

凡抗命不尊,皆由锦衣卫及各司衙门羁押问罪!”

朱允熥一口气将方才旨意到来前不久,才说过的话,又重申了一遍。

只不过这一次显得更有底气。

朱高炽无声默默的轻叹着。

最后这一番有关于河南道的安排,通篇涉及河南道全境,涉及河南道两司衙门,而自己却又要全程参与。

朱高炽双眼变得有些晶莹起来。

很是有些担心,自己到时候还能不能活着走出河南道。

还在暗自神伤的朱高炽,忽的人就往前窜了一下。

等到他反应过来后,便满目幽怨愤然的回头,看向刚刚躲在自己身后,推了自己一把的朱尚炳。

朱高炽轻咳一声,挥臂拱手:“臣领命。”

裴本之、高于光两人亦是领着身后的官员们齐声领命。

“两司衙门留下,余下的都自去处理事务吧。”

安排好河南道后续的事情,朱允熥便冲着官员们挥挥手。

等到那些还没有定下在河南道哪个衙门,任何等官职的官员们纷纷退下之后。

朱允熥这才轻叹一声,看向仅被留下的裴本之、高于光两人,以及朱高炽、朱尚炳,还有一旁无声候着的司礼监大太监吴良生。

“还是那句话,河南道想要推陈出新,必须要出重拳,以雷霆之势荡清一切邪祟。孤会在开封府坐镇,直到你们将河南道上下理清楚为止。”

要用人做事,做的还是干系整个河南道上上下下百万臣民的事情,朱允熥不得不给裴本之、高于光两人一个定心丸。

新任的河南道布政使裴本之,却是有些迟疑。

朱允熥淡淡的望了过来:“大川有何疑虑?”

大川是裴本之的字,这个时候如此喊,自然是为了让裴本之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

裴本之皱着眉头,望了一眼左右,如果说高于光作为此次随行官员,由礼部考功清吏司主事转升河南道按察使司按察使,是属于正常的操作。

那自己从一介七品县令,骤升成河南道正三品的左布政使,那便真真是属于滔天之幸,属于是祖坟冒青烟了的事情。

裴本之见众人仅仅只是露出一丝好奇。

这才放下心来,沉声道:“殿下革新河南道,抚慰黎民之心,臣深以为然。久病之躯,也会用猛药。兵家常有言,毕其功于一役。目下河南道也到了此等时候,再无温水而煮的时间了。

然,臣下以为,河南道若要行诸般革新之事,不可不防乡野之力。东湖庄之事,犹在眼前。开封府城乱民滋事,犹在眼前。

乡野宗族,方外僧道,何其多也。牵之与利,便如生杀父母之仇,累世不绝。

殿下行革新,当用军马兵甲,防备府县之下乡野生乱。宣百姓知晓朝堂善举仁政,备贼子歹人鼓动蒙蔽河南道百万黎民。”

一句话概括。

裴本之担心改组之后的河南道有司衙门,推行革新之事,会引起河南道地方大乱,需要提前预防。

高于光则是看了看坐在上方,那一道圣旨和玉玺,明晃晃摆在手边的皇太孙。

他轻声道:“殿下,是否该召见河南都司。”

朱允熥却摇了摇头:“防乱于地方,不急于一日。目下两司衙门,拿出官缺选任,务必要尽早清查河南道诸府县田亩实数。”

裴本之张张嘴,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

此刻皇太孙的回应,和他往日里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

明明是需要现在就开始着手防备的事情,偏生此刻的皇太孙就是视若无睹,亦或是说置之不理。

裴本之很有些不明白。

难道皇太孙就是希望河南道真正的乱起来?

可又要如何的乱,难道要河南道遍地乱民?

高于光目光幽幽的轻咳了一声,手臂在裴本之的眼前划过,而后拱手向前道:“臣等领命,今日便将河南道各司衙门官缺选任名录理出,交于殿下审阅。”

裴本之茫然了起来。

明明自己说的事情,高于光是清清楚楚的,可他却不再多说一句。

他是忘了自己现在已经是河南道的按察使了吗?

带着满头的雾水,裴本之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跟着高于光,将皇太孙给送出了布政使司衙门。

朱允熥带着现在还不用忙起来的小胖和小憨,出了布政使司衙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