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檀郎(26)

作者:夜雪湖山 阅读记录

后来阮夫人嫁了阮信,与她做了妯娌,她虽心中不快,倒也不大想理会,只因阮信是四兄弟里面最不成器的,要学问没学问、要相貌没相貌,他们夫妇一个是浪荡子、一个是下贱女,倒也般配。

谁成想阮夫人的命这般好!阮信先是在行伍中混出了名气,后来又被右相冯致尧看中,从此胜仗一个接一个,升官晋爵,竟成了封疆大吏。

更可气的是,阮家兄弟四个,个个姬妾成群,就是老四阮义惧内,也将四夫人赵氏房里的陪嫁丫头沾了个遍。偏生阮信不知道被阮夫人灌了什么迷魂汤,官居一品,一个妾室也无。

现在阮信官做大了,阮夫人那个下贱女人也跟着成了将军夫人,自己和阮文还要看着他们的脸色行事,当兄长仰弟弟鼻息,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即便这样,当弟弟的犹觉不够,办点事推三阻四不说,三五不时一封家信,劝他们收敛手脚,生活不可太过铺张云云,高高在上,傲慢无理至极!

如今他们的女儿阮冰绡出了这档子没脸皮的事,皇家还不退婚,依然要她做太子妃,可见命运何其不公!若是自己的女儿平芷做了太子妃……若是平芷做了太子妃,将来就是皇后,她与阮文便是堂堂正正的国丈夫妇,看那时还有谁敢给他们脸色!

大夫人想的入神,心里的恨意和艳羡就挂了相,赵氏看在眼里,心中嗤笑,“瞎了心的东西,净干些不识时务的事,胳膊想拧大腿,等着没脸吧!”

阮老夫人见阮夫人和冰绡都跪了,不但没有消气,反而气焰更炽,一连气儿高声怒骂,“下贱”“蹄子”“不要脸”,话越说越难听,骂完儿媳骂孙女,骂完孙女再回过头骂儿媳,气都不带歇一口。

冰绡受过一回檀琢的苦,再受这遭祖母的气,也不觉过分难忍。

她眼观鼻鼻观心,垂着长长的睫毛默念,“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阮夫人的养气功夫自然还要胜女儿一筹,任阮老夫人怎么骂,脸上都带着得体的微笑。倒不是她故意装模作样,是真的觉得可笑,就好比一个狗屁不通之辈站在人前骂街,说些颠三倒四的话,通晓事理的只会觉得可笑,气愤倒居其次了。

阮老夫人骂得口干舌燥,接过大夫人倒的茶喝了一口,见三儿媳妇和孙女一副不痛不痒的样子,更是七窍生烟,可难听的话终究有限,一时也想不出更有杀伤力的话了,竟然给卡住了话头。

阮夫人还以为她说完了,火气全撒了出去,也该平心静气了。

于是温声道,“都是儿媳的错,母亲消消气罢。儿媳听说您有咳疾,特地给您带了上好的陈皮,药性足、又温和,最适合上了年纪的人用。”

秋禾闻言,便将早已备好的礼盒奉上。

一个上了年纪的嬷嬷赶忙接了过来,呈到阮老夫人跟前。

若是人参、鹿茸、灵芝等人尽皆知的名贵药材,或者是金银珠宝首饰,哪怕是银票,阮老夫人都能瞧一眼,一听是陈皮,知道是不值钱的,当下便冷笑出声,“你们瞧瞧!什么东西都敢拿来糊弄,真以为我老太婆没见过世面?”

冰绡心道,您还真没见过世面,须知千年人参易得,百年陈皮难寻。更何况,瞧您这副肝火旺盛的样子,合该喝点陈皮降火,若是一味进补,怕是要七窍流血。

因着嘴上便说了出来,“祖母有所不知,这陈皮与别的不同,乃是凉州杏子堂名医鲁家祖传的宝贝,足有百年之久。您便是不喝,留着收藏也是值些银子的。”

阮冰绡口齿伶俐,声音甜脆,字字落到众人耳中,便是嘲笑阮老夫人没见过世面的意思了。

赵氏忍笑,心想这孩子跟三嫂年轻时可真像。

阮老夫人就是再不知事,也能听出冰绡话里的嘲讽之意,激怒之下,脸上已有阴沉之意。因也不再高声怒骂,反倒冷声吩咐身旁嬷嬷,“宋韵,取家法来!小孩子不敬长辈,我这当祖母的,今天就替她母亲好好管教!”

冰绡心里倒不怕劳什子家法,她自小在军营里行走,实打实的军棍和板子都见惯了,内宅妇人的手段有什么可怕,倒想瞧个新鲜呢!

冰绡绷着小脸这样想着,阮夫人却不然。

她不与婆母计较,是不想把事情闹大、给阮信添堵,可老太婆给脸不要脸,竟然想打她的闺女,真当她这将军夫人是面捏的不成?

于是面色便也沉了下来,冷声道,“绡儿言语无状,冒犯了母亲,是儿媳的错,但母亲不看儿媳还要看老爷和青时,此刻他们父子在宫中面圣,什么情状还未知,我们后宅还是不要生事的好。”

说罢,怕阮老夫人老糊涂想不明白,又道,“儿媳年轻时不懂事,惹母亲不快,都是儿媳的错,可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儿女都已到了婚嫁的年龄,还望母亲能海涵小辈——一笔写不出两个阮字,到什么时候我们都是一家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