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树叶(40)

作者:百年老汤 阅读记录

彩云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刻苦用心的程度,用“废寝忘食、心无旁骛”等成语来形容不够全面,用“拼搏”二字也有些牵强附会,人生之中一个最重要阶段,无奈、被迫的成分居多,当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不管怎么说,彩云经过三年高中生活得煎熬,考上了本省一所中等商业学校,学习商业会计专业。本来凭彩云高考的成绩可以上更好的师范专科院校,但是她放弃了申报师范专科学校的志愿书,最终选择了中等商业专业学校。

师范类院校学制要三年才能毕业,毕业后基本上都要先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几年,再根据教学成绩和个人发展情况选调进城里学校任教,就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来说,不管那个时期还是现在,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存在着天壤之别。

商业学校____商业系统(商业局)建设的学校,两年就能毕业,早一年参加工作不说,就业单位将来的生活当然在城里。那时候国家物资依然紧俏,紧俏商品集中在“商业局”“物资局”之类的特权部门特权人物手里。掌管物资销售流通分配的商业和商业职工,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地理位置优越。各类商业学校绝对是热门学校,所有专业都是热门专业,不管你以什么身份通过什么方式考入商业学校,最终毕业就业肯定不成问题,统统留在物资系统,吃香的喝辣的,生活一点都不用愁。

样板戏《红灯记》一句唱词:“提篮叫卖拾煤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当家早,是因为他们年纪轻轻就要经历生活的艰难。农村的孩子成熟早,是因为他们过早就经受了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各种磨难。

彩云参加高考那一年,父亲曲怀忠去世,考虑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和将来的生活等各方面因素,彩云自作主张最终选择了商业学校,也是盼着早一年毕业,在城里有个安稳的工作有个安稳的家庭生活。

其实放弃选择师范院校的深层次原因,是彩云从心底里就厌倦了农村的人和事,根本就不愿意再在农村生活,甚至连想都不愿意想,这可能受家庭和在学校的经历影响有关。

初三时发生的二件事,彻底改变了彩云对教师这个职业、对农村学校教育这个行业的看法。

初三下半年,正逢考高中前学习最紧张的时期,几个老师因为上课换算工分偏低等原因,和村委会发生了争执,几次协商未果,这几个老师干脆就丢下学生回家种地去了,其中就有彩云班里数学、语文二位老师。虽然最终经过村里几位有身份说话有分量的家长出面做工作,村委会和学校都做了让步,教师们才又都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可是彩云他们前后有近二个月的时间没有正常上课,相邻村庄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在分秒必争,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年中考彩云班里原本有希望的几个同学都落榜了。彩云她们难免对学校对老师产生这样那样地看法,尽管在那个年代,在大多数农村孩子眼里,教育是受人尊敬的职业,老师在村里是最受尊敬的人。

可是话又说回来,也不能全怪学校和老师。那时候整个国家主要精力在发展经济,上层建筑还有经济基础困难重重矛盾甚多,高层领导主要精力应该是解决天下苍生吃饭问题,对教育的认知重视达不到现在的高度。那时候农村学校的教师都是民办老师,属于农村户口,和“社员”一样,挣工分换粮食养家糊口,不要期望他们有多么高的境界和觉悟,柴米油盐,是天底下第一大“道理”,谁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面。

小荷才露尖尖角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中考前两个月。彩云她们已经结束了所有课程的学习,转入更加紧张的复习阶段。偏巧彩云班上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回家待产生孩子,学校请示了镇上,正好是秋忙时节,镇上就让学校自己在本村里找个老师代课,自然绕不过村委会,村主任马玉章就自作主张,推荐了本族一个侄子到学校代课,马玉章二弟的孩子,大名卫家,也是卫国的本家叔伯哥哥,比他大两岁,在本村读完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也吃不了农活的苦,就一直托马玉章给找个轻松点的工作。这个机会马玉章自然没有放过,代课时间长了也能有机会转为正式民办老师。

马卫家上学时成绩一般,初中毕业后干了几年农活,好吃懒做学了一身臭毛病。让他到学校代课乐得一蹦三丈高,不再风吹日晒暴雪雨淋,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办公室里备课上课享受生活。

基础实在太差了,刚开始他充满热情兴高采烈给彩云他们班上课,按照进度复习古文《陈涉世家》和《桃花源记》,相对容易翻译的两篇古文,他教起来却丑态百出,翻译古文前言不搭后语,满嘴的错别字,在学生和家长中都影响非常坏,时间不长就不断地有学生和家长到镇上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况。那时候镇上领导也知道各村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也不够稳定,都在忙着从下学期开始各村并校合班成立中心学校,来提升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自然需要村里支持配合,镇上还要依赖马玉章这样的村主任,尽管对马卫家这样的教师状况心知肚明,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反正这帮孩子很快就毕业了。

同类小说推荐: