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151)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不必自责,四五十年前的旧事了,当年的人死的死走的走,能查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是现代,四五十年还不算太久,因为人大部分可以活到七八十岁。

但古代,四五十年几乎是两代人了,再加上那时候还有战乱未曾平息,人的平均寿命非常的低。

“多谢殿下宽慰,虽然有关普乐的事,臣女没有查到下文,但有关于县令的事,倒是有些线索,殿下可要听听?”

“讲。”

沈玉耀是想过于靖被人害了,没想到还真让她给想对了。

这个被皇帝之前树为模范,死在救灾中的县令,确实是个好官,但他的命是真的苦,死的也是真的冤。

于靖曾是江朱韬的弟子,但是江朱韬身为大理寺卿,最擅长的是办案,而于靖更擅长治理。

于是师徒俩就起了分歧,于靖本来可以通过江朱韬的举荐直接进入朝廷为官,进入大理寺后,肯定能平步青云,但他偏不,那会儿年轻的于靖很叛逆,非要通过科举去证明自己。

于是他通过科举,进入了朝廷为官。

但是从科举进入朝廷的官员,是被吏部统管的,而吏部尚书彼时是郑家人,乃是正儿八经的士族出身,瞧不上江朱韬。

毕竟江朱韬虽说出身的江家有点儿名气,但他不是嫡系那一支,况且江家之所以败落就是因为郑家,两家是有仇怨的。

于靖成了郑江两家争斗中被殃及的池鱼,直接被吏部分配到左州当官去了。

当初杨成业的好友杜高俊,就是靠着杨家,也就是世家的人脉被分到左州去的,可见左州那个地方,世家当道,官场比京城还黑暗呢。

江朱韬知道自己弟子性情较为直接,人又年轻,颇有些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意思,怕弟子吃亏,江朱韬各种走人脉,最终将弟子安排在了随兴。

身为江家族地,随兴虽然也属于左州,但它并不是那些世家大族能掌控的地方。

于靖在左州,一干就是五年。

五年了,一直是一个小县令,同时期高中的人,有的都已经调回京城当京官了,他还是一个小县令。

若是因为于靖能力不行,便也罢了,偏生于靖回不来,是因为吏部尚书刁难他。

空有满怀报国之志,却偏偏被人摁在一处,动弹不得。

于靖在做县令的那段日子里,将随兴县治理的井井有条,可见他能力确实是有的。

石采文说到此事时,语气很沉重,她和于靖偶尔也碰过面,比较于靖是她舅舅的弟子嘛。

“他去世前,吏部的调令已经下发,他很快就能回京了。”

为了不让官员在地方上形成强大势力,所以官员任职是三年一换,或五年一换,且不能回自己的家乡为官。

于靖的调令,是卡在五年一换,最后的期限。

这次江朱韬也比较给力,直接运作一番,让弟子回京来了,而不是顺着吏部尚书的心,去更加凄凉偏僻的穷山恶水继续当县令。

结果就没有结果了。

明明差一点就可以重新回到朝堂,实现抱负,结果却被人害得一头栽进了汹涌的洪水中,再也没有上来。

至今都没有找到尸体,家中立的是衣冠冢。

沈玉耀这才算是明白,为什么江朱韬和石炳生会一直拽着敬王和太子的事情不放。

所有看似微小的矛盾之下,都是人命。

“你说于县令是被人推下去的,可有证据?”

“回殿下,不光是证据,连人我都抓来了。之前他一直潜逃在外,郑家被灭后,他还往京城走,江家的人一直在找他,我去的时候,正好已经将人抓到了。”

好巧啊,沈玉耀问:“那人如何了?”

“说是逃跑的时候腿脚胳膊都受了伤,但好在人还活着,嘴也能说话。”

怎么跑才能腿脚胳膊受伤?

怕不是私底下被严刑逼供过,不过沈玉耀没有多探究的意思,江家能将人交出来,就已经是对她的信任了。

“从那人口中问到是何人下的手了吗?”

官场上的官员之间,就算是有矛盾,一般也不会直接下狠手,那可是一朝命官,老师还是大理寺卿,不是无名小卒,不可能死的悄无声息。

“问到了,是郑家人。”

石采文说罢,起身对沈玉耀行了一个大礼,“采文请求殿下,为于县令主持公道。”

“你这是干什么,起来吧,郑家都已经被抄家灭族了,逃脱的漏网之鱼我也都已经抓起来,此事自然可以分明。”

“殿下已经将漏网之鱼抓到了?”

石采文愣了,她就是要跟沈玉耀说这件事,结果沈玉耀早就已经做完了?

“恩,我不是同你去信时说过了吗,我在这边抓了几个逃犯,还有包庇他们的县令。”

石采文想起这件事了,可当时太女没有说那逃犯都是郑家人啊!

“为何郑家人会逃出来?他们不是应该都……”

应该都死了才对,无数百姓见证了他们的死,菜市场口的血迹每日都有冲刷,尸体也都运回了。

“是啊,都应该死了才对。他们是怎么逃出来的,这就应该问问京城的那群人了。”

沈玉耀微微眯眼,杀气频现。

杀人犯都敢用移花接木的手段调换,那死的人是谁?做这件事的人又是谁。

大庄的官场,比沈玉耀想象中的还要不干净。

石采文既然已经到了,稍作休息,一行人就可以回京了。

沈玉耀没有多呆,第二天就走,没有带朗沪宁。

朗沪宁一听太女不带他,差点儿以为他这辈子都回不去京城了!他都好久没有回去看看家里人了!

结果沈玉耀说让他留下来,继续盯着造船的进度,等船造好了,造船厂挪到新港那边,他再回京。

“此事乃是父皇交给朗大人的差事,耽搁这么久迟迟未曾完工,父皇本就很不满了,若是朗大人还临阵脱逃,那这后果,不是朗大人能承担的。”

没错,皇帝就是那么的不讲理,明明造船进度慢,和朗沪宁本人没什么关系,甚至如果没有朗沪宁,现在皇帝连船的框架都看不见。

但皇帝才不管那些,他只知道这是臣子无能。

朗沪宁能说什么?为了自己的小命,他只能苦着一张脸将此事应下,眼巴巴的看着太女的车队越走越远了。

护卫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小心说道:“大人,海风寒凉,您可要小心身子,造船厂上上下下的人,可都要仰赖大人关照啊。”

朗沪宁收回恋恋不舍的表情,回头看着护卫那张笑的挤在一起的脸,不耐烦的摆摆手。

“去叫所有匠人过来,我有事吩咐他们。”快别在这儿卖丑了,笑的忒不自然。

护卫诶了一声,办事积极性很高,和此前判若两人,就是他心里还是有点儿忐忑,没忍住,留下问了朗沪宁一句。

“朗大人,太女就这么走了,那在下和其他人的事情……”

“太女直接离开,就说明没打算把你们怎么样,但兵部有兵部的规矩,你们的事情,之后自然有别人来处理。”

听了朗沪宁的话,护卫大大松了口气,只要人还活着就行啊,其余他也不敢多要求。

太女刚来就大肆杀戮,实在是把他给吓到了。

被吓到的人,多半是心中有鬼。

沈玉耀越是表现出对违法恶人的零容忍,朝中反对她的声音就越多。

除了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外,更多的人,是心虚。

因为他们知道,若是沈玉耀不放过那个县令,就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第76章

沈玉耀回京那一日,朝中有关声讨她的声浪,没有丝毫减弱,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所有声音中,喊得最高的那一位,不必说,就知道是哪位了。

沈玉耀的马车停在了皇宫前,邢三娘等人被石采文接了过去,沈玉耀总不可能将人接进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