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8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都想着不能再上阵杀敌之前,能为子孙积攒些功劳。舅姥爷说那什么一辈子只会杀敌的话,不过也就是听一听罢了。”朱允熥随口的说着。

嘭。

又在一份文书上改下自己的宝印。

朱高炽的脸上露出狐疑:“你发现什么了?他们瞒着你做了什么?”

“倒也没有瞒着什么事情。”朱允熥摇摇头,解释道:“不过是前几日审阅军中将领名单,发现蓝春也在这一次北征的将领之中,担着千户官的差事。朝中那帮功勋家里,也各有子弟被拉上了阵。”

朱高炽眨了眨眼:“这是要来镀金?”

历来都有老子带着家中后辈一同上阵的习惯,一来是因为能齐心协力,二来则是为了拉扯后辈。

朱允熥笑着摇头道:“他们倒是乖顺,不敢只来做做样子,都在前出征讨的名单里,没有一个人是留守后方的。”

嘭。

又是一道闷响。

朱高炽的眉头不禁跳动了几下,转口道:“那九边这个方向,便是三伯和我爹他们领兵了?”

朱允熥嗯了一声:“北上的兵马都是由几位王叔带领。铁铉便是总领此次北征诸事,但军务上的事情还是要交给懂兵知兵的人去统带,他大抵是要决策协调各个方向,着重战后事宜的。”

嘭嘭嘭。

接连三道闷响声发出。

朱允熥放下手中那沉甸甸的宝印,双手团在一起,慢慢的转动着有些僵硬了的手腕。

朱高炽眉头皱紧,看了眼那堆还没有盖印的奏章文书,不禁缩了缩脑袋。

正当他要继续摆弄自己的那份堪舆时。

一道在他预料之中的声音,便立马发出。

“乏了。”

“你来盖印吧。”

“回头别让我找到机会,不然铁鼎石就等着累死吧。”

骂骂咧咧的说完之后,朱允熥已经是带着愠怒站起身,从朱高炽的眼前走过。

朱高炽瞪大了双眼:“喂!那可是你的太孙宝印!”

“我去找点别的事情做,你先上上手。”

朱允熥头也不回的,就要往屋外走去。

然而当他刚刚走到门口,站在门槛后,脚还没有抬起来的时候。

外面便是一群人影,急匆匆的向着他压了过来。

已经来到大同城好几日的铁铉,带着一帮文武官员,每人手中都捧着一小堆的奏章文书。

铁铉见到朱允熥就在门后,脸上立马露出笑容。

“臣参见殿下,当真是巧了,臣这里还有几本奏章文书是需要殿下审阅用印的。”

刚刚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坐在案牍前,双手抱着宝印的朱高炽,瞪大了双眼看着走进来的官员们。

“这也能说是几本?”朱高炽眼里已经有了要将铁铉当场干掉的神色闪过,他将手中的宝印重重的压在面前刚刚摊开的一份奏章上,然后瞪着双眼看向门口的铁铉:“铁鼎石,你是不是故意的!”

本想让自己放风一阵的朱允熥,无可奈何的转过身,在铁铉那一脸笑容下,退了回来。

铁铉则是满脸春风,笑着说道:“郡王何出此言,臣不过是将每桩事情都分的更仔细了一些。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下面的人不敢懈怠。”

嘭!

朱高炽紧闭着嘴,双手抱着宝印,重重的盖在另一份文书上。

朱允熥则是在一旁,目光凝重的瞧着忽然放下正事,亲自跑过来的铁铉:“鼎石是有何事,今日竟然到这边来了。”

铁铉立马转过身,颔首躬身,抱起双手:“臣是有件事情,希望能得殿下首允,方能执行。”

说完话他已经从自己的袖中,掏出了一份封皮精致的奏章。

朱允熥随手接过,翻开封页。

铁铉则已经解释起来:“臣希望殿下能应允,若鞑靼部有头人愿归降大明,则封王、赐地、建卫。若有鞑靼部牧民来投,则赏汉地,编入黄册。

若皆不愿意,臣请殿下恩准,能以市价之三倍,收购草原之上的牛羊及毛皮等物。恩准边关设立集市,出售盐铁茶叶丝绸等物。”

正在砰砰砰盖着大印的朱高炽,立马抬起头,瞪大双眼盯着出口便是好几个阴谋的铁铉。

“你要售卖铁给鞑靼人!”

朱允熥沉默不语,只是静静的思考着。

铁铉则是开口解释道:“这是阳谋,臣就是要让鞑靼部离心,要让草原牧民生疑。而售卖铁给鞑靼部,他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用上,打造兵器与我军作战。”

说着话,铁铉又从袖中掏出另外两份事先就准备好的奏章。

“殿下,这里是请求陛下册封瓦剌部马哈木及鞑靼部阿卜只俺为王的奏疏,请殿下签字用印,发往应天。”

朱允熥轻叹一声。

“准了。”

说罢,朱允熥再次伸手接过那两道奏疏。

他转身走到了案牍前,将三份奏疏摊开,继而抬头看向小胖。

朱高炽默默的摇了摇头:“册封马哈木和阿卜只俺为王的事情,可以做,如此不论作用多大,至少会让瓦剌部和鞑靼部内部离心,相互猜忌。

但售卖铁给鞑靼部,这事还有待商酌。便是阳谋,用以掏空鞑靼部的底子。

可底下的将士们却不明白,只会觉得他们在前头为了朝廷浴血奋战。而我们,却还在和鞑靼人做着买卖。”

铁铉上前,沉声道:“前出的探马斥候来报,鞑靼部已经知晓我朝要举国用兵于草原之上。

他们已经在召集分布在草原各处的部落,征召兵马,要和我朝决战于草原上。

这时候便是亏本卖些铁给他们,又有何妨。

鞑靼人不可能和朝廷一样,能有无数的能工巧匠,同样打造出一千多门火炮。

而一旦他们粮草短缺,到时候集结无数兵马的鞑靼人,只要在战场上有那么几次失利,必然会陷入到内乱之中。”

朱高炽张了张嘴,还想要说些什么,然而朱允熥则是挥手,制止了他尚未说出口的话。

而朱允熥则是看向铁铉,询问道:“下面的人都觉得此计可行?”

铁铉颔首点头:“凉国公说,朝廷眼下给出去多少东西,回头他就加倍给拉回来。”

砰砰砰!

三道闷响声,再一次在屋内发出。

朱允熥将盖好印的奏疏合起,递到了铁铉面前。

“去办吧。”

铁铉接过奏疏,拱手弯腰:“臣,告退。”

“臣等告退。”

跟随铁铉过来的文武官员们,亦是纷纷躬身告退。

朱高炽则是气鼓鼓的望着来的快走的也快的铁铉,一阵懊恼。

一直等到铁铉的背影消失在两人的视线里。

朱允熥这才露出笑声。

“老爷子倒是会选人,看看刚才咱们这位人屠,要不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倒是以为我大明的皇室都被他给架空过来。”

朱允熥脸上露出笑容,双手扣在桌案上。

朱高炽哼哼了两声,最后长叹一声。

“我气的是他明明能换个法子,却偏生不想着好好当官。现在弄这么一出,往后大明朝的内阁里,再也不会有他的位子。”

朱允熥亦是幽幽的长叹一声。

“鼎石爱吾,拳拳之心,历历在目。”

幽幽的声音,许久不曾平息。

方才铁铉看似是态度强硬,但他偏偏是带着一帮文武来的。

这些事情落在那些人眼里,那自然是铁鼎石这位人屠,已经凭着皇帝的旨意,将这一次举国北伐的话语权握在了自己手上。

那么时候,不论他干出什么事情,不论到时候关外草原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与英明神武且仁慈的皇太孙无关。

“他是打定主意要做孤臣了。”

朱高炽叹息一声,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

朱允熥哼哼着,转身坐在一旁。

“既然如此决定了,那就让他做个孤臣吧。”

……

“咱们这一次出关,便是要做好孤军深入的打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