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261)

也许,白梨书院重回繁京的那一天并不遥远。

可要说整个大启的朝廷,等他们回到繁京的那一天,就注定了不会再是天下之主。

不对,此时仓皇逃离繁京的人,又怎么还能被称作天下之主呢?

梅舸的骑术并不好,她几晚都未曾安眠,此时坐在她的马车里,人几乎要昏过去。

可人都累成这样了,还有人不断来找她。

“梅相,这次出来的人太多了,只怕这路上的是非不会少。”

“无妨。”

梅舸依靠在车壁上,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瓶,倒出两枚黑色的药丸吃下。

“我已经去信西国子监,与掌事崔云铃定好,再往西几十里就有人来接应几个书院的学子往北去,若是国子监的学子们愿意,自然也可以去。”

“往北去?”

梅舸刚说完不久,最前面开路的金吾卫就遇到了一队穿着黑甲的骑兵。

“来着何人?”

“勇毅侯府府卫,奉命来迎几大书院学子往朔北去。”

“勇毅侯府?”

金吾卫们面面相觑,要不是这些人兵强马壮铁甲精良,他们还以为这是来截杀御驾的逆贼呢。

“勇毅侯府?怎会有府卫?”

万俟引听到这消息也很茫然。

勇毅侯一爵是无嗣承继的,只有一座被称作“西国子监”的勇毅学宫,这些年其实已经算是脱离了朝廷,一直被薛重岁把持。

什么时候还冒出了府卫?

不过,这些人想把那些学子带走,万俟引倒是没有意见,人越多走的越慢,分一些人北上,说不定还能引走一些逆贼的追兵。

“陛下,勇毅侯府的府卫,是宁国公帮助勇毅学宫重建的。”隋正陆身为兵部侍郎倒是知道此事,“勇毅学宫为了纪念薛大家,在学宫内为薛大家立碑,宁国公感怀此时,赠与了勇毅学宫一千铁甲,一千良马。”

一千铁甲,一千良马?

万俟引坐在辇车里往外看,只觉得那些跪在道旁的黑甲兵与他在平卢见过的平卢军很是相似,一看就骁勇善战。

比起现在的五百金吾卫,他更想让这些人护送他去剑南。

“他们来了多少人?”

“回陛下,来了二百人。”

万俟引的心中立刻有了决断。

“调一百金吾卫护送那些学子北上,这些勇毅侯府卫,护送朕南下。”

隋正陆连忙劝阻:“陛下!这些人只怕……”这些人可是孟月池的人呀!

“这些人也是我大启猛士。”

那些学子们走到岔路上挤成一团,才知道护卫他们北上的人换成了金吾卫。

立刻就有学子改了主意想要继续随着御驾南下,开玩笑,一百个金吾卫遇到了逆贼、乱民、溃军,最大的用处就是能把他们挡在前面。

白梨书院全是女子,松园书院大半是女子,比起男子,她们的顾虑更多。

“百里夫子。”

“没事。”百里青衣捏了捏自己学生的手,“告诉其他人,咱们尽管北上。”

说罢,她抬眼,与松园书院的一名夫子互相看了一眼。

当年江左益之乱后,刚刚成为平卢节度使的孟月池曾经写了信给朔北的勇毅学宫。

其中提到两件事,其一,是她要在平卢建立书院,希望勇毅学宫能派人来帮她,其二,就是让勇毅学宫想办法把自己人送去各地的书院,这件事要做得尽量不显眼。

百里妇行,有史以来第一位成了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大学士的女子,又在代宗朝被斥为异端,甚至被人掘坟刨墓。

身为她的玄孙女,要不是小祖师姨的信,她百里青衣还在朔北做她的典籍编纂,又怎么会来到繁京这背弃了她祖上的地方?

在一些夫子的安抚之下,女学子们渐渐平静下来,此时,不少男学子已经决定了继续南下。

“咱们走吧。”

几乎八成的女学子们都选择了继续北上,不知不觉间,她们再次走上了女旧臣们在数十年前曾经走过的道路。

走了几里路,突然,前方传来了马蹄声。

又有一队穿着黑色甲衣的骑兵带着马车飞奔而来。

“勇毅学宫府卫,奉命护送各位北上。”

“你们来了多少人?”

“三百。”

“三百人,能护送我们去朔北吗?”

带头之人是一名女子,看着年纪大概六十岁上下,头发花白,容貌英朗:

“你们放心,要是这一面旗子不够,我这儿还有一面呢。”

女人打开一个包裹,掏出了一面黑底红字的旗。

上面写着“平卢”两个

字。

“我是勇毅侯府府卫校尉刘桂子,接这个差事之前,我可是平卢军的训兵统领。”

女学子们“哇”了一声。

一直拉着百里青衣手的女学生很激动:“夫子!是平卢军的统领!”

“嗯。”百里青衣兴致不高。

虽然多年未见,她还是认出来眼前这位统领是小祖师姨身边伺候的嬷嬷。

连六十多岁的嬷嬷都提拔成了统领!

小祖师姨之前跟自己说等自己完事儿就能回朔北继续编书,一定不会骗她的,对吧!

对于夺走了勇毅侯府府卫这件事,万俟引的心中毫无愧意,他是皇帝,大启的根基,让别人保护他是天经地义之事。

被夺来的人似乎也没什么不满,在他的面前很是小心谨慎。

万俟引一直不满金吾卫的尸位素餐,对这些朔北来的高大骑兵很是有好感,尤其是带兵的江晟。

“朕一直不知道姜氏还有能带兵之人,从前朕身边有个女官叫江吟,论辈分是朕的表姐,你可知道?”

江晟笑得憨厚:“陛下,末将只是江家旁支。”

“旁支又如何?旁支,也是镇国公府血脉。”

隋正陆见陛下器重江晟,也私下与他交好。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在到达剑南之前对宰相梅舸发难,在这之前,他也已经私下与剑南守将魏如隆通过消息,待斗倒了梅舸,他们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路走走停停,万俟引一直在等着孟月池带兵北上攻打繁京的消息,每到一处可休憩的地方,只要没有追兵和乱军,他就会让人下旨给宁国公。

晁勇在繁京登基,立国号为“燕”,他自封为大燕安天下皇帝,甚至宣布要均分天下土地,很是拉拢了民心。

各种消息,不断地追上南去的车马,看得万俟引恨不能将晁勇碎尸万段。

一千里路,万俟引带着满朝文武和世家豪族走了两个多月。

还有几天就能到剑南的时候,他拉辇车的骏马都死光了,梅舸想办法弄来了几匹健骡拉车。

吃喝也是很艰难,最难的时候,连皇帝都得饿着肚子,越是艰难,万俟引就越是依赖好像什么事都能解决的江晟。

在还有一天路程就能到达剑南的时候,江晟终于接受了隋正陆的招揽。

十月初三,史称“剑南之变”。

兵部侍郎隋正陆、剑南守将魏如隆号称要“清君侧”,杀死宰相梅舸。

却被早就掌握先机的梅舸打为逆贼同党。

一夜之间,连同隋正陆、魏如隆在内的二十七名大臣被梅舸的同党江笙所杀。

是江笙,不是江晟。

“陛下,江家的女儿最擅长女扮男装。”

江笙笑着将隋正陆的人头扔进皇帐。

“我姐姐江吟,是怎么死的?”

万俟引沉默许久,才说:“是、是先帝。”

江笙淡淡一笑,打断了他的一条腿。

“陛下,是你,一个有野心的废物,连一直照顾你的人都保护不了。”

扔下这句话,江笙就离开了,在走之前,她谢过了梅舸。

皇帐里的陛下还在哀嚎,梅舸看着面前的少年将军,笑着说:“只打断一条腿,还是轻了。”

江笙也笑:“断得干净,至少半年不能乱跑,也省得给人添麻烦。”

上一篇:一道密旨(出书版) 下一篇:风云策

三水小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