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531)

武三思紧闭双唇,从方才挪开青石的一刹那,他的脸色就难看无比。

李贤涩声道:“堂叔,这是怎么回事?”

太平靠在他身上,忘了惧怕,都等武三思回答。

武三思摇头道:“殿下,我着实冤枉,不知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地牢武三思当然是常来的,很不陌生,也正如袁恕己跟阿弦所料想的,就在袁恕己接手宋牢头的案子盯上梁侯府之时,武三思就叫人把整个地牢清理一空。

谨慎起见,甚至还打水冲洗了地上的血渍。

谁又能想到,百密一疏……

亦或者说天网恢恢?

纵然梁侯喊冤,又有谁肯信他。

很快,从梁侯府的密室地牢之中搜出了宋牢头的断齿,以及昔日韩王李元嘉的近身侍卫尸身也被发现之事便传了出去。

在大理寺过堂之时,武三思坚决否认杀害宋牢头之事,他虽处变而不乱:“区区一颗断齿而已,许是散落在别处,给有心人故意扔进地牢之中栽赃陷害我的。”

至于天风尸首之事,武三思更是一问三不知:“我对此事着实一无所知,试问倘若是我所为,我怎么会如此大胆将尸首藏在地牢,又偏请袁少卿进内搜查呢?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就在武三思上蹿下跳,大理寺无法定他罪名的时候,袁恕己所找的一个重要的证人终于找到了。

那就是藏匿在渭县老家的张四哥。

张四是个鲁莽之人,又从来惧怕武三思,原本咬紧牙关不肯招认。

怎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袁恕己最会对付这些人。略施小计,张四便将如何逼供审讯宋牢头致死,如何分尸,又如何听从武三思命令借车抛了人头等事都说了。

提起那石壁之中的侍卫,张四叹道:“这都是陈年旧事了……当初韩王进京都,那老儿自恃功高,浑然不把我们侯爷放在眼里……后来……后来我听说韩王遇刺,那个侍卫以为是我们府里做的,竟不知死活闯入府中,意图对梁侯不利,谁知他阴差阳错闯到地牢里来,我们便一不做二不休,将他杀死,因怕处置不妥被人发现会惹出更大事端,便将他的尸首藏在石壁里……”

这许多年他们在地牢中进进出出,从来无事。

袁恕己道:“你们藏尸这一节,梁侯可知道?”

张四道:“梁侯只知道那侍卫被我们杀死,他叫我们处置妥当,他倒并不知我将尸首藏在地牢之事。”

袁恕己回想发现天风之时武三思错愕的脸色,原来是因为这个。

袁恕己熬鹰似的熬了三天三夜,终于让张四将真相内情一一吐露,在供词上签字画押。

他明明倦极,但却毫无睡意。

就像是脑中绷紧了一根线,绝不容许半分松懈,可是这根弦绷得太紧了,让他隐隐有些恐惧,有种虽是会绷不住而断裂的感觉。

袁恕己看着手中的供状,心底琢磨是要禀呈大理寺正卿,还是进宫直接复命。

正卿有些胆小惧怕梁侯,故而这案子直到如今还未定,是以对袁恕己来说,最好的法子自是进宫,亲自禀明案情来龙去脉。

可是他又吃不准,对武后而言,就算知道了真相……她会不会舍得处置自己的亲侄子?

袁恕己悬而不决,思来想去,决定去请教一个人。

那天,沛王李贤同崔晔一同前去梁侯府,赶在正巧儿的时候拦下了“阿弦”。

然而世上哪里会有这许多巧合?何况去拜会崔玄暐之说,不过是李贤编出来哄武三思跟太平的。

事实上,李贤走到半路,便遇见了崔晔。

崔晔是来找他的。

而往梁侯府来的建议,也是崔晔提出的。

那时李贤并不知他的用意,还以为崔师傅的确为了太平的安危着想,才建议自己拐到梁侯府叫太平出府的。

可是在目睹了崔晔拦下“阿弦”,将人抱着出府等场景后……李贤用了几天的时间总算有些回味过来,崔师傅明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轻描淡写地只说太平跟太子李弘,半个字也没提过阿弦。

可他心里其实早有打算,李贤后知后觉。

还有一个无知无觉的人,却是阿弦。

早在崔晔抱起她的时候,昏迷中的阿弦隐隐地有所感知,只毕竟伤重,且又大耗元气,竟无法醒来。

只是在出梁侯府的时候,门口围观的百姓们因久等,便嘈嘈切切地议论此事。

有道:“这袁少卿倒也是个刚直不阿的好官儿,只可惜今日只怕要栽在梁侯府里了。”

有的说道:“胳膊哪里能拧得过大腿呢?长安城里哪个官儿敢跟皇亲国戚对着干?这不是送死的么?”

又有说道:“你们不必先说这些丧气话,我觉着袁少卿定能成事!”

上一篇:你别太宠我 下一篇:许你赖上我

八月薇妮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