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朕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454)

作者:吹个大气球9 阅读记录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一开始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是因为给这件事赋予意义的人多了,而且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意义才能成为意义。

举个简单例子,就像钻石,碳元素,全球产量极高,卖钻石的公司现在一边控制每年的产量,一边给大家洗脑,一颗恒久远、钻石永流传。稍微懂点珠宝市场行情的人都知道,买了这东西,付钱的一瞬间,这颗钻石就已经贬值了。

但为什么还要买?因为我们被钻石的意义给绑架了啊。你兜里有几个钱,然后又要结婚了,总不能连颗钻石都不买,不然第一老婆不高兴,第二怕展现不出自己的实力。但只要你买下来,第一老婆高兴,第二你脸上也有面子。这买的是钻石吗?不是啊,是钻石背后的概念,和这个社会对它的意义认同。所买的人,不但是在给钻石商买单,也是在给社会规则买单。

那这个规则又是谁制定的?当然是钻石生产商。

同样的,说回互联网,说回我们这个网站。偷菜游戏有意义吗?对不承认它的人来说,当然没有意义,但对已经给它赋予意义的人来说呢?答案肯定是有意义的,对不对?

这个意义,是用户自己为它赋予的。可这个意义的形式,以及产生这个意义的规则,却是由我们网站创造的。是我们向这些人,赋予了在这个社交环境下,获得社交意义、社交成就和个人尊严以及价值的渠道和权利。

更具体来讲,就是我们想让谁排到第一,就有办法让谁排到第一。我们想让谁在环境下被孤立、被排斥、被诋毁、被消灭,就能让他在这片环境下,过得拧巴、纠结、生不如死。

人们在平台上投入的时间、智力、情感乃至金钱越多,他们对这份意义的需求,就会越强烈和渴望,甚至到某一天,他会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平台。

那现在再把这个场景,进一步扩大化来讨论。

假设若干年后全国有十四亿人口,其中日常要上网的人,又达到将近一半。这一半当中,又有八成的网民,有每天使用同学网的习惯。那么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同学网直接掌握了为五到六亿人,提供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真实权力。

而这些使用同学网平台的人,通过获取同学网为他们提供的,这些网络社会价值,也必然能利用这个网络生态规则,将他们的平台网络价值,变现成实实在在的金钱、名气和舆论权利。因为还是那句话,人聚财聚。阿公,您说,这难道,不叫功名利禄吗?”

梁鑫说到这里,端起茶杯,杯子里的水已经不那么热了,放心地喝了一大口。

梁思云和梁步勋听得瞠目结舌。

不管梁鑫说得对不对吧,但至少这份功力……

只能说梁国雄那个疯子真是好命。

生个儿子,基因突变得也太到位了……

这是生了个天才?!

父子俩面面相觑,被结结实实上了一节课的梁思云,微微皱眉道:“你这些,都属于对未来趋势的推测吧?”

“既是推测,也是判断,而且已经押注……”

梁鑫放下茶杯,看着梁思云已经面带震惊和服气的表情,说话的状态逐渐轻松,继续加码道,“要不然,东风投资也不会看好我,还有东方教育、联鑫科技那些人……整体来看,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判断,也同样是目前全国工商业界,对未来市场趋势的把握。

阿姆利克那边,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不少了,国内呢,也有某度、巴巴、秋秋这些公司的崛起,但是国内市场大,潜力更大,市场还没完全被人占领。并且根据摩尔定律——就是硬件上,计算机这个东西,最慢每二十四个月内就能完成一次迭代更新,所以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硬件配置的提升,互联网行业可能还会迎来一轮新的洗牌。

东风投资他们也不光只投了我一家,他们还投了很多别的互联网企业,比方说咱们W市的游戏茶苑。只是他们投的那么多家,都没有像同学网这样一鸣惊人。相当于东风投资旗下的那么多企业,都在选择突围的赛道,但现在看来,只有我选对了。为什么?”

梁鑫看着梁步勋问道。

梁步勋也被梁鑫说晕了,居然问道:“为什么?”

梁鑫微微一笑:“因为我水平特别高。”

“操。”梁步勋笑着骂出声来。

梁鑫却认真道:“阿叔,我不是在开玩笑,我现在就算把同学网扔了,也还能做个绝对不差的出来。当然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没有必要。滕增岁他之所以投资我,也不是因为看中同学网,而是看中了我这个人。但是我对不起他。”

梁思云听到梁鑫“自爆把柄”,立马先问道:“你怎么对不起他了?”

梁鑫看向梁思云,正色道:“我在太短的时间里,太快地让同学网实现盈利,拉高了它的市场估值,增加了东风投资继续收购同学网股份的成本。现在东风投资偏偏还资金吃紧,我内心感觉非常不安。”

梁思云:“……”

梁步勋:“……”

这爷儿俩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跟梁鑫说话了。

没见过这么能往自己脸上贴金的。

可偏偏……

你还不能说这是吹牛逼。

毕竟这狗日的,说的全都是实话啊!

过了好一会儿,梁步勋才开口:“你对互联网这块,就有这么有信心?现在一台电脑也不便宜,这个事情,不见得能像你判断得,发展得那么乐观吧?”

梁鑫立刻道:“互联网就是将来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在中国,我是全面看好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而且电子产品这个东西,价格只会随着技术迭代越来越低。我记得九五年,我家全市第一批电话,安装费是五千块。后来没过几年,就掉到两千多、不到一千,现在好像都只要三四百了,再过两年,我看不仅要免费,早晚还得倒贴。为什么?因为手机普及了,大部分家庭可能就不需要电话了。大量库存的电话卖不出去,就只能和手机捆绑销售。买手机、送电话,电脑也一样。”

听着梁鑫极其笃定的语气,梁思云无言以对。

因为梁鑫说的电话这个事情,就是梁思云亲眼看着发展到这一步,并全程亲身经历的。

而且他比梁鑫体会得更加深切——出于工作的需要,他在90年代初就已经用上了大哥大,那时候的信号模拟机,奔着万元的价格去,而且要知道,那是90年代初的一万。而现在呢,一部小灵通,几百块而已,话费还便宜,还有手机价格,不买牌子货的话,低价七八百的山寨机也已经随处可见,并且信号良好,完全不影响使用。

电子产品,迭代降价的市场规律,确实是肉眼可见的。

梁思云不说话,只是感慨于梁鑫洞察力的可怕。梁思云自己知道这些,是因为他用过、他看过、他经历过,甚至W市该行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就是他亲手领导和推动的。可梁鑫呢?这么年轻的小孩,家里又是那个屌样,他凭什么能对这些事情,分析透彻到这般地步?

多智近妖……

梁思云的心中,忽然闪过这么个念头。

而这念头,也不是完全平白无故的。

毕竟W市,古来就有这种出妖孽的传统……

刘伯温什么的,跟市中心也就隔了几座山罢了。

难道真的是本地风水好?

梁思云的思路,随着梁鑫神一般的口条,逐渐朝“玄化”的方向跑偏。

梁鑫见他还不说话,又继续往下说:“硬件其实是小问题,很小很小的问题。我之所以押注互联网,本质上,往大了讲,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看这个事情。我看到的互联网,其实不是互联网的产业原理本身,而是从人类社会的运转出发。

人类社会活动的最基础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是技术?是社会分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我觉得都还不够基础。最基础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点,是时间。每个人不论穷富,在时间的尺度上,都是绝对平等的。每个人只要还活着,就是每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觉和吃喝拉撒的必要付出,剩下的时间,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学习、休息或者娱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