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归来嗅炊烟[美食](74)

作者:五里苏桥 阅读记录

何袅袅抓着筷子乖巧地坐在餐桌前,已经迫不及待了,菜上桌就赶紧夹起一只黄花鱼,黄花鱼肉嫩,高温油炸能最大地锁住其中的鲜嫩,外皮裹了一层薄薄的面衣,外酥里嫩,唇齿留香。

嘎巴虾,何袅袅是第一次吃,它有一只像鼓锤一样的小钳子,咬起来嘎巴作响。个头虽小,却非常入味,生腌的虾肉清甜软糯,如果可以喝酒,是个非常特别的下酒小菜。

“等夏天到了,去青岛吃海鲜喝啤酒吧。”何袅袅提议。

“那你的胃得快点好起来才行,生冷和酒都伤胃。”何年归啃着黄花鱼说。

“嘿嘿,我前几天去医院了……”

“去医院怎么没叫我?”何年归忙问,“胃又不舒服?”

“不是,是去复查。”何袅袅骄傲,“医生说我可以停药了。”

“那暂时先不要吃生腌了。”何年归把嘎巴虾端到自己面前,“没了药保护你,吃生腌有风险。”

“啊……”何袅袅失望地发声反抗。

可马上又被爆炒蛏子和蒜蓉螺片给吸引去了,四月正是蛏子肉肥的时候,不仅肥还壮,加上青椒和大蒜爆炒,清爽肥美有嚼头。螺片是烧烤店的做法,蒜蓉的味道已经完全融入了螺片,裹着细细的蒜蓉和螺片本身的汤汁,入口是鲜香脆爽,一口一口停不下来。

何年归看着何袅袅吃得香,有几分欣慰涌上心头,还记得她刚回来的时候,还想着逃走,可如今,两人已经有了她胃好了要吃火锅的约定,有了夏天要去青岛吃海鲜喝啤酒的约定。而何袅袅跟村子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两人有了一同种植的大棚,有了种菜种花的小院子,还有了将要领养的小狗……

会不会,她以后可以真的留下来呢?

……

跟大壮正面冲突之后,何袅袅不想再跟他激化矛盾,所以她准备假装掉入大壮的陷阱。她晚饭过后,联系了公司法务,连夜修改了合同。

因为赵传义不知道菊花的产量,一开始也没有跟何袅袅约定具体收购多少,何袅袅便在合同上写了1000朵,这个数量,差不多是试验田的产量,本来试验田的这部分,是准备卖给师父杨昊的。这样一来,可以把杨昊身上的压力摘掉。如果到时候师父销售顺利,可以从花棚里匀一部分给他。如果师父销售不顺利,这块田的产量,本来也不属于何袅袅本人,可以有效规避打赌里面的成本占比。

而她自己棚里种的花,可以继续去卖。

只是餐厅卖菊花这条路子,可能很难走,小城镇对于吃菊花这件事,还是市场教育不足。于是何袅袅改变了作战策略,准备向农家乐和糕点店下手。

第二天一早,何袅袅送何年归去驾校之后,就去找赵传义签了合同。然后就直接去了本市农家乐最火的村子——马家屯。

马家屯的旅游发展好,有山有水,梯田景色也好,一个村子开了不少农家乐。四月份很多人出游踏青,正是农家乐生意好的时候。

何袅袅先在点评网站上对马家屯的每一家农家乐都做了分析,发现这个村子的农家乐多数建在河边,主打先抓现做的麻辣铁锅鱼。

游客可以自己钓鱼,也可以直接买店家抓的鱼,店家把鱼做个半熟,放在大铁锅里,食客们围着灶台吃,主打一个吃玩结合。何袅袅觉得这种方式其实也可以运用在自己的村子里,如果花卉种满田地,漫山遍野的花海,一定是一个绝美的打卡圣地,可以邀请游客们来花田里选花、摘花,然后农家乐餐厅再把花制作成美食。不过这是后话。

何袅袅找了一家生意一般的店,名叫老马农家乐。跟所有的店铺一样,也是主打麻辣铁锅鱼,可这家店因在河流最上游,游客过来要走比较远,生意自然受影响。

好不容易迎来何袅袅一个食客,老马热情招呼,可得知何袅袅来意之后,老马轻轻叹了口气,直截了当说:“不买。”

何袅袅也不着急,点了一道特色麻辣铁锅鱼,钻进厨房,开启了夸夸模式:“老板,您家这鱼闻着就很香。”

“论做鱼,我不输给河下游那几家。一般人可能吃不出来,但我家的鱼啊,更入味,更香!”马老板一双眼睛像是鱼眼睛,又圆又大,说起来自家的铁锅鱼,满眼的骄傲。

“只是啊……”何袅袅环顾四周,卖起了关子。

马老板等了半天不见何袅袅继续,停下了剥鱼鳞的手,问:“只是什么?你倒是说啊!”

何袅袅笑意盈盈,说:“只是,没有一个能抓人的特色。大家都做铁锅鱼,您也做铁锅鱼,就很容易输在地理位置上。”

“不然呢?咱们马家屯,主打的特色就是铁锅鱼啊。做别的更活不下去。”马老板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