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和记(129)

“朕要用的是他这个人本身,而非‘袁君华’这个名字。”我无所谓地笑了笑,似真似假道:“倘若世上再无‘袁君华’此人,那便无所谓向不向百姓交代了。至于如何向满朝文武交代……只要王学士交代了,还怕有人反对吗?”

舅舅如遭蛇噬,脸色变了几变,旋即惶惶然下跪,连磕三个响头,颤声道:“微臣惶恐。”

我缓步走过去将他扶起,笑道:“王学士言重了,朕没有别的意思。朕说的话,王学士都听明白了吧?”

他深深地看我一眼,眼底涟漪不绝。我挑眉迎上他的目光,轻轻勾起唇角。他不动声色地低下头,恭敬道:“微臣明白。”

***

五日之后,袁君华从北境带回来一个好消息——耶律澈愿意配合我们的征夏之战,他出人,姜国出兵,并且唯一的条件只是要救出他的王妃。

我一面唏嘘这个男人的绝顶痴心,一面暗自苦恼不已。姜国在西北边的边防守卫原就比较薄弱,经魏恪忠谋反一事,神威军折损一万五千,能出战的满打满算不过两万。倘若将其他地方的守军调往西北,无疑是挖东墙补西墙。万一有人趁虚而入,我们防不胜防,届时难以两头兼顾,损失将难以想象。

袁君华身份特殊,不便随意出入禁宫,因此我与他在城中一间不甚起眼的小茶楼碰头。我们在雅间里谈话时,圆润寸步不离地守候在外,如此一来便可掩人耳目,以保万全。

“我已将耶律澈救出,按照你的计划安置在楚王府内,出兵之时,他只需乔装成随行副将即可。”袁君华打算我的思绪,甚是得意道:“得此猛将,如虎添翼,胜算便又增加了一成,李元皓再怎么精明,也绝不会想到我们还有这一招。”

我皱眉摇头,道:“可是将帅再骁勇,手下无兵到底也不行。照此情形,姜夏两国兵力相差悬殊,既不能随意调动其他地方的军队,又不能贸贸然启用御林军……我还是觉得挺悬的。”

他却闲闲道:“这点你无须担心,只需借你的楚王令牌一用,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我不禁好奇:“为什么?”

“瑶落,你有所不知,先代楚王深谋远虑,他在临终之前给你留下了两件重要的遗物,其一是忠心不二的圆润,其二便是……”袁君华放下手中的茶盅,神秘莫测地一笑,说:“私自豢养的五万军队!”

当时我就震惊了!

我不敢置信地瞪他:“你说什、什么!”

他不急不慢道:“当年魏恪忠与先楚王无怨无仇,你可曾想过,他为何要平白无故谋害你一家人的性命?”

我仿佛有些明白了,“难不成,竟是因为这五万私军?”

“不错,早在八年前,魏恪忠便已然开始策反,他在无意之中得知先楚王豢养的军队,便要求与他联手,事成之后平分江山。可先楚王并无不臣之心,要知道先帝忌惮楚王,一直想除之而后快,楚王养私军不过为自保。只要先帝不动他,他绝对不会轻举妄动。魏恪忠见谈不拢,担心阴谋败露,便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灭你满门,以绝后患。”

他说得平静无澜,我却听得心潮澎湃。为一己私欲而视人命如草芥,害我父王母妃死于非命,我整整痛苦八年,这样的人活该遗臭万年!我甚至有种想将他从坟墓里扒出来鞭尸示众、挫骨扬灰的冲动!

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我强自镇定心神,沉声道:“如此说来,只要有楚王令牌,便可调动这五万私军,是吗?”

他颔首,干脆利落地回答:“是,加上这五万私军,我们的胜算便有八成。”

“好,明日我差人将楚王令牌送至你手上。”我郑重地看向他,一字一句道:“袁君华,战期定在二十五日之后,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了,我初登帝位,能否立下君威全在此一战。所以这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要你的绝对忠诚,你能做到吗?”

他并没有多说什么,灵动的眸中似有繁星闪耀。薄唇翕阖,只说出三个字:“相信我。”

相信,我当然相信他,并且我只能相信他。满朝上下,没有一人属天子党,王党只看舅舅的眼色行事,中立党仍在观望状态。这一战我必须靠我自己取胜,否则将要做一辈子的傀儡皇帝,处处受制于舅舅。

半晌,他又问:“你要见见耶律澈吗?”

我摆手:“不用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相信你。他不是个轻易为人驾驭的人,你万事多加小心。过几日苏越清会替你易容,之后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行事了。”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萧太后要将他除名史册,以后世上再无耶律澈此人。他对我说,此时此刻他一心只想救出晗月公主,然后带她隐居世外,远离一切纷争。”他目光深沉,不见了一贯的笑意,依稀隐含几分酸楚苦涩,灼灼凝视我道:“曾几何时,这也是我的心愿。可现在看来,终究美梦成空,此生都不可能实现了。”

碧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