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归来嗅炊烟[美食](211)

作者:五里苏桥 阅读记录

只是何年归跟老师做项目之后,也忙了起来,慢慢地消息也不能及时回复了。常常夜晚才有时间,跟何袅袅聊上两句。而何袅袅忙起来秋季食用花尝鲜节的事,忙碌一天,到了晚上,就已经困得不行了。常常话还没说几句,就睡着了。

何年归看着她的睡颜,心里也踏实很多。他轻轻地说:“袅袅,再等等我。我马上就追上来了。你以后就不用这么累了。”

第110章

别的学生都是导师催着做作业,做项目,可何年归偏偏不一样。一得空就跟在导师身后要作业。虽然入学不久,但总想着要快点做出些什么成绩来。

如果放在别的导师身上,都该烦了。偏偏何年归遇到一个“工作狂”导师,只要何年归开口问,导师总有布置不完的作业。后来看何年归很积极,做的作业也有模有样,就带着他开始做项目。

导师跟一些疗养院和医院有合作,也时常带着何年归去。何年归便跟着导师忙忙碌碌地多地奔波。虽然累,但收获也非常大。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何袅袅跟马敏聊过之后,马敏也坦诚跟她合作。何袅袅收购了马家屯所有的菊花,卖出去大半,一部分存在冷库里,一部分送到食品加工厂,制作成糕点等产品。

马敏也利用自己的人脉,为何袅袅做营销。何袅袅之前找的网红和KOC做的宣传,能触达只在本市范围。而马敏找大博主,影响力是全国范围内的。

本来可食用花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新鲜的东西,还有很多人没有吃过菊花。经过大博主这么一宣传,周边城市甚至省外,都有人趁着假期,来何家村尝鲜。

十一假期期间,何家村的日均游客量超过了十万。

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费。巨大的人流量,带来的不仅是食用花的尝鲜消费,还有住宿、游玩、停车、小食等等各类的消费。农家乐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六家,扩成了十六家。可即便如此,每一家农家乐还是全天无休,门庭若市。

自然也有不少投资人看中了这个热闹,想来分一杯羹。光是要来开游乐场、民宿和餐厅的电话,村长何旺每天都接不完。有投资虽然是好事,但外面的投资,看中的是现在何家村的热度。日后热度过了,他们赚了钱走人,村里的村民们,就失去了最好的赚钱机会。可村民们手里又没什么钱,确实需要投资。

于是何袅袅跟何旺商量着,说:“我们可以搞合资。他们想趁热度在何家村赚钱可以,但要跟村民合开。这样一来,村民们不用出太多钱,就能开店。而投资人们也能自己赚钱。双赢。”

“就这么办!”何旺深表赞同。

十一假期刚结束,何袅袅就联系公司,开始建冷库。她和马敏一起投资了一座两千平的冷库,建成后,可以直接把鲜花的存储成本降90%。

何袅袅和马敏的理想一致,工作合作又多。马敏便时常往何家村跑。有时候跑得实在是太勤了,何袅袅都有点不好意思,她便提议,说:“其实你不用每次都这么麻烦跑过来的。有什么事,我直接去找你也可以的。”

“不用不用不用。”马敏忙摆着手,“我喜欢跑来跑去。”

看着马敏忙完之后,又溜达着去了谷一团队所在的民宿,何袅袅了然一笑,说:“哦~原来是为了喜欢的人跑来跑去啊。”

马敏自从上次在何袅袅家跟谷一喝过酒之后,就跟谷一成了好朋友。

果然能吃到一起和喝到一起的人,才是最相配的人。

去年何年归种在院子里的葡萄结果了,一串串紫葡萄又圆又大。何袅袅踩着凳子,把葡萄串小心剪下来,一共剪了十几串。

何袅袅挑了几颗,喂给咩咩吃,小蘑菇在一旁急得直打转。何袅袅抓了抓小蘑菇的脖子说:“你是小狗,小狗是不能吃葡萄的哦。”

小蘑菇嘴馋,可不管能不能,看到只给咩咩吃,它就一直围着袅袅转,“汪汪”还不算,还要去拽何袅袅的衣服。何袅袅没办法,拿出一颗葡萄,放在小蘑菇面前,说:“现在只有一颗葡萄。你想吃,咩咩也想吃。如果你吃了,咩咩就没有了。你作为哥哥,愿意让给咩咩吗?”

小蘑菇垂下头,犹豫了一会儿,把小爪子放在何袅袅手腕上,推着那葡萄,给了咩咩。何袅袅开心地抱着小蘑菇揉了揉,说:“小蘑菇真是个大暖男!”

这么多葡萄,何袅袅一个人也吃不完,左邻右舍家里又都种了葡萄,她便把葡萄都剪成一颗一颗的,洗净晾起来。

趁着晾葡萄的时间,去买了个大玻璃罐子和几斤冰糖,准备酿成葡萄酒。这样一来,何年归寒假回来的时候,也能尝到他种的葡萄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