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150)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没事儿的二姐,我就是一时用力没有控制住,这才扭了一下,昨日那个医女过来看,就扔给我两幅膏药,可见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邢三娘确实伤得不重,这种伤也就当下会疼的很厉害,她被抬回来也不是完全不能走,主要是不太想面对看热闹的弟兄。

今天愿意走两步,就是心中恼羞之意退下去很多了。

邢三娘走了两步,发现只要她姿势正确,就不会拉到她的腰后,心情好了一些,等之后跟着曲七姑娘入京,她希望是自己走进去,而不是被人抬进去的。

“大哥,二姐,你们想好了吗?要不要跟我一起入京啊?”

邢三娘希望他们能一直在一起,不要轻易分开。

但是入京不是一件小事,而且也并非全都能由她控制的,像邢家庄的那些弟兄,她肯定不能全带到京城去,甚至可能一个都带不了。

不过家人肯定能接到京城去。

邢老大表示看邢二娘的,而邢二娘则连连点头。

三娘的性子莽撞,又不通文墨,进了京城那种一块砖砸三个人,两个官一个皇亲国戚的地方,得罪人都不知道是如何得罪的。

她们必须跟着去!

“行!只要咱们兄妹三人不分开,去哪儿我都心安。”邢三娘真诚的说道。

“我也这么想,不过去京城没问题,但你真的要以后追随那个大小姐?你确定她真是为太女办事的?”

邢老大担心邢三娘上当受骗。

他知道邢三娘非常的崇拜太女,但是俺儿就那么巧啊,随便在路上抓个人,竟然就是太女的手下。

而且还正好看上了邢三娘的天赋,要招揽邢三娘不说,还要下力气培养邢三娘。

他们就是三个倒霉蛋,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可能直接落到他们头上?

“那还能有假,若不是为太女办事,那些造船厂的大官,怎么可能对她如此尊敬,还有那四个禁军,我听他们都喊领头之人统领,禁军统领多大的官啊,在她面前是以末将自称,可见她地位更高。”

邢三娘不傻,她没有把握,不可能直接应下此事。

邢老大越听越觉得奇怪,但他又想不起来哪里奇怪。

最后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那就走吧,反正人死不过碗大的疤,没什么可怕的!”

当然,能不死更好。

邢三娘是邢家三兄妹中本事最大,最聪明的那个,很多事情,三人之都是以她的意见为首。

“放心,我们谁都不会死,而且还会混得越来越好,地位越来越高,比当初那个官还要高!”

邢三娘没有太多幼年的记忆,但是她一直记得,本来他们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就是因为那个人的一句话,他们跋山涉水而来,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

那是邢三娘不会轻易忘记的仇恨。

当天晚上,入海县城停靠了一艘自左州而来的大船,船上下来的人,连夜出城,往芦苇县的方向赶去。

后半夜的时候到了造船厂,其余人都去休息了,只有石采文没有睡下,而是为沈玉耀整理情报。

沈玉耀早上醒后召见石采文,石采文挂着黑眼圈,精神倒是挺好,就是人瘦了一圈。

“臣女见过殿下,殿下晨安。”石采文虽然习武没什么天赋,但是她练就了一副好身子,这样熬大夜都能精神奕奕的。

和她人年轻也有一定的关系。

“坐,吃饭了吗?”

沈玉耀摆摆手示意石采文不必多礼,随后坐下问她。

石采文摇摇头,她回来之后就一直在干活,哪儿有时间吃早膳。

“正想着要厚脸皮些,蹭殿下一顿早膳。”石采文轻笑着,眼底却没有多少笑意。

反倒是让人一看就知道,她心事重重。

能让石采文如此上心的事情,甚至不惜放弃睡眠也要早点儿完成的,自然就是沈玉耀之前给她的任务。

“看来随兴县有问题啊。”

石采文闻言,立马收了浅笑的表情,郑重起来,她刚要同沈玉耀详细说说,就被沈玉耀打断了。

“不管是什么事情,先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哪儿能饿着干活啊,沈玉耀就算是个很喜欢压榨下属的人,也不至于让下属连口饭都吃不上。

跟着她混还吃不上饭,那岂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可是……”

石采文还想多说两句,反正现在早膳还没有端上来呢。

“那些事情都是过往发生过的,就算我现在知道,也无济于事。”沈玉耀让人去查,不过是想要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

对未来来说,曾经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很重要,所以在去左州和来造船厂中,沈玉耀选择后者,将前者交给了石采文。

石采文见沈玉耀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坚持。

太女不说还好,一说,她还真有点儿饿了。

石采文揉了揉肚子,感觉腹腔已经在隐隐作响,她不光今天早上没吃饭,昨天晚上也没怎么吃东西。

心里装着事,是吃不好也睡不好。

石采文在去左州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会牵扯到那么多人,而且那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位居高位。

她急着将此事告知沈玉耀,才一路披星戴月的回来,现在想想,确实没必要太着急。

反正是已经发生的事,知道了也不能改变以前,不如养精蓄锐,对抗未来。

石采文想明白后,早饭吃的都香了。

两人对着吃完一桌子早饭后,正式开始工作,沈玉耀看了眼时间,差不多八点左右。

挺好,比在京城的时候还晚几个小时呢。

石采文先是给了沈玉耀一张记满了名字的名单,“殿下,此名单上,是当年参与过此事的人。”

沈玉耀拿过来一看,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名单,这简直就是一份死亡名单。

上面大概记了二十余人的名字,只有三四个后面写着,依旧在世。

那些没标注在世的,显然都已经长眠地底了。

“这些活着的人,而今都在哪儿?”

沈玉耀一个都不认识。

“回殿下,有的人如同外祖父一样,归隐山林了,有的则是下落不明,不知人在何处,需要再仔细去查查。”

“不必了,都是老人家,没必要让折腾他们。你问到人下落何处了吗?”

“外祖父说,当年江家不敌郑家,嫡系四散飘零,只留旁支在随兴苟延残喘,至于那个孩子,似乎是随着嫡系一脉的传人,西南去了。”

沈玉耀点点头,对从这条线上找普乐,已经基本不抱希望了。

其实那么多年过去,很难去找一个特意藏起来的人。

“人多半是找不到了,你说他们会跟当年那个孩子说他的身世吗?”

“多半会吧,世上之人皆是生来就有父母,一个孩子无父无母,总是要寻根求源的。”

石采文是以己度人,按照她的性格,她是一定会查到低。

“慈幼堂、道教、佛寺,这些地方出现孤儿,是很正常的事情。”

孤儿院里的孤儿长大后不太可能会去找父母,毕竟当他们出现在孤儿院的那一天起,就代表他们早就已经失去父母了。

而道教、佛寺,这些地方的人捡到孤儿,就直接为他们安排新的信仰,每日修道念佛就够了,谁会去想自己的父母是谁?

沈玉耀说的话很有道理,石采文想到普乐这个名字,恍然大悟。

“所以,那人出家为僧了?”

按照辈分,其实那个人是石采文的表舅。

“不知道,我之前猜是如此。但你外祖父都不清楚的话,那这世上就再也没人清楚他的下落了。”

或许还有个人知道。

身为母亲,太后又那么重情,她真的一点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去了何方吗?

“是臣女办事不力,让殿下失望了。”

石采文略有些低落,第一次给沈玉耀办事,却没有办的完美,以后还会有这种机会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