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子妃的这件大事+番外(169)

作者:春上水 阅读记录

姜绪风更是大怒,若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宫正司的管事也不必做了。

宫正司哪里敢怠慢,自然花了十足的心思。嫔妃宫人都盯着宫正司的动向,去到哪处,哪处都是一阵的胆战心惊。

十二月初二,温知南与柔然王子,兼大理寺一行人回京。

这位柔然王子乃是柔然可汗最小的儿子,传言是最受宠爱的。然而若是真受宠爱,又怎么会被派到刚刚打完仗,且还是败仗的大雍。

姜绪风并没有见这位柔然王子,让礼部的官员将其安排在了京中驿馆,打算晾他几天再说。

宫正司的管事也是个精明人,得知荣安侯已经回京了,更是加快了进度,宫正司里能用的手段全都用了。

隔日,宫正司的结果再一次呈到姜绪风的书案上时,姜绪风也难得的无话。宫正司查出来的东西直指寿康宫,虽没有证据说是太后,可若是没有太后的受意,寿康宫的人哪里敢向当朝皇后伸手。

姜绪风揉了揉眉心,有些烦躁。

皇后已经退了一步了,上次‘前朝遗物’,他与皇后都心知肚明,皇后体谅他,处理了慧妃便不再追究。况且他昨日刚见了风尘仆仆的岳父,温知南自己不说,但毕竟年纪也大了,边关一行怎么能不遭罪。

“皇上,太后娘娘来了。”

外面响起冬青的通传声,承恩公宋兆和原西北的将领顾准回京便被直接押送到了大理寺卿,宗亲大臣们都有些震惊,虽私下里都有议论猜测,可谁也没想到会是如此严峻的情况。大理寺的官员自知事关重大,各个都是牙关紧咬,谁都不肯透出一点口风来。

太后得了宫外的消息,当日便坐不住了,昨日就来过三次了。

“不见,”姜绪风沉着眉眼,满脸的不耐,“就说朕还忙着,让母后宽心,朕心中自有分寸。”

第126章

“娘娘,侯爷早朝之后去了两仪殿与皇上议事。”

“嗯,”温璟有些懒洋洋的点了点头,六个月左右的身子已经有些重了,她扶着兰苕的手站起来,“想来皇上一会会让我们父女见上一面,给本宫梳妆吧。”

昨日温知南的回京,自然只是匆匆进宫请安,尽一下所谓的君臣之谊。叶松守在宫门口见了温知南一面,温知南也带了话让温璟安心。

而今日早朝便有人坐不住,主动问起宋兆之事,大理寺卿路大人随意找了一个借口糊弄了过去。

温知南也只是叙述了西北的战事和一些后续的安排,关于宋、顾二人他也是只字未提。

直到进了两仪殿内,温知南才郑重从袖子里拿出来一道密封的折子。这是西北军副将廖琪递上来的折子,西北还需要有人继续坐镇离不得人。

廖琪本就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凭着军功做到了副将,只是可惜从没遇到好上司,先前那个造反被斩了,后来这个顾准还不如先前那个有真才实学。廖琪也是憋了一肚子的话,写了厚厚一本折子让温知南代为上表。

前半段完全是廖副将倒苦水,看的姜绪风也无奈的笑了笑。只越往下看下去,姜绪风的神色越来越严肃。

原是顾准在‘宁王造反’那一晚救驾来迟之后,就起了二心。当时姜绪风的那一眼被顾准深深记在了心中,辗转反侧难以安眠,恰巧那时宋兆又送上了橄榄枝,顾准便上了这艘贼船。

顾准刚到西北时还没露出什么马脚,之后却私下跟柔然频频通信。

柔然可汗刚成了新的王,急着做出一点政绩来让老臣们心服口服,其实按照常理来说根本不会朝着兵强马壮的大雍发兵。

不想此时,竟是收到了新西北将领顾准的来信,言道若是柔然可汗愿意陪他演一场戏,今年过冬的粮便有了。

柔然可汗当然不可能信,甚至觉得这是大雍的计谋。然而在接二连三的来信之下,顾准承诺给予的粮食不断地加码,柔然可汗还是动了心思。

最后二人在边境见了一面,甚至签订了一封协议。顾准不会傻到签上自己的名字,却盖上了西北统军的官印。

有了这份协议,柔然可汗安心不少,也不含糊起兵大雍。而第一次押送进西北的军粮便被顾准秘密送给了柔然,军饷则是顾准拿了八分,宋兆拿了二分。

柔然得了好处,演戏也得配合,顾准唯一拿下的那场胜仗便是和柔然演的第一场戏。

然这场戏瞒得住别人,却瞒不住常年领兵作战的廖琪。廖琪连递了好几封折子进京都石沉大海一般之后,便明白顾准身后有人在京城中坐镇。已经做好了先斩后奏的准备,还好姜绪风早有防备,派了温知南到西北。

第二次宋兆自请去押送军粮军饷也有了解释,柔然只要拿到第二份粮食,便会配合宋、顾二人演上最后一场,让宋兆摘一份现成的军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