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陵台(39)

作者:燕折雪 阅读记录

华沁漫不经意地说:“你问她呀?她出言不逊,叫我撵出去了。”

华滟侧过头,目光暗了几分。

“我听人说,那鞑靼蛮子前日里又攻了一城,大军正朝上京来呢。”华沁忧心忡忡地说,“随波,你说皇上会不会……”

“郡君!”濯冰厉声打断了她,“殿下身子还未痊愈,只怕不适宜听这些话。”

华沁下意识地看向靠立在床上的那个苍白女子。

即便她面带病容,却难掩她身上从内而外散发出的夺目光彩。

华沁咬了咬嘴唇,目光盈盈:“随波……”

华滟笑了笑,转头对濯冰说:“去看看药熬好了吗?”她回来后因体弱,太医请了平安脉后开了几剂进补的药方。

濯冰恭恭敬敬地行礼,目不斜视地退下了。

“柔蕙,我有些累了。”这是委婉地在送客了。

华沁慌忙站起来:“哦,好的,那你休息,我回去了。”

华滟微笑着点了点头,唤过凌雪来:“你去送送柔蕙。”

华沁道:“不必烦劳凌雪姐姐了,我自己回去便是。”

“那怎么成呢?凌雪,还是送送罢。”

这回华沁没有再推迟,她愧赧地红了脸,仿佛在因为自己被华滟当做小孩儿一样照顾而感到难为情。

望着华沁离开的背影,华滟轻呼了口气,慢慢往后靠在了弹墨白绫引枕上。

濯冰端了碗冒着热气的深褐色汤药进来,坐在华滟下首处,看她把药接过去慢慢地喝。

“殿下,请恕奴婢直言,柔蕙郡君,说话着实有些……”她斟酌着用词。

华滟点评:“有些刻薄。”

濯冰吃惊地抬头看她,没想到华滟用语竟如此尖锐。

“她明知我在休养,虽是打着探望的幌子上门来见我,话里话外却都是提及鞑靼是何等荒凉……我不过因着肠胃的毛病不便出门,旁人以为我是畏惧和亲,可连她都这样认为,今日还上门来……呵。”

濯冰小心翼翼地道:“郡君许是受了什么刺激吧?奴婢还记得,郡君小时最是温柔不过。”

华滟笑了笑,没有多说,慢慢地把一碗药喝完。

盛夏的光影透过琉璃窗,被宝蓝色的琉璃染成了靛青色。窗格琉璃里浮着金色的宝相花,金辉伴着蓝光,一种叫人炫目的艳丽。金砖上的家具影子一寸寸拖长了,从窗棂底下慢慢长到了濯冰坐着的小杌子旁,再攀上床帐,晕成新的折枝花色。

优游卒岁。

人总是会变的。

如今就是她,也不能完全懂华沁所行所为的意思了。

濯冰转手接过了空药碗,起身收拾去了。

华滟回想起昨日太子妃来,拉着她的手说的话。

“太子殿下叫我来同你说明白了,是要你不要多想,也不要管宫里的流言怎么说。我明日将嘉肃宫整饬停当了,就去向父皇请旨,把那传话的源头一个个揪出来收拾了。滟儿,你是嫡公主,又是如今父皇唯一在室的女儿,前朝事自有爷儿们去担着,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叫你去做那傻事的。”

“只是有一件事,不止是你皇兄的意思,也是父皇的意思,要我特意与你说。宫里已经开始为你相看郎君了。”

“什么?你不要管那劳什子蔡相公的进言、陈中丞的上书,这次相看就是为了你!如今边关战事吃紧,父皇他也怕被朝臣逼着硬要你嫁去那山陬海澨的地方,故而和你皇兄商量了,叫我先给你挑个好郎君出来,尽早议亲下定,快快成亲。”

“这事儿白侧妃也在帮忙,我来和你说一句,你不要害羞,女孩儿嫁人就是头等大事!我们是断断不能平白看着你去受苦的。只是时间紧,上京城里适龄的郎君们恐怕一时也没有那么多,愿意在短日里成婚的就更少了。我这边为你相看着,也要滟儿你自己早做打算。”

“滟儿,你若有看中的郎君,只管和嫂嫂说。任他王孙贵戚还是名公巨卿,只要你说一声,我们必会为你谋划,手到擒来。”

“哎呀,你别笑!认真听嫂嫂说!长辈选的,必然不如你自己中意的好,这男人啊……”

太子妃说到最后,感慨了一番,她拍了拍华滟的手,姑嫂二人默然对视,言有尽而意无穷。

天色渐晚了,太子妃诸事缠身,不得不走。

临走时她回头,轻轻笑了笑,笑里有着轻愁别绪,更有对她的拳拳爱护之心:“别怕。”

别怕。

华滟默默在心里咀嚼着这两个字,忽然展颜一笑。

她有这般好的嫂嫂,全心全意地为她此后一生做着打算,便是后面局势紧迫,父皇改了注意,她……她也不会后悔。

外面传来脚步声,还有女使们轻柔的说话声。是凌雪回来了。

华滟大声唤着凌雪。

保母和凌雪两个慌忙进来,生怕她有什么不妥。

哪知道华滟正背对着她们穿着一件茜红色的直缀男装。

她转过身,一头乌黑头发散下来,眼似浓墨,肤似冰瓷,唇似染朱,绝艳胜人。

保母惊住了:“三、三娘?”

华滟对她笑了笑,转头吩咐凌雪:“将我的发冠取来。”

凌雪知她说的男子样式的发冠,忙不迭地去寻了。

“三娘,你这是要去哪?”保母焦急道。

华滟坐下,叫宫人来为她绾发。她随口道:“自然是出宫去。”

“可是你身子还弱!”

“姆妈,我已经好啦。”华滟装扮好了,又是一个翩翩佳公子。

“旁人不是说,我畏惧和亲,吓得缩在宫里不敢出去吗?我这便大大方方出宫去,看他们怎么说。”

“可、可是……”

“而且,姆妈你不是也听见嫂嫂说的话的吗?要我趁早选个郎君嫁了,省得被父皇一道圣旨支得远远的,那你就再也看不到我啦。”

华滟打了个响指:“凌雪,走!”

保母呆呆地看着她的背影,喃喃:“可是,出宫就能挑到好郎君吗?”

第36章 月斜楼上五更钟16

流霜河畔风景依旧。

华滟骑着马缓缓行过。

各色风幌飘在微风里, 不远处的叫卖声、吆喝声、嬉笑声连同往来行客的说话声灌入她的耳朵。

她漫无目的地策马小跑起来。

这一条路毗邻朱雀大道,也算是贯穿上京的九衢十二陌之一了,甚是宽敞, 阔处能容两辆马车并行。

华滟骑术精湛,又一直行在路中间,因此并不会影响道路两旁各门脸酒楼或是小贩们的生意。

更多的是路人们满目惊艳,视线一路追随着她一闪而过的身影,等到那白马红衣的俊俏公子映出眼帘,年轻姑娘们相视微红了脸, 年轻郎君们纷纷唤着同伴来看自身姿仪, 而那些已上了年纪的长者们,则靠在二楼窗户旁,手中摇晃着琥珀色的蜜酒, 含笑着叹息:“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啊……”转过身去和同伴喟叹:“我们当真老啦。”

华滟一口气跑了半条街,等她回过神来时, 惊觉自己竟不知不觉中到了临仙桥。

兰台和国子监依旧岿然不动,伫立在如云的绿柳里。

两岸桃花谢了,不知从何处传来白栀子淡淡的幽香,绕人三尺, 而后又被黄昏的晚风抛卷起撕散在半空。

华滟下了马,牵着缰绳慢慢地走。

眼前风物俱是她熟识的, 可她离京一来一去不过半月, 再入临仙桥, 竟是恍如隔世。

她再也没有先前来此的闲情逸致了。

会仙楼依旧熙来攘往、骈肩叠迹, 食客如云,而对岸的国子监也见青衣士子们不时出入。那一张张鲜亮的脸庞眼角眉梢都洋溢着神采, 与华滟擦肩而过时,她听到他们议论着不日来临的会试。

华滟心头忽然浮上一层哀伤。

鞑靼入侵的消息经过朝臣们商议,决定暂时不公开,便是蛮子们新取下一城的噩耗,也只在上京贵胄圈子里暗暗地流传。她不知道这决定是好还是坏。也许,只有当边境烽火重燃至上京时,才能看明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