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60)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圣儿,太爷爷抱!”

一阵笑声,没能参与进母亲和妹妹的日常亲自游戏里,只好沉浸在品味自己脚丫子味道里的朱文圣,忽然只觉得自己临空而起。

眼前,露出那个很眼熟的老头子的面孔。

原本心中的紧张瞬间消失不见。

紧接着,乾清宫里便响起了孩童独有的那银铃般咯咯的笑声。

邹学玉真的要哭了。

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是什么。

按照太孙的话来说,自己就是一个重度强迫症患者。

这是当初殿下在交趾道的时候,就对自己说的。

可难道,四四方方的街道,规规矩矩的治安,不是一件好事吗。

邹学玉私下里偷偷问过太医院的人,对于太孙所说的强迫症,太医院的人直截了当的说,这个病无药可救。

随后他又找上来殿下。

得到的答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但他也知道,这个病不会让自己突然死亡。

于是,邹学玉便乐观的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喜好。

可是自从回到应天,邹学玉就没有一天是开心的。

脏乱差的应天街头,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给稍稍扭转过来。

为了缓解西城码头的混乱局面,他更是厚着脸找到当时已是内阁大学士的学长高仰止,才弄来了钱粮和批文,开工建造上元门码头及附带的仓储集散地。

但是!

那时不时就在应天街头纵马的朝廷急递,却始终困扰着邹学玉。

这等不顾前路,横冲直撞的行为。

不说哪一天撞到了城中百姓,就是撞烂了应天府最近才在城中路边布置的花花草草,也是很不好的事情。

努力将应天成打造成为海内外闻名,却让每个人都认为是人间仙境的地方,是邹学玉目前最大的心愿。

所以,他再也不能容忍那些在城中纵马疾驰的急递,继续下去。

可是光是让通政使司为他向宫中请旨准允面圣,便让邹学玉足足等了两个时辰。

直到一名宫中大太监,带着四名小内侍,捧着一道抄录的旨意,走进通政使司,当众宣读皇帝刚刚在宫中立下的遗诏。

邹学玉彻底傻了眼。

自己今天又不能面圣了!

通政使司里的官员们,被皇帝突然而来的遗诏给弄得满头雾水,心中生惑。

只是很快,便按照口谕开始为昭告天下而忙碌起来。

一名无所事事的通政使司官员,则是悄悄的走到了邹学玉身边。

“邹知府,正午了,要不要在我们通政使司吃个午饭再回去?”

邹学玉脸上涨红,双眼阴沉。

他重重的挥动衣袖。

“不吃!”

说完,带着腹中忽然响起的一阵咕噜声,他满是不甘心的拂袖而去。

……

第五百八十七章 洪武二十八年末的天家温情

皇帝立遗诏了。

消息一瞬间,就在应天城传来,不到傍晚,已经成了应天城里家喻户晓的事情了。

对此,百姓们自然是一如既往的选择相信洪武皇帝的决定。

毕竟是这位皇帝,让他们好不容易过上了快三十年的安稳日子。就算所有人都在说皇帝凶狠,动不动就是抄家灭族,可这些年也没听说过,皇帝抄没了哪个百姓人家啊。

皇帝这三十年来,杀的可都是那些普通人终生触碰不到的官宦权贵。

皇帝一直都是为了百姓们好的,那么被皇帝杀的人那自然都是要害他们的。这样的人被杀了,所有人都会拍手叫好。

只是相较于乐观的京师百姓们而言,京中的官绅们却是心思各异。

随着遗诏的昭告,大明朝将不会再有别的选择,洪武之后只能是太子标。

从常理上来说,这本该是一桩好事。

毕竟,国本稳定,国家更迭之时,就能避免很多不该有的动乱。

可是皇帝在这个时候确定遗诏,对于很多人来说,又不免会往深处想。

身在政治场上,朝堂里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有着无数种真正的含义,是需要人们去仔细参悟的。

皇帝到底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立下遗诏。

一时间,成了朝堂上最热门的揣测问题。

然而在深宫之中,朱元璋抱着大重孙子,满脸的慈祥。

望着太子站在一旁,脸上竟然还带着紧张,唯恐自己抱的不够好。

朱元璋翻翻白眼,看向与茯苓在软垫上玩耍的太孙妃。

“鹊清。”

汤鹊清闻声立马拉着茯苓站起身:“皇爷爷。”

朱元璋笑着摆摆手:“都说了,俺们自家人在一起,不必拘泥这些世俗之礼,怎么舒服怎么来。”

汤鹊清面带微笑,却不敢应承下来。

规矩就是规矩,到哪里都不能废,尤其是身在皇家,为天下人之表率。

朱元璋则是转口道:“年关将至,俺也知晓你这个丫头当初在凤阳,是喜欢到处走走逛逛的。熥哥儿如今不在家里,皇爷爷和太子,还有这两个小家伙,俺们一起趁着夜市出宫走走转转。”

汤鹊清脸上有些担心,低声道:“这样与宫规恐怕不……”

“不什么不。”朱元璋假装瞪眼,哼哼道:“哪条宫规说了不让俺们家老少出去溜达的?俺立马就给改了!”

朱标站在一旁,脸上无奈。

老爷子现在愈发的想一出是一出了。

他只能是与汤鹊清说道:“且再叫人去请了宁妃娘娘,点上炽哥儿、炳哥儿二人,咱们一同出宫走走?”

说话之间,朱标的目光已经是看向了老爷子。

宫规且不论,该避讳的事情还是要避讳的。

朱元璋点点头:“既然这样,便再让人去请充妃、定妃、惠妃、顺妃一同陪朕夜游京师吧。”

自从马皇后死后,大明后宫便由李淑妃执掌六宫,只是不久之后淑妃便死了。自那之后,宫中大小诸事皆由郭宁妃掌御。

这两年随着汤鹊清进宫,加之宁妃年事渐高,这才慢慢将宫中大小事务交到了这位太孙妃手上。

朱元璋一番补充,这便算是一家老小齐上阵,要齐齐的乔装打扮,躲过前朝文武的耳目,偷偷溜出宫溜达。

汤鹊清的脸上带着些紧张,心中却是渐渐欢喜起来。

自从嫁入皇家,她已经很少有在外面游玩的时间了。

朱元璋瞧着自己为大孙子钦点的太孙妃,脸上露出笑容,却又轻叹一声:“都说皇家好,可皇家也是规矩最多,最让人消磨性子的地方。今夜,诸事不禁,只管畅快游玩。”

说着话,朱元璋的大手轻轻挪动,就已经重重的捏在怀里正要拉扯他胡须的朱文圣屁股上。

小家伙眼珠子一转,拱了拱屁股,扭过身子看向一旁的太子爷爷。

“啊啊……”

“啊!”

朱文圣那双肉嘟嘟的小手,可可爱爱的捏住又松开,其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朱标心头一热,赶忙上前,也不管老爷子那副快要杀人的眼神,双手径直将朱文圣的胳膊架住。

在朱元璋还在迟疑着,老大到底敢不敢从自己怀里给这亲亲重孙子抢走的时候,他的怀里已经一空。

“圣儿……”

“爷爷今晚带你耍啊。”

“咱们圣儿今晚也出宫去咯……”

抱住朱文圣的朱标,满脸的笑容,早就忘了自家老爷子还在边上,嘴巴嘟着,不断的朝着朱文圣哄着。

朱元璋白了一眼,撇撇嘴,手臂向后挥动背到了身后。

晦气!

不多时。

朱高炽和朱尚炳便已经赶到了乾清宫外,后宫诸妃也一一到来。

大伙都知晓老爷子是要带着家里人出宫游玩,更是一个个都换好了出宫的衣裳。

朱高炽、朱尚炳两人在这里辈分最低,除了朱文圣和朱茯苓两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崽子,就只有他两人一个个的见礼。

等到了最后。

两人就看到郭宁妃已经是满脸紧张的走到了太子爷跟前,面带责备,伸手轻轻的拍打了一下朱标的手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