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春(出书版)(115)

百姓们虽不明白皇家权争之事,但在他们单纯的想法里,还是由觉得大渊朝真正的皇帝执政应该是件值得欢天喜地的事情,并把数年来的生活艰辛全部归结于奸臣作乱,衷心祈望着能在英明的皇帝治下得到更好的年景。

虽然战乱已平,但阳洙这些年一直被应崇优灌输着“得天下易治天难”的观念,自然分毫不敢大意。为表励精图治之心,他下旨这个新年除了祭天祭祖等典礼不废外,不举行其他类型的宴乐。

大年初三,阳洙正式升朝。因为他既不是登基也不是复位,所以没有举行任何有名目的仪式,只是洋洋洒洒发表了整整三刻钟的天子训词,既赞赏了诸臣之功,又警示他们勿骄勿躁。

初四,魏贵妃携一岁的皇子从平城长途来京,因为以前的高位宫妃们或离散或自尽,只余一些低阶嫔从,阳洙便命她暂时主管后宫。

初五,太傅应博奉太后还京,阳洙率妃嫔及众臣亲于城门迎候,深宫相依的母子们在阔别三年后再次见面,禁不住抱头痛哭。而威望深重的老太傅的出现,也使得先朝旧臣们与年轻新贵们之间的融合,变得容易了许多。

在应博的劝告下,阳洙没有将效力孟氏的官员一概治罪,而是个个斟别,或黜落,或留任,基本上保持了中枢机关的正常运行。被孟释青所废的先皇旧法如果好,便特旨恢复,如果不好,便装糊涂仍然停废。原本在平城就曾颁发的诸项新制,如今也再次晓谕天下。王师诸军不宜全留在京,行赏后部分驻守京郊,其余分散屯田。各州军备采用网状连衡之势,归于中央提调。同时加强边境军力,先以拒守之势应对外敌,待养复民生国力后再谋他图。

这一系列举措对于安抚民生、稳定政局起了极佳的作用,最高政权交接的动荡也在君臣合力下被降到了最低。

就在天下情势渐渐迈入平稳安昌之时,太傅应博上表,称因耽于国事,亡妻之墓数年未扫,要携子告假几日离京祭坟。

阳洙这半年来一直明白应崇优正在对他刻意疏远,虽因军务缠身,面上未曾显露,但一直心中疑惑不安,本想在这几日尘埃初定后找机会与他深谈,没料到应老夫人的祭日偏偏就到了。虽然满心不愿,可也找不出理由不准人家祭妻祭母,只能照准,闷闷地看着他父子离京而去。

“……以上就是臣等合议的屯田方案,请陛下圣裁。”朝服冠笋立于阶前的应霖,絮絮地将半月前皇帝下旨办理的屯田一事,详细地奏报了半天,却意外地没有听到半句回应,不禁抬头一看,只见阳洙呆呆地看着窗外满目春光,正在发愣,好似根本没有在听他说话一般。

“陛下,陛下?”

阳洙回过神,伸手揉了揉两眼之间,低声道:“把折子留下,朕改日再看。怎么不是郑嶙来回奏?”

“郑大将军身染时症未愈,是陛下您亲自批的假啊。”

阳洙想想仿佛是有这么一回事,哦了一声,神情依然有些恍惚的样子。

“陛下御体不安吗?”

阳洙闷闷地摇了摇头。

“入京后陛下一直忙碌,何不趁着春光未尽,出宫赏玩一番?”

“再好的春光,无人相陪也没什么好看的……”阳洙喃喃自语了一声,随手划过摆在侧案的琴弦,锵然一响,“崇优什么时候回来?”

“他给大伯母扫完墓就会回来的,应该就这两天吧。”

“还要两天?”阳洙有些愠怒地把书案上的折本一推,“已经走了七天了!”

面对这样的抱怨,应霖不知如何回应才好,想了想也只能另提建议:“如果皇上闷的话,何不宣杨晨进宫陪您下一盘棋?”

“他早就不是朕的对手了,”阳洙意兴阑珊地道,“现在连崇优都不肯赢朕的棋,有什么意思……以前他动不动就杀得朕落花流水,回想起来就像做梦一样。”

“那是因为陛下棋艺越来越出神入化嘛。”

“哼,”阳洙白他一眼,“你是武人,可别学文官们奉承的本事。”

应霖讪讪地笑了笑,道:“就是因为臣是武将,肚子里的风雅玩意儿太少,才不知道怎么能让皇上排遣,请您恕罪。”

阳洙心思不静,到底还是想出宫疏散一下,伸伸腰站了起来:“郑嶙病了这些日子,朕也没有派人问候一声。今天不想看折子了,就去探望他一下吧。”

皇帝亲临视疾,是不能坦然受之的特殊恩宠,所以尽管郑嶙不在,应霖还是立刻代他辞谢道:“大将军休养了几天,已无大碍,明日便可上朝,还是不要惊动圣驾的好。”

“不是你劝朕出去走走的吗?也不用太麻烦,就用你的车轿,朕微服来去,免得惊扰百姓。”

上一篇:妻君犯上 下一篇:仙楚3·北斗

风维/NIUNIU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