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594)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他自谦不如古之贤臣,可那一番言辞,却已然有了几分古之贤臣的遗风。

只是,大明现在容不得半分的退步。

一声轻叹之后,朱允熥眼神变得冷冰如霜,眉宇夹着杀气,落地有声的质询道:“任亨泰,你也是在逼迫宫廷吗!”

跪在地上的任亨泰颤动了一下,他本以为自己能够说动皇太孙,只是眼下看来,似乎并没能劝阻太孙殿下要对朝臣们的惩治。

任亨泰茫然的抬起头,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身为大明臣子,食君之禄,该如何继续维护朝堂之上君臣和睦。

当今日流露真情的礼部尚书抬起头,望见的就是朱允熥愤怒的注视。

朱允熥冷呵一声:“百官不思为君分忧,无故罢朝,阻塞宫门,逼迫君父,是大明律哪一条定的!”

“臣……”

任亨泰嘴唇抖动着,却怎么也说不出话。

朱允熥猛的挥动衣袖,看向午门前逼宫的官员们:“尔等终日以国家肱股之臣自比,出口便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若孤记得不错,此乃太史公所作史记《商君列传》所载吧。那孤便要问问尔等,可知《韩非子·有度》有言: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说及此处,朱允熥低头俯视着任亨泰,其意不言自明。

任亨泰脸颊颤巍巍,如鲠在喉。

“今日尔等于此,或无大逆之罪,却有欺君之实。国家律法,岂容尔等践踏至此!”

朱允熥脸色阴沉,掷地有声,怒声连连。

跪在跟前的郁新,当即抬头,本欲开口,却是忽的闭上。

然而,朱允熥却已开口:“户部,是有什么想说的吗。孤还没有昏了头,不让你们说话。”

郁新心中一阵后悔,可已经被架到这里,只能开口道:“殿下,今日群臣于此,皆因京师流有谣言,朝廷欲要夺天下功名优待……”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翟善便已经是连连咳嗽了起来,侧目看向郁新,眼神里竟是震惊和诧异。

皇太孙殿下没有昏头,他郁新倒是真的昏了头。

郁新被翟善的咳嗽声打断,本是有些不满,脸色却在顷刻间变得煞白。

朱允熥眼底闪过一丝意外之喜,语气却是更加愤怒阴森:“大明朝的官员当真都是贤能之辈啊!一句谣言,便能做出逼迫君父的事情来。好啊!当真是好啊!”

他连连嘲讽,冷笑声响彻不断。

不等郁新解释。

朱允熥已经冷喝一声:“大明便是夺了天下功名优待,又如何?”

他的话锋一转,语气幽森,冷嘲反问一句。

随后,朱允熥挥手指向午门,指向午门后被微弱灯火笼罩着的三大殿:“国家优待天下士子二十八载,县学、府学、国子监,每岁钱粮不断,供养天下读书之辈。大明从无辜负天下功名之人,可天下功名之人,却多负于大明!”

完了。

任亨泰心中长叹一声,面露悲凉。

他长呼一声:“殿下!”

阻拦之意,明明白白。

然而,朱允熥却浑然不顾,视若无睹,挥手指北:“大明朝文官第一,世袭衍圣公,千年圣人世家,天下士林魁首,孔府一门,获大明荣养二十八载。今查,孔氏一族私祭前朝君主,往来信件于塞外。”

说到这里,朱允熥停顿了一下。

午门前,有哗然而起之声。

在孔家满门尚未被押入应天之外,没有人知道孔家到底是犯了什么事。

可现在,终于被朱允熥当众公开。

那可是通敌谋逆的大罪啊。

而于文官们不同的是,在场的那些禁军官兵以及锦衣卫官兵,脸色齐刷刷变得阴沉。

朱允熥这时才继续道:“这便是大明供养二十八载的士林魁首人家啊!这便是大明奉若上宾的耕读人家啊!”

孔家没救了。

一瞬间,所有人的心中都闪过了一丝念头。

可是,朱允熥的话并没有就此结束。

只见他一阵自嘲般的冷笑。

“原本,孤以为,朝堂内外,虽有奸佞,却不过撮尔。然而孤此番西巡赈济河南道,入目种种,皆为不堪。国家赐以优待,本意不至贫寒免去耕种之苦,却被尔等篡更。

河南道一地,投献之风盛行,百万亩田地,皆空于户部黄册之上。孔家一族百千人,夺兖州半府之地,累十万黎庶依附,供养一家。

天下一十四道,你们怕是占了十道!

天下亿兆百姓,你们轻易坐拥泰半!

国家优待功名,只为天下社稷,非为我一家。尔等多少人家,起于微末,兴于贫寒,一朝功名在身,便有高人一等之心,欺压黎庶,致使贫寒卖妻卖子,插标卖首。以天下黎庶为奴为仆,私尔等一家之贵。”

朱高炽上前一步,伸出手,已然是触碰到了朱允熥的衣袍。

正当他想要开口劝阻的时候。

朱允熥却是回首定定的看向了他。

朱高炽脸色一振,却见朱允熥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继而,他就见朱允熥已经是再次转过头。

“今日,孤便在这里,便在这皇城大内,午门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诉尔等。”

“我朱家大明,受天下黎庶拥戴,坐拥社稷,我家之下,众生平等,功名之辈无有高低于黎庶。”

“大明有学堂广厦千万,教化黎庶贫寒。自此,再无功名优待。”

一切都完了。

任亨泰不住的胆颤着,手脚一阵阵的冰凉,刺骨寒冷。

翟善直接双眼一翻,惨叫着向后,重重的倒在了地上。在他身边的茹瑺整个人都愣住了,双目眼神涣散,一片空白。

郁新和王儁两人满脸震惊。

谁也没有想到,谣言也会有成真的这一刻。

午门前,原本因为锦衣卫拿人而安分了的官员们,彻底的哗然了。

一片片的哀嚎声,凿穿了厚厚的宫墙,喧嚣着整座应天城。

哀嚎遍野。

入目处,人人状若疯癫。

“殿下!请殿下收回成命!”

“殿下此举,乃是致大明社稷于不顾。”

“此言一出,天下立时大乱,天下要大乱了!大明一十四道,顷刻间就是遍地烽火狼烟。”

“朝廷优待功名,乃是国策律法,殿下此举,可否经由陛下授意。”

“臣等死谏!此策不可行!”

“臣等誓死不从!”

午门前,无数的官员纷纷抬起头,高声的呼喊着。

任亨泰双手不断颤抖的抱在一起,双目一片血红,泪水不断的如雨落下。

“殿下啊!你是要叫天下大乱吗!”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明再无功名优待

中原政治格局在千年的岁月里是经过漫长的演变,始终在试图寻找到一种最佳的模式。

自夏禹建立夏朝,确定了家天下之后。

中原历经诸侯分封、门阀世家、九品中正,在世家共治的隋唐时期,科举取仕渐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政治场上,等度过五代十国那混乱的岁月之后,赵宋的建立,让科举彻底成为中原唯一的政治主脉。

士大夫集团秉持朝政,士绅集团掌握地方,才有了那句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可笑之言。

大明前承宋元,再造中原,重塑正统,科举制度也一并继承下来,虽然目下再无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言论承诺,可天底下的士绅读书之辈,却无不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午门前,朱允熥当着百官面前,公然宣称大明要取消天下读书之人,进身功名之后的一切优待。

哗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那些穷其一生中举入仕的官员,一片片的倒下。

无数的官员,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期望皇太孙能够收回那句刚刚说出口的话。

就连自诩为大明鹰犬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也变得迟疑了起来,望着那些变得疯癫的官员,一时间也不敢轻易下令,命人缉拿扣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