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542)

“好,好,我本来还担心你年少不能服众,可你提出五场试后当众折服那些考生,如今又出题精到,足可不负我的期望!这试题我立时吩咐人留档,你且回去好好养精蓄锐,预备十日后的京兆府五场试!今科能否简拔最出色的人才,就得看那时候了!”

“是,多谢孟公信赖,我必然竭尽全力!”

王维既然已经被贬出京,王缙只得一个人留在京城。兴许是因为之前的教训,他再不登诸王之门,平素除却和兄长平素友人厮混在一起,便是闲来无事到各处佛寺闲逛,题塔留诗,十足十文人雅士的派头。这一日,他和崔颢到了大慈恩寺那座赫赫有名的雁塔之下,见此刻府试之前仍有不少士子前来一观这座留有不少登科的新进士前进士墨宝的都城名塔,他便拉着崔颢跻身其中,品评了一阵子,崔颢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这些雁塔题名之中,似乎就属京兆府的最多?”

“那当然,每年由京兆府试而省试登科的人数,素来是最多的,因为每年京兆府试都可解送五十人!不过,今年却是未必了!杜十九郎之前上呈试题给京兆尹孟公封存之前,曾经对我提过一句,这五场试一场难过一场,尤其是表檄和策问,足可黜落所有心怀侥幸之心的人!”

王缙的这声音很不小,一时吸引了四周不少人侧目相视。然而,崔颢却仿佛浑然不觉似的,大大咧咧地问道:“加试五场是早就传出来的事,既然敢应试,那就总得有几分斤两。否则去同华岂不是更好?”

“去同华?呵呵,因为今岁京兆府试不易,就知难而退去了同华应试,传扬出去可就什么名声都没了,当然会有不少人想留下来碰碰运气,或者看看杜十九郎是否会答应请托。可惜那家伙是个牛脾气,对我都是只字不提,似乎怕我一不小心说漏嘴似的!”

“没事,难就难,若是真的五场试中脱颖而出,还愁不能名动京华?”

这两人一路走一路沿着雁塔往另一边而去,他们这一走,剩下的士子们立刻议论纷纷了起来。现如今留在京城长安的读书人都是奔着明年省试去的,而要参加明年的省试,这京兆府试便是最重要的关卡。倘若连这一关都过不去,这一年的时间便相当于白白浪费。议论纷纷之中,说话二人的身份很快就被有心人辨别了出来——今科状头王维之弟王缙再加上长安县试头名崔颢,自然无人怀疑此言真假。而随着其他各式关于考题难度的消息也在京城其他各处蔚为流传,别说应考士子,就连旁人也不免存着十分好奇和关注。

杜士仪到底出了什么样的考题?

既然有心打探,之前孟温礼在杜士仪呈送了考题之后的击节赞赏自然就被人打探了出来。能够得当初的状元郎,现在的京兆尹孟温礼赞赏,这试题是否精到自然不用怀疑。一时间,京兆府廨内的那些胥吏面对的竟是各方的打探和好处。虽则孟温礼收存试题之处亦是严密,可还是不免有人打起了主意。

这天午后,京兆府廨内除却轮值的官吏值班之外,其余人等大多都去午睡了。尽管算算时令,中秋也已经不远,但天气还热得很,至少那个从后门走出京兆府廨的中年胥吏便是满头大汗。他穿过十字街走了一箭之地,又拐过一个弯,这才来到了一家并不起眼的小酒肆。要了一碗酪浆坐下之后不多久,他便看到一个褐衣人走了进来,径直在自己面前坐下了。

“东西可带来了?”

“是。”捏紧了袖中那薄薄几张纸,中年胥吏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好一会儿方才用沙哑的嗓音问道,“你之前答应的可算话?”

“当然算!”褐衣人有些不耐烦地挑了挑眉,这才恼火地说道,“我家主人何等身份,区区流外铨选的事情,只要打个招呼便能决定,你就等着脱下吏袍,穿上官衣吧!”

听到这话,那中年胥吏咬了咬牙,终究是拿出了东西递了过去,见对方随手翻检了一下,竟是眉头紧拧似乎不太满意,他顿时有些慌神,连忙解释说道,“我只是匆忙之间抄录而成,故而有些地方弄污了,不是故意……”

“我没问你这个!”那褐衣从者却是也认过几个字读过几本书的,试赋试歌也就罢了,可表檄和策问试题中的那些骈文看得他头昏脑涨。确信眼前这个小小的胥吏应不至于蒙骗自己,他就随手折好这几张纸放入怀中,旋即从怀中拿出一枚金铤放在桌子上,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铨选之事还要等年底,这算是酬劳之中的定金,免得你觉得心下没底。好了,我先走了,回头有消息自然会给你!”

府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