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霸九天——大宋女主(86)

张咏鼓掌笑道:“今日杨大年得了头彩了,此诗最得李义山之神,这可不是你最得意的无题吗?”

过得半会儿,又传来一曲:“锦箨参差朱槛曲,露濯文犀和粉绿。未容浓翠伴桃红,已许纤枝留凤宿。”

杨亿鼓掌笑道:“金碧辉煌,是钱老二的玉楼春。”

再过得片刻,又传来一曲:“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这时候倒是王钦若大笑了:“踏莎行,是寇平仲的词。”

杨亿也抚掌笑道:“好一句‘菱花尘满慵将照’,独这一句,韵味尽出,想寇准平日为人之气冲斗牛,可若论闺怨之词,唯他最得其中三味。”

如此说说笑笑,杨亿等三人初时还拘谨,此时慢慢也放开了,谈天说地,纵论古今,直至黄昏才散。

元侃走进房中,轻轻地抱住了刘娥的肩头,微笑道:“小娥越发地出色了,今日来的是当世的绝顶才子,也只剩下心驰神醉的份儿了。”

刘娥微微一笑:“三郎今日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呀!”

元侃笑道:“你猜猜看?”

刘娥似笑非笑地瞟了他一眼,慢慢地道:“许王近来一直生事,难为三郎忍得下。这几日见你看史记呢,汉高祖刘邦有意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将重臣周昌派为赵相。吕后得张良指点,请了商山四皓来,高祖见着了商山四皓,便知天下士子之望,已在太子,无可更改。许王自任开封府以来,兼着宰相之职,将事务之权,抓得极紧,又对三郎有所忌嫉。三郎遇上有事务之权的地方,便处处辞了,以避许王锋芒。但是毕竟留得一条退步,这条退路,便是天下士庶之望,对吗?”

元侃指了一下刘娥的额头,笑道:“你这小脑袋瓜也反应太快了吧!我和惟演几个想了好些时日才想出的路儿,你倒是听到边儿就猜到了。”他慢慢地道:“不错,这三个人,是天下才子之首,他们就是我将来的商山四皓。”

窗前,片片桃花飞落,正是春深之时。

(本章完)

[(第72章 大宋女主刘娥(72))]

许王元僖走下轿子,抬头看着那一片天空,远方朝霞初上,光芒万丈,映得他苍白的脸也忽然一阵亮色。

元僖整了整朝服,准备上朝。他走在长长的汉白玉石甬道上,心中暗暗思量。这大半年来,或是疲累过度,他经常有些心悸晕眩。可是朝庭、京城之中,政事繁多,他又不太放心交到别人的手中。

朝中之事,让他烦心的实在不少。宰相赵普自回京以后,也是挂个虚名,他年事已高又多病,除却几桩关键的国政以后,也是基本无力过问其他的事了。但是此人年老成精,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则天下倾听。象上次他建言李继捧去夏州对付李继迁一事,到现在不到三年,李继迁已经自行上表请降,受朝庭赐名赵保吉。西边银夏诸州,已经暂得安宁,赵普也因此被封为太师,将宰相一职空缺了出来。

元僖原是推荐了自己府中谘议工部尚书赵令图,谁知道太宗却又任命了户部尚书吕蒙正为相。这吕蒙正,原是那一次与襄王不约而同地上奏请救赈济京城灾民,而得到太宗的另眼相看。这一来却又想起了襄王元侃。自去年以来,襄王元侃频频上表,请求完赈灾请开仓,上奏完免粮又奏安抚边远,故作姿态买尽人心。

他抚眉轻叹,这几个兄弟,都不叫人省心。老四越王元份,虽然惧内,但是他的背后是他的岳丈崇仪使李汉斌,频频拉拢军界要人,活跃异常。老五吴王元杰,投合父皇好文才好书法的脾气,隔个几日召些文人闹腾点事情出来,修书修史,也是不甘寂寞。

时间过得好快,如今老六元偓、老七元侢也都年满十五岁,相继出阁开封,自立一方。

回想起当年楚王身为皇储,或许是那时候大家年纪都还小,诸兄弟在他的面前都不由自主地仰望,只觉得大哥遥不可及。但是对于他这个二哥,却竟是各怀鬼胎,自有算计。

想到这里,心中更是烦乱不堪,不知怎么地心内一阵气血翻涌,脚步竟是一个踉跄。距他一步之后紧跟着他的翊善阎象急忙扶住他:“王爷,您怎么了?”

元僖定了定神,调均了呼吸才能开口道:“胸口很闷,有些喘不过气来。”

眼见此时已经到了大庆殿外,阎象忙扶着元僖进去坐了下来。此时上朝的文武百官也都陆续到齐了,均先向着元僖行礼。元僖听得声音,抬起头来想点头示意,却见眼前雾茫茫的一团团人影闪来闪去,却是一个也看不清楚。

蒋胜男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