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星光似往年(2012年新版)(79)

耶律斜轸闻援军到,亦挥兵助耶律休哥大战宋军。

而后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两兵汇合,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从耶律沙的左右翼挺进,乘夜夹攻宋军,实行两翼包围钳击之势。

城中耶律学古闻援军已至,也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城中居民大呼,响声震天动地。

这时宋军才发觉已被包围,又无法抵抗辽军的猛攻,只能纷纷后退。

随后,耶律学古固守幽州,耶律沙重整旗鼓自后面追击,耶律休哥带伤继续率部猛攻,与耶律斜轸两军分别自两侧对宋军实行超越追击。

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

赵光义与诸将走散,诸将也找不到各自的部下军士。

赵光义的近臣见形势危急,慌忙中与赵光义换了衣服引了追兵而去,赵光义找了一辆驴车,仓促换了套农家衣服,狼狈南逃。

耶律休哥时已受重伤,昏死过去,不能骑马,左右用轻车载着他,代他发号施令,继续追击。

辽军一直追到涿州城下,方才撤退。获得兵器、符印、粮草、货币不可胜计。

后主帅耶律休哥虽得知赵光义逃亡下落不明,死的是假的赵光义,仍将其战袍挂于幽州城墙之上,传宋国皇帝赵光义已死于高粱河之战。

宋辽于高粱河大战,宋军大败,时燕王等人正驻守涿州,闻皇帝已死,无不哀嚎痛哭。

三日后,涿州城内。

三日已过,不闻赵光义任何消息传回,有官员谏言:“国不可一日无君,臣提议燕王应即刻登基即位。”

大将军潘美道:“未见皇上尸身,一来恐防辽人有诈,二来新皇登基乃国家大事,不可草率决定。”

都虞侯崔翰言:“多日不得皇上音讯,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此言有理,人心惶惶。

燕王道:“当务之急是搜寻皇上的踪迹,即位之事不可再提。”

这时,手握重兵的枢密使曹彬道:“燕王言之有理,当务之急是先搜寻皇上的踪迹。若一直寻不到,即位之事也要有所准备为好。”曹彬向燕王道,“燕王,老臣担心,皇上失踪的消息传回京城后朝野恐有动荡,还请燕王即刻反京主持大局,此处有我等固守即可。”

此时,辽人暗中派人寻找赵光义欲杀之,宋人派出大批人马四处搜寻赵光义的踪迹,而燕王临走前亦与枢密使曹彬密谋派出心腹搜索着赵光义的踪迹。

燕王率亲随部众折返回京,刚出涿州地界,燕王便招来亲随问道:“李继迁等人如今到哪了?”

亲随答道:“今早收到飞鸽传书,已入汾州地界。”

汾州地界,燕王微微眯起眼,吩咐道:“告诉探子,让他去找李继迁,将事情始末言明,让他北上真定府等本王。”

亲随有些犹豫:“王爷,他会来见您吗?”

燕王十分肯定地道:“他会来。”

李继迁带着我一路向西北行去,一路通畅竟未有任何盘查和阻碍,着实有些蹊跷。李继迁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照理说,为了救我出来他搞出那么大的阵仗火烧了风月楼杀死了燕王手下数十名侍卫此事非同小可,他能平安出京城是因为早有谋划,倒也不稀奇,可一路上即不见追兵也不见守城官兵盘查就有些不对劲了。原本计划走的荒凉之路,李继迁也改成了官道且走得不急不缓。

三日前收到消息,辽、宋两国高粱河一战,辽大获全胜,宋国皇帝赵光义下落不明极有可能已经身死战场,得知这个消息李继迁更加放缓了行进速度。李继迁与我都知道,如果赵光义真的死了,继承大统的极有可能就是燕王。

只是我心中奇怪,如果燕王掌权,李继迁更应该带着我逃得更快才是,怎么他反而越走越慢了?

这日刚走了半日,便见一人出现拦住了我们的去路。那人被带到李继迁面前,与李继迁说了些话,李继迁随即带着我转而北上,马不停蹄昼夜赶路。

一路急赶了两天,晚上稍作休息的时候,他上车看我,我便问他:“怎么转了向?难道你改变主意要将我送回辽国了?”

他笑道:“我要去真定府见一个人。”

“谁?”

“燕王德昭。”

“他?怎么是他?你千方百计把我救出来难道又要把我送回去?”我最先的想法是他要拿我与燕王做一场交易。

他忽然笑了起来:“看样子,你宁可跟我回去也不想留在宋国?”

我道:“都一样。”

他收了笑容,正色道:“我不得不去一趟真定府,如今宋主已死,一切都在燕王的计划之中,原本我们都有诚意合作,要不是中途突然出现个你,也不会出这么多岔子。”

四叶铃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