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270)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身为史官,毕生所求就是尽可能全面的记载每一个人在历史中的面貌,用最真实的笔墨,记载一切。

若人生如一场罗浮梦境,那在梦境中寻找一份真实,才不枉入梦一场。

司马云书落笔,在手中的《罗浮梦》上,简单勾勒便画出栩栩如生的一枝梅花。

她愿身化告天鸟,高声鸣叫,唱与世人听。

在第一个花楼机矗立在京郊时,沈玉耀也拿到了一本来自太史令的奏折。

太史令司马吉请奏,他举贤不避亲,举荐自己的孙女司马云书为史官,主持修撰前朝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子们的史书。

史书之中,将尽可能的还原真相,为那些女子澄清不实谣言,为后世留下真正的红颜书。

那一本名为《今古十红》的史册,就在沈玉耀的朱笔落款下,诞生了。

沈玉耀愿意为那些已经作古的女子,发出她们生前不曾出口的呐喊。

而司马云书,也于此正式踏入历史舞台,成为史册之中的执笔一人。

在她的笔下,辉煌庞大的王朝似乎绽放出了不一样的光芒,那光芒自古至后世,一直在历史长河中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石采文的事情做的很顺利,虽然在朝堂上杨可卿一直别她苗头,跟她作对,但令人意外的是,下了朝堂,杨可卿就跟消失了一样。

反正一直没有出过手,甚至还颇有些对石采文的所作所为默许的意思,约束着那些投靠她的大家出身官员。

让石采文的事情办的更顺利了。

朝上朝下判若两人的举动,让石采文看杨可卿的时候,总有一种巨大的割裂感。

某一日下朝,又和杨可卿因为花楼机的事情大吵一架的石采文,是真的受不了了,撸起袖子就想跟杨可卿干一架,看看杨可卿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东西!

被她最近认识的好友给拉住了。

时任吏部郎中,为考功司长官的夏长乐和石采文以前只见过几面。

那时她们还在草原上,后来石采文去了佛地,两人就没什么关联了。

还是最近,因为石采文拿了推广花楼机的差事,若是做好算大功一件,自然要在吏部考功司挂名,两边多见了几面,便熟悉了起来。

夏长乐出身东宫女子学堂,之后又去草原历练了一段时间,履历丰富,根脚扎实,不必如他人一般谄媚石采文,再加上和石采文性情颇为相投,这才关系一日好过一日。

只是夏长乐为五品官,没有上早朝的资格,她隐约知道好友和都察院的杨御史不对付,但她没想到会关系差到,说着说着气头上来,就要去打一架。

“你与杨御史均是高官显贵,这里里外外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你们,岂能动手斗殴?况且御史掌管朝廷喉舌,她若参你一本,小心你官位不保。”

夏长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说歹说才将气头上的石采文给拦下了。

石采文气的脸上发红,叉着腰来回走动两圈,复说道:“我今日若是不打她一打,她当真觉得我是泥做的菩萨,任由她拿捏!长乐啊长乐,你说她究竟在想什么?”

“我没招她没惹她,她拿我去和太史令的孙女相比,说那位司马史官心中有家国,希望我也多读读书,凡事三思而后行!”

石采文说着,露出一个无法理解的表情。

“我哪里没三思而后行了,我何时冲动过了!她不能因为有几个刁民在外面嚷嚷自己被花楼机砸了饭碗,就说是我没三思后行吧?我想再多,还能拦住花楼机织布啊?”

石采文真的是要气死,她就一老老实实干活的,杨可卿吃饱了撑的,非得给她找事儿!

夏长乐没有顺着石采文的话说,而是话锋一转,指责起石采文来,“此事确实是你做的不对,上面想尽快落实,你也不该这样急。”

如果石采文不那么急,给那些百姓时间,他们一定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法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到花楼机前哭诉不止。

“我那也是为了让陛下尽快放下心来。况且,那些人可不是普通百姓,花楼机做出来的布,没有流入京城附近,现在都送到新港去了,他们的饭碗究竟是被谁砸了,尚未可知。”

石采文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夏长乐意味深长的看了石采文一眼,“你既然都清楚明了,何故还生气呢,杨御史不过是借此给你提个醒。”

“切,她能有那好心?我看她是想看我笑话!我偏不会让她如愿!”

第140章

石采文对杨可卿不坏好意这件事深信不疑,夏长乐又劝了两句,见她坚定,就没再多嘴。

甚至心里也开始暗戳戳的想,杨可卿会不会真的是想要看石采文笑话。

想想也有可能,杨可卿的性格可不是会随便提醒人的,她提醒石采文这件事就很奇怪。

不过夏长乐和杨可卿不熟悉,所以也不好妄下结论,只在心里想着,之后要好好观察此事,更好的掌握这位杨御史的性格才好。

不然正如她之前所说,杨可卿掌握朝廷喉舌,若是什么时候惹怒这位御史,被参上一本,那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长乐,你帮我一件事如何?”

石采文眼珠一转,亲热的拉住夏长乐,声音都甜了些许。

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夏长乐只想吃瓜看戏,并不想被卷进这场纷争中。

不过身处官场,谁还真能独善其身不成?到最后都是要被卷进去的。

夏长乐点点头,“采文尽管发话,若是有能叫长乐帮上忙的地方,长乐必定会竭尽全力。”

“长乐,你真是我的至交好友!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嘛,杨可卿那样的,绝对就是想看我笑话!”

石采文在这个时候,还不忘踩杨可卿一脚,以示愤怒。

夏长乐被石采文说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石采文的性格鲜明活泼,真是让人难以招架。

所以她就听了石采文的话,决定帮石采文一把。

在花楼机前哭诉的老百姓,一开始就一两个,是他们见石采文并不将人轰走,这才越来越多的。

一开始石采文是真的在反思,难道是她做事太快,不留余地,这才让那些百姓走投无路,只得到她面前哭诉吗?

后来她见人越来越多,终于明白了,这是有人在背后找她麻烦,和她本人到底有没有做绝事情,并没有太大关系。

这几日石采文本来就因为此时心中肝火旺盛,杨可卿还在早朝上用此事来暗讽她,也难怪她大动肝火,恨不得揍杨可卿一顿。

夏长乐的马车从城内行驶至城外,这一路上遇见的人比她想象中要多不少。

除了去花楼机附近上工摆摊的,还有不少是单纯过去参观的。

花楼机很大一个,摆在那里非常显眼,之前百姓们没有见过这一类东西,看见之后,可不就是心中倍感新奇,想要过来看看嘛。

“这样下去,倒是可以发展一下周边的产业,变成个踏青的好地点了。”

京城大的很,人也多,不少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有踏出过京城的大门,即便是出行,也不过是到城郊。

即使现在公交手段比较多,交通方便了,这种现象依旧存在。

所以建设好城郊,让百姓得以到处走动走动,多看看多玩玩,也是一件好事。

“长乐你可真是在考功司呆久了,什么东西在你眼中,都是政绩。”

石采文调侃道,说的话让夏长乐不禁哑然失笑。

确实是她太过钻官腔,少了几分天真与纯粹。

“这一片确实该好好建设一番。”石采文不是为了政绩,纯粹是看不得自己走过的地方一片荒芜。

她在边关上转了一圈,就留下了两个互市,还有一个繁荣起来的佛地。

在京郊又怎么能什么都不干呢?

夏长乐亲身见识过石采文整顿经济的能力,在这上面,整个大庄都没几个人能比得过石采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