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84)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朱允熥看向小胖:“这些都可以再行定夺,眼下最要紧的是这一次北伐,能否一帆风顺。”

朱高炽撇撇嘴。

有鉴于他对熥哥儿的了解,这厮就是个满嘴真真假假的人。

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起来:“炳哥儿的船队从应天出发的,带的东西不多,但工部那边出的人很多。都是熟悉水泥,熟悉如何应用的人。

炳哥儿出应天,便是去淮安府接收那边囤积的粮草。之后就是一路北上,抵达北平城之后,粮草会和交趾道发运过来的粮草,一同转运到九边各处。”

整个大明如今都在为了这一次北伐而行动起来。

朝廷也没有想过要遮掩,前期对鞑靼部形成战争迷雾。

毕竟这么大的人口和物资调动,是怎么都不可能瞒住的。

眼下要做的就是用绝对的力量,出兵草原,碾压大明在草原上的敌人。

朱高炽这时候倒是想起一桩事情来。

他转口笑道:“工部里面,为这次北伐取了一个代号。”

“哦?”朱允熥面露好奇。

朱高炽回道:“他们称这一次北伐为蚕食计划。”

朱允熥笑了笑。

“倒是贴切。”

朱高炽点头道:“你和大都督府当初制定的作战计划,不就是要一路打到哈剌和林去。按照你们的计划,三十里一座水泥戍堡,三百里一座坚城,工部这些人大概要在关外待上好些年了。可不就是如同蚕食一般,一点一点的将草原彻底啃下来。”

朱允熥目光转动,转口询问道:“朝廷近来对与鞑靼部战后,大军是西去还是东出,有何说法?”

鞑靼部大抵是不可能继续存在的了。

除非他们一路逃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去。

但是在明军占据鞑靼部的地盘之后,却需要考虑到是往东边进军,还是直接向西进攻瓦剌部。

朱高炽却是默默一笑,目光幽幽的盯着朱允熥看了好一阵。

朝中大多数人都知道,皇太孙殿下对倭人的厌恶,才是最终让铁铉有了一个人屠称号的原因所在。

但是却有一个只有朱高炽才知道的秘密。

在太孙府的那张大明周边堪舆图上。

唯有辽东都司以外的土地上,被朱允熥着重的花了一个红圈圈。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当朱高炽再次看到那张堪舆图的时候,那个红圈圈上又多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叉。

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但只是那个红圈圈和红叉叉,就足以让朱高炽明白,自家这位太孙堂兄弟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只是犹豫了很短的时间。

朱高炽便轻声开口道:“户部和工部都派人去了一趟辽东都司那边,由三万卫派人护卫,走了一趟东北那边。

回禀给朝廷的奏章上说了,那边土地很肥沃,也勘探出了好几处易于开采的大型矿藏。”

说到这里,朱高炽便闭上了嘴。

朱允熥转动着拇指上的扳指,微微眯眼,轻声说道:“若是此战之后,分兵一路东出呢?”

瀛洲四道是他很久以来的一个执念。

而辽东那边,则是一个更加深藏在心中的顽疾了。

甚至于,朱允熥每每都认为,辽东远比瀛洲,带给他的影响更大。

朱高炽皱起眉头,有些不解:“你似乎对辽东那边看的太重了,若是想要将辽东如交趾、瀛洲一般收归朝廷掌控,何须此处战后分兵。

你下一道太孙教令,让辽东都司出兵便是。

我估摸着大抵只需一年光景,再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迁徙百姓,就可让辽东归位我大明执掌。”

朱允熥想了想,觉得小胖说的倒也是在理,确实是自己看的太重了一些。

不过,他还是开口说道:“那就等战后,让铁铉抽空走一趟辽东。”

说罢,他已经是背起双手,转身向着下游仍有蓝玉掌管的操练场走过去。

朱高炽站在原地,望着朱允熥的背影,眨了眨眼。

随后不由的翻了翻白眼。

铁铉这一次北上要干什么事情,自己可是一清二楚。

这时候熥哥儿却说,到时候还要让铁铉去一趟辽东。

朱高炽这时候只能在心中为辽东那边的人,默默的哀悼了一下。

只希望铁铉到时候不要心慈手软,手中的刀子能砍得更快一些。

一瞬间。

朱高炽觉得自己忽然像一尊庙堂里的佛像,浑身散发着慈善的光芒。

“哎!你走慢点啊!”

“不知道我胖吗?”

……

第六百零二章 人形大印

整个大同已经全面进入战争状态。

所有的一切,都在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准备着。

无数的粮草物资,从南方运抵,继而分发各处军中。

那一千两百门火炮中的一半,也由锦衣卫的人带着城中兵马,押往东边的宣府镇。

前出关外的探马斥候,一波接着一波的出发,查探鞑靼部在草原上的动向。

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没有一个人能够有空闲的。

“原以为,铁铉来了,我就能歇下来,谁成想竟然比之前更忙了起来。”

代王府前宫的一处殿宇内,朱允熥斜靠在椅子上,望着眼前堆成一座小山,且还在不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着高度,满脸无奈的念道着。

朱高炽双手环抱在一起,站在一副巨大的边关及草原堪舆图前。

在堪舆上已经插上了无数红蓝亮色的小旗子,一条条的细线将这些旗子连在一起。

“他可是有着人屠的名头,要是过来之后什么都不做,倒是会叫军心生疑。”

朱高炽随口的说了一句,便依照最新从关外送回的消息,将一支小旗子插在准确的位置上。

随后,朱高炽向后退了几步,颇为得意的看着自己整理出来的两方最新事态堪舆图。

“得益于去年那场大雪,鞑靼人难以深入极北,如此便能使我军后续的行军距离缩短。”

朱高炽一边念道着,已经是换了个姿势。

左手垫在右臂手肘下,右手托着下巴。

“嘭!”

一声闷响在朱高炽的身后发出。

短暂的缓了一口气之后的朱允熥,双手抱着自己的大明监国皇太孙宝印,重重的盖在一份由铁铉呈上来的行文之上。

他有些散漫的歪头看向站在堪舆前的小胖,嘴里无力的念叨着。

“你没考虑到我军只能等草原积雪融化,道路变硬,才能前出北上。如果这样,鞑靼人也能继续往极北逃窜了。”

朱高炽啧吧了一下嘴,眉头微微皱起。

半响之后,他才缓缓说道:“我倒是忘了考虑这一点,如果会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大军出关北上之前,就要另派几路骑兵,由军中经验老道的将领统帅,进入草原,绕到鞑靼人的前面去。”

朱允熥嗯了一声,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在椅子上挺了起来,前倾着俯首在那小山一样的奏章文书之中。

没多久他就找到了一份自己想要奏章文书。

“铁鼎石会同各部司官员以及军中将领,已经合议出来,决定派出三路兵马绕到鞑靼人的前面去堵住他们。”

朱高炽立马转过身:“都有谁?”

“大同这边是凉国公蓝玉,宣府镇那边则是颍国公傅友德。还有一路兵马,则是由宋国公冯胜统领。”

嘭!

又是一声闷响。

朱允熥解释了由铁铉他们商议确定下来的提前领兵北上,绕道堵截鞑靼部的三名人选,顺手又在一份文书上改下皇太孙宝印。

朱高炽则是笑了笑:“竟然让三位老国公领兵堵截鞑靼部,此番阵仗当真是豪奢至极,大明立国三十年来罕见。”

朱允熥不置可否。

没人能说这一次的北征阵容不豪奢。

若是放在过往,不论是蓝玉还是傅友德亦或是冯胜,都是可以独自指挥起一场向北征讨的,而现在只能是作为一路奇兵,亲自领兵绕道去堵截鞑靼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