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6)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朱允熥抬头冲着朱元璋笑了笑:“孙儿这不是怕误了爷爷的国事嘛……”

朱元璋一瞪眼:“别以为咱看不出你肚子里那点心思,说吧,又想让爷爷做什么。可不许如上回那样,让咱给你写那劳什子的冰玉冻,好让你在外头赚钱。”

见老爷子又提起这茬,朱允熥尴尬发笑,伸手摸着自己的后脑勺。

在老爷子的注视下,爬到前面,离着老爷子更近一些。

然后才小声道:“爷爷,孙儿是觉着,若是让孙儿一人替您批阅奏章,难免会出错,倒不如叫些人,先给那些奏章分出个轻重缓急。

再写上他们的意见,孙儿就根据他们的意见,来看奏章,最后整理好了再交给您审阅。

如此,孙儿也不会出了差错,到时候白白增加朝政负担……”

说着,朱允熥缓缓抬头,心中紧张的看向老爷子。

眼前这位大明开国洪武皇帝,那可是立志要给子孙后代所有事情都办妥的人,要他将中枢皇帝权柄分出去一些。

哪怕只是于朝政做出参考意见,都很有可能让这位老爷子不乐意。

朱元璋果然是瞪了朱允熥一眼。

随后却是沉吟了起来,当真是在认真的思考着朱允熥给出的这个建议。

朱元璋不时的看向趴在自己面前的朱允熥。

自己这些年,替太子爷攒下了一套班子,都是自己亲自挑选出来的人。这几年太子爷用起来也愈发的娴熟,朝政多半都是太子爷替自己去办的。

如今眼前这小子,不经意间也被自己弄来观政参政了。

倒是也该替这小子,提前铺垫好往后的路子了。

只是……

要人来批阅奏章参考之事。

朱元璋一时间愈发沉吟起来,身为大明开国皇帝,他有那份自信,自己给出去的权力,随时都能收回来。

但给这小子挑选人手,却是要慎之又慎,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想了想,朱元璋看向脸上带着窃笑的朱允熥,不由一下子抬手拍在了他的脑袋上。

随后,朱元璋满脸愤愤的骂着:“你小子是不是都有人选给爷爷了?”

“嘿嘿……”朱允熥乐呵呵的笑着,点点头:“孙儿什么事都瞒不过爷爷您。也没有说就是选好了人,只是有那么几个人,孙儿倒是觉得不错。”

朱元璋弹弹衣袖,抬头低眼瞥着朱允熥:“你说吧,爷爷听听都是什么人,能入了你小子的眼。”

朱允熥瞅了一眼老爷子,仍是小声道:“翰林学士解缙……”

“户部清吏司主事夏原吉。”

“还有一个礼部的……礼部的给事中铁铉。”

说出自己心中刚刚算计好的三个人,朱允熥目光平静的注视着老爷子。

听到朱允熥给出的三个人名后,朱元璋明显的露出意外。

他呵呵道:“你要解缙那混小子,咱还能猜中。只是这夏原吉和铁铉,咱倒是不曾想到。”

朱允熥笑着解释道:“户部清吏司主事夏原吉,是孙儿今日先前去户部的时候结识的,往日倒也是耳闻他于经济一道颇有研究和见解。”

“至于那铁铉,如今倒是还不曾见过。只是知晓他性情刚决,聪明敏捷。读书之时,便熟通经史、成绩卓然。为人亦是刚正不阿,秉公处事,应当也算是能干之人。”

第一百章 朱标离京

解缙是有宰辅之才的,虽然远比夏原吉、铁铉小几岁,但只要往后多加打磨,磨平了性子,便是持国之臣。

夏原吉日后掌户部,是能让大明朝的金融体系,在连连南征北战下都不崩溃的人,而朱允熥自己要改革大明商税以及经济,就离不开有这样人去为自己办事。

至于铁铉……

朱允熥看中的是他对大明朝的忠诚,以及在领兵固守城池上的本事。往后若是可能,倒是可以去掌兵部事。

这三人,便是如今朱允熥的小心思,为自己提前积攒下班底。

朱元璋已经是轻轻的拍着身边的书案,他在思考着朱允熥给的这三个人。

他对解缙是满意的,若非那村口驴子一样的臭脾气,他早就要委以重任了。

户部的夏原吉和礼部的铁铉,他也是知晓的,都是朝中年轻官员里难能可贵的人才。

加上这三人,也不过是比皇孙大上十来岁,若是往后作为班底,倒是能起到辅佐的作用。毕竟年长几岁,办事总是要稳妥些,也能看顾好了皇孙不行事出现偏差。

但自己还需要好好的想想。

朱元璋看着满眼期待的朱允熥,抬手就又是一掌砸向他的脑门。

随后面带责备的提醒道:“你老子大概也要出发了,你小子当儿子的,去送送,也替咱和你老子带句话。”

朱允熥俯首躬问:“爷爷要孙儿带什么话?”

朱元璋砸吧一下道:“和你老子说,他路上要是遇见老二那混账玩意,先替老子狠狠的教训一顿,混账玩意给老子脸都丢尽了!”

“这个……”

朱允熥抬起头,迟疑了一下。

朱元璋向着殿外一挥手:“滚,你老子知道咱的意思!”

骂完之后,老爷子也不给朱允熥追问的机会。

抬起脚,就冲着他虚踹一脚。

朱允熥赶忙躲开老远,起了身作揖告退。

等出了中极殿,朱允熥只见外头已经有无数的宫女太监,从东宫方向搬着东西往皇城西边西安门送过去。

太子爷要去关中等地巡察,是要先过了长江的。

而从西安门出宫,一路往北就能到金川门外,登船顺流而下到扬州府那边,再转向北边沿着运河一路到河南洛阳,才会转由陆路进入关中平原。

瞧着东宫那边出来的人已经没多少了。

朱允熥赶忙向西安门那边赶过去。

等他到了西安门后,城门的广场上,已经云集着皇宫亲军队伍。

大明龙旗、日月旗、星辰旗迎风招展。

尽管事出突然,但宫中早就已经定下了太子爷西巡的计划,该提前准备的东西,也是一早就定下来了的。

亲军护卫、内官宫女,朝堂随行官员,这时候都已经聚集好了。

穿过人群,朱允熥半响的功夫才找到正与此次随同西巡官员说话的太子爷老爹。

随着先前各部司衙门堂官出宫,朱允熥即日起入朝观政的消息,已经悄然传到了朝中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员耳中。

此刻见到朱允熥过来,官员们立马退后,让出位置,面朝他躬身作揖:“臣等参见郡王殿下。”

太子爷朱标照旧是左手背在身后,右手转着那块白玉扳指,脸上带着抹笑容,目睹着朝臣们对朱允熥作揖行臣下礼。

朱允熥到了近前,双手虚抬:“诸位臣工快快起身。”

观政参政议政。

这是正式开始了培养步骤。

百官小心翼翼的起身,眉目含蓄的微笑注视着朱允熥。

朱允熥轻咳一眼,期间好几眼撇向一直不曾开口说话,替自己解围的太子爷老爹。

只要是硬着头皮道:“今日,诸位臣工便要随太子爷西巡,诸位辛劳,望诸位此行顺遂。”

“此乃臣等本分,不敢言辛劳。”

百官响应附和,见朱允熥似是有话要在临行前与太子爷说,他们便小心的退下,将地方留给这位天家父子。

待到外人离开,朱允熥笑着看向太子爷老爹。

朱标笑着开口问道:“你皇爷爷是不是要你带话给我?”

朱允熥点点头:“爷爷说,您要是在西巡路上遇见二叔,务必要狠狠的教训二叔一番……”

听到这话,朱标顿时呵呵一笑。

随后瞥向朱允熥,幽幽道:“你看,你皇爷爷这就是要我去当那恶人,我又怎可能当真严惩了你二叔?”

朱允熥在出了中极殿后,也琢磨出来老爷子要他带话的含义了。

只得是笑着附和道:“二叔秉性便是那般,您往日又最是照顾叔叔们的。若是您不在路上教训二叔一番,等回头二叔入京,爷爷也只能从重处罚二叔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