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子妃的这件大事+番外(170)

作者:春上水 阅读记录

宋兆将大雍的国事,边关将士和百姓的性命当做儿戏,不过就是为了他的仕途铺路。

姜绪风看到这里,手中的奏折一下子掷了出去,本想拿手边的茶压一压火气。可气的手抖,茶盏也紧接着被挥落在地上,甚至气到眼前有些模糊,呼吸都有些不通畅了。

朱湛跟了姜绪风这么多年,真是第一次见姜绪风气成这幅样子,连忙倒了一盏新茶上前,抚着姜绪风的背顺气。

姜绪风与温知南议事都过了午膳的时辰,温知南看了那奏折的内容,震惊和怒火也不比姜绪风少。他当镇北将军的时候,十分受将士和百姓的爱戴,实在想不出宋、顾二人做出此等事,良心可安?

廖琪也算是终于熬出了头,在询问过温知南,廖琪此人的为人作风以后,姜绪风决定任命廖琪为新的西北统帅。

“皇后备了膳食,岳父去用过之后再出宫吧。”姜绪风明显心情不是很好,也没了吃饭的心思,他浅淡的笑了笑,“皇后一直担忧岳父,如今岳父归京,皇后也能放心了。”

温知南自然应下来,他昨日回家,温宥齐就与他说了不少宫中事。可能知道的不是那么详细,但是大概都是清楚的。

前些日子温璟的膳食又出了问题,温老夫人年迈,之前待温璟也不是很好,也不好意思进宫探望。

倒是温宥齐听闻便递了帖子要进宫见见长姐,被温璟拦在了宫外,温知南再从温宥齐嘴里听到的版本便是温宥齐添油加醋之后的。

凤仪宫里,温璟已经候了一会了,听到通报声便急着迎了出去。

父女相见,自是有好多的话要说。用过了午膳,父女便在外间闲话,温璟对战事,政事都是不感兴趣的,只看着温知南精神不太好很是担忧。

温知南回京的路上旧伤复发,冬日里最是折磨人,不过这么多年他也习惯了。反而看见温璟隆起的腹部,再想起儿子跟自己说的话,对这宫中的诡谲愈发的不满了。

“臣不在京中,娘娘近些时候受委屈了。之前与娘娘说朝中情势不明,让娘娘提点着些宥齐,可如今臣却觉得也是好时候,倒是让有些人长长记性。”

温璟明白父亲的意思,怕是因着寿康宫向她下手,父亲也生了怒气。

温璟亲自给温知南倒了一盏茶,温温柔柔的笑着:“父亲消消气,这是女儿从皇上那里讨来的大红袍。皇上那里也没有多少了,知道父亲爱喝,全让女儿讨了过来,父亲快尝尝。”

这是告诉温知南,姜绪风待她还是好的。

温知南也听出来了,稍缓了脸色,女儿给倒的茶他自是要喝的,端着茶盏轻啜了一口,微微挑眉:“母树大红袍,这可是难得。”

母树大红袍一年也只得十斤左右,温璟不爱这个,十斤基本都让姜绪风一人留下了。这些是姜绪风知道她要见父亲,让人送来的。

温璟笑意更浓,接着道:“父亲,朝中之事女儿不甚明白,却也听了一二。也不必父亲做什么,他们自己就要遭殃。宫中之事父亲也不必担心,女儿已经有了盘算,父亲既已决定不插手,那便离他们远些才好呢。”

温知南还是不放心,压着声音半信半疑的看着温璟:“真的?那位毕竟是今上生母,为后多年。”

温璟失笑,学着父亲压着声音:“真的,若是女儿处理不了,再求父亲帮忙。”

宋兆和顾准二人的罪状既然已经清楚,大理寺在姜绪风的授意之下,一本奏折条条列举了二人的罪状,由大理寺卿路大人在早朝时呈到了姜绪风面前。

这下便跟热水进了沸油的锅,在早朝时就炸了锅。

第127章

弹劾宋、顾二人的奏折很快就堆满了姜绪风的书案。

反倒是跟宋氏走得近的那些官员一下子没了动静,都缩着脖子过日子。门路活泛的各家走动,给荣安侯府送东西的也不再少数,只望着荣安侯能给说上几句好话,此事可别牵连上自己。

主要是谁也没想到宋兆竟然会这么大胆,大理寺又有理有据,还有廖琪奏折,温知南等人的作证。连柔然王子都将那封所谓的协议献了上来,板上钉钉,这回宋兆想翻身可是难了。

宋氏一个偌大的家族,光是嫡系就有五房人口。案子一直查到了十二月中旬,拔出萝卜带出泥,宋氏五房没有一人逃过,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御史弹劾了一遍。

递进宫中要见太后的帖子更是每天都有,太后也是焦头烂额,去了太宸宫几次都没见到姜绪风。

宋宝林的父亲也因为贪腐被下了大理寺,来寿康宫求太后,被太后骂了个狗血淋头,刚刚捂着脸跑了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