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归来嗅炊烟[美食](75)

作者:五里苏桥 阅读记录

“不是说让您做别的,而是说,让您增加点别人家没有的东西,比如……菊花鱼。”

第39章

马老板压根不听何袅袅掰扯,手法迅速刮完了鱼鳞,开始脱鱼骨,切鱼片,一片一片厚薄均匀的鱼片在马老板的大刀下飞快堆叠。

何袅袅也不着急,就站在厨房门口,说:“虽然麻辣铁锅鱼现在是马家屯的特色,可每次来玩的人都是新人,回头客很少,来到这里,好几家农家乐都是做麻辣铁锅鱼的,他们哪知道哪家好吃哪家不好吃?这时候,就只能看地理优势了。可是咱家的位置不太好,那怎么办呢?”

“肯定是得做得比别家好吃啊!”马老板义正言辞,“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何袅袅摇着食指,说:“话这么说是没错,但游客们往河边一站,整条街都是麻辣鱼的香味混在一起,根本分辨不出来哪家更香。”

“那你不还是绕过前几家,来到我家了吗?”马老板不服气。

何袅袅心虚地笑了笑,因为她的目的不是吃鱼,马老板和她都知道,但是这会儿也不好驳马老板的面子,便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啊。我能看出来您家的好吃,可大部分人在下游就停下了。”

马老板也被何袅袅硬编的千里马理由给逗笑了,看小姑娘还不放弃,便搭了句话说:“那你觉得我们‘生意不好’的店,该怎么做呢?”

本以为,何袅袅会直接推销她的菊花,却没想到她竟然问:“马老板,您觉得,来村里游玩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大部分是些年轻人……不过……也有带着一家老小来的……”老马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

“老板,这就是您对TA定位不精准了。”何袅袅说,“愿意节假日来农家乐玩的人,他们都有一个精准的共同点,就是热爱自然。这些人愿意跑动,喜欢天然、新鲜的东西,无论什么年纪,都对养生略知一二。”

“是吗?”马老板停下手里的刀,觉得何袅袅似乎说的有道理。

“是啊,所以我们得抓住用户的痛点,从养生和天然下手。”何袅袅更起劲,“其实现在村里的麻辣铁锅鱼,就占了一点,那就是天然。但麻辣有个问题,就是不够养生,有些肠胃敏感的人,是很怕麻辣口的。虽然也有各店里也有清汤鱼,可清汤鱼没特点啊。我们得做一个养生、天然,还要很有特色,大家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一道菜!”

“比如?”马老板有点兴致了。

“嘿嘿,比如,菊花鱼。”何袅袅终于回到了一开始的话题。

“菊花鱼是个什么东西?”老马说,“听都没听过。”

“就是炖鱼的时候,在里面加几朵可食用菊花。”何袅袅说着拿出手机给老马找网上这道菜的图片。

网上的照片拍得很棒,浓郁奶白的鱼汤中飘着色泽金黄的菊花瓣,看起来就很健康,很养生。

何袅袅借着给马老板看图片,凑近来,郑重地说:“可食用菊花营养价值高,好看好吃,还有乡村气息,跟您家的现钓的鱼一结合,用铁锅炖一大锅菊花鱼……啧啧啧,这道菜简直就是为农家乐而生的!”

马老板看了看图,确实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何袅袅找出网上对她培育菊花获奖的相关报道,笑着挑了挑眉,说:“可食用菊花的培育上,我还勉强算是有点小成果。”

以前她不爱炫耀,可后来她想通了,明明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荣誉,为什么不展示出来呢?就要骄傲地告诉大家,她就是本行业有头有脸的人物。

“哟,挺厉害嘛。”马老板看到何袅袅相关的报道有好几条,国家级的奖项都拿了几个,市级的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还行吧。”何袅袅得意地说,“大了不敢说,咱们市里种这种特大甜庆菊的,就只有我一个,现在菊花长势很好,预计五月底就能收获,到时候正是游山玩水的好时候,您家这特色菜一上,绝对秒杀河下游所有农家乐。”

“看着是不错……你有样品吗?”马老板问,“味道也很重要,如果不好吃,那不是坑人嘛。”

还是回到了最棘手的问题上。

不过没有样品这件事,是坏事,也是好事,看怎么用。何袅袅说:“这个菊花稀有就稀有在这里,五月之前,都没有样品。我可以跟你保证,甜庆菊生吃是微脆、清甜、香气扑鼻的。煮熟了吃,是清爽、柔软,花香不散的。我还可以保证,今年,我就只供您一家农家乐,一旦您家的菊花鱼做出来,别人想模仿都模仿不了。”

一席话说得马老板很心动,因为生意不好确实是他家农家乐最大的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