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924)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但如倭人、女真人这样的,便一个都不能留?”

朱标忽然开口,脸上带着一丝暧昧的笑容,目光审视的看了朱允熥一眼。

自己的小心思被老爹给看出来了。

朱允熥压住脸色,低声道:“还是要因地制宜的。”

他含含糊糊,无力的解释了一句。

朱标却是笑了起来。

“该杀的还是得要继续杀,该招抚的也必须要用心对待。国家不能因寝废食,手中掌着的刀兵,该用还是得用。只要你觉得是对的,为父便是信你的决断。”

这样的对话,好像很久都没有发生过了。

不对。

应该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朱允熥重新抬起头,有些疑惑的看了朱标一眼。

朱标耸耸肩。

队伍的速度重新恢复。

又走出去几步之后。

朱标这才开口道:“这两天先让军中将士们好生的歇息,朝廷一切从便而行。今夜不会开宫宴,省的一路跋涉而归,还要叫那些人打起精神来应对。

宫里头今晚也没做什么准备,只是老爷子要在乾清宫摆上几桌,我家的,还有淮右几家的,坐下来一起吃个饭。”

朱允熥有些意外。

现下,朝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对待班师回朝的兵马。但晚上却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实在是和过往大相径庭。

朱标则接着说道:“等下你去太庙一趟,也不必拘着。上几炷香,拜一拜,告诉先祖,这一趟平安回家就好。”

游子归来,先拜祖宗,再与家人聚。

这同样是很久远的传统了。

朱允熥一时间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是默默的点点头。

朱标却是笑着说道:“晚间也不必回太孙府,就宿在东宫。太孙妃、太孙侧妃都与你许久未见了,皇嗣亦是单薄。

文圣尚只会阿巴阿巴的喊着,茯苓却已经会喊着祖祖了,到底是在老爷子跟前待的久了,先喊的也是祖祖。”

朱标说到这里,脸上终究是流露出了一些惋惜。

要不是被老爷子给抢了先,两个孩子由着自己亲近,那岂不是先喊的爷爷,而不是什么祖祖了。

朱允熥心中没来由的一动。

自己这一趟离京,倒是出去的太久了。

太子老爹三言两语,便将自己从那遥远的大青山给拽了回来,再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度。

朱允熥仔细的想了想,方才低声开口道:“我让人去极北,看一看那边的海峡是不是真的和传闻之中一样冰封了。若是海面当真冰封,便过海峡,去对面往南走一走看一看。”

他没有直接说,自己让朱允炆带着孙成,要跑去北美洲打探一下虚实,看看到底能不能找到那些传说之中的殷商遗民。

朱标的眉头微微一动,而后说:“该去看一看的,若是当真有一片新土地,对我朝便是大功。”

朱允熥点点头,没有说话。

太子老爹的意思很清楚了。

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将朱允炆给弄去北美了,但要是当真带着好消息回来,那么朱允炆便是有功的。

朱允熥便立马顺势说道:“辽东都司的谢霸,前番送来了些好东西。有一箱子的东珠,儿子回来的路上让人都串了起来,晚些时候给宫里头都分一些。”

秋娘如今也是在宫中修养的。

朱标再一次露出笑容,很欣慰的样子。

父子两人,这才结束了对话。

全程,没有提及这一次北征的事情,也没有商议接下来大明该做什么,只是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话。

而回京穿城而过的北征大军,一直走到了旁晚,日头悄然西斜之后,方才踏着正步从正阳门离开应天城,向着城南的功臣陵过去。

稍晚。

百官散去。

接了旨意的淮右一系功勋,也各自有人随同入宫。

朱允熥先行往太庙赶去。

进了太庙,外头那因大军凯旋的热闹,以及阵亡将士骸骨穿城而过接受满城百姓瞩目瞻仰的肃穆,也尽数从朱允熥的身边消失不见。

太庙四下里已经亮起了一座座灯笼。

廊柱下,是少量的亲军官兵静默值守戍卫。

朱允熥独身一人走进太庙正殿。

眼前,满殿灯火通明。

供奉在神座上的一尊尊神位,安静的矗立在面前。

他正要上前焚香祭拜。

一旁却有脚步声传来。

“你又背着老子,坑了我家炳哥儿?”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工业化大明的设想

忽然出现的一张黑脸。

让朱允熥不由吓了一跳。

再定睛一看,自己那位和蔼可亲、宠爱晚辈的老二叔,正以满脸的灿烂笑容,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自己,不带半点晃动的。

朱允熥立马往着另一边挪了挪脚步,旋即抱起双拳。

颔首。

躬身。

弯腰。

牢记自己身为晚辈的朱允熥,语气恭敬的无以复加:“竟然是二叔在这。侄儿拜见二叔,给二叔问安了。”

不等朱樉举起手。

朱允熥又赶忙接着说道:“这一次北征大军大破鞑靼王庭,收获颇丰。下面人给侄儿献上了不少鞑靼人的珍宝,有一只七宝金刀,通体嵌了各色宝石,全是通透明亮光彩照人的。那刀口,更是百炼精钢所造,吹发可断。”

一边介绍着带回来的东西,朱允熥一边又再次小心翼翼的挪动了一下脚步,向着殿门处退进了一些。

他嘴上则是继续说道:“侄儿一拿到那把宝刀,便觉得合该是要到二叔手上的。俗话说,宝刀配英雄,二叔便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英雄豪杰。二叔稍安勿躁,等晚些时候,侄儿便让人将那宝刀送过来。”

朱樉脸上的皮肉都已经挤在了一块儿,伸出抬起的手掌慢慢的攥了起来。

朱允熥绷紧身子,只觉得耳边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关节声。

“好啊!”

“好啊!”

“好侄儿啊!”

朱樉紧紧的攥着拳头,脸上肌肉紧绷。

那是他正在咬牙切齿的说着话。

“也不知道那宝刀,砍人脖子锋利否?”

朱樉继续满脸堆肉,咬牙切齿的说着话,脚步则是向朱允熥探出了两步。

朱允熥没来由觉得自己后脖子开始发冷。

好似有一股凉风,嗖嗖的往自己后脑勺上刮。

他又探脚,向着殿门处摸索着,双手微微屈伸在身前,脸上则满是笑容:“那自然是锋利的,等回头二叔拿着刀去地方上,再见着谁不顺眼,也就是一刀子的事情罢了。定叫那帮贼人,有来无回,叫他们悔不当初,竟敢忤逆我家二叔的王令!”

朱允熥亦是咬牙切齿,貌似是与朱樉做到了同声一气。

朱樉却是冷笑了两下:“这贼人自然是有的,本王看着不少人,也早就很是不顺眼了。”

说着话,他的眼睛冷飕飕的瞥了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觉得自己等下一定要给这殿里的先祖多上几炷香,只求自己从现在开始能一生平平安安。

“侄儿到时候,定是要与二叔一道,好生的叫那帮二叔看不顺眼的贼子知道刀子是如何锋利的,花儿是怎样红的。”

朱允熥又退后了一步,已经是一条腿跨出了殿门。

朱樉再次上前,脸色不变,探出手。

啪。

大明朝秦王爷的巴掌,稳稳的、轻轻的落在了大明监国皇太孙的肩膀上。

朱允熥却是浑身一颤。

差点没被老二叔吓死。

“二叔,侄儿还得给祖宗们进香,等下还得去宫里头给老爷子问安……”

不得已。

没办法。

朱允熥只能抬出老爷子和老朱家的祖宗们给压一压老二叔了。

然而,朱樉却是冷笑声连连:“不急,今天是好日子,宫里头还有的准备。俺等下也与你一起给祖宗们进香,想来祖宗也不差俺们叔侄两耽搁这么一会儿功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